烏軍無人機連環轟 俄羅斯石油出口港再陷癱瘓危機

[周刊王CTWANT] 俄羅斯能源產業再度成為戰火焦點。多名產業消息人士在16日透露,隨著烏克蘭無人機持續打擊港口與煉油設施,掌控俄國石油輸送命脈的國營企業Transneft已經限制部分油品儲存,並警告石油公司若基礎設施再度受損,可能不得不接受更少的原油,迫使產量削減。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些內部訊息與俄方官方說法形成強烈對比,因為Transneft隨即在官網發表聲明,將相關傳聞斥為「假訊息」,並稱這是「西方資訊戰的一環」,意圖動搖俄羅斯的能源體系。
報導中提到,自8月起,烏克蘭大幅加強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的攻擊,至少10座煉油廠遭擊中,曾在某個時間點削減了近五分之一煉油產能。
波羅的海主要出口港烏斯季盧加(Ust-Luga)與普里莫爾斯克(Primorsk)也受到波及,造成運輸中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公開表示,這些襲擊等同於「運作最快的制裁」,因為能立即衝擊俄羅斯的收入來源。
石油與天然氣長年貢獻俄國財政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收入,是俄羅斯最主要的金流來源。不同於沙烏地阿拉伯等OPEC成員國擁有充足儲存能力,俄羅斯幾乎不具大規模囤油能力,因此每一次設施受損,都可能快速影響生產與出口。
9月初,普里莫爾斯克港口因無人機襲擊一度全面停工,該港每日出口能力超過100萬桶原油,占俄國總產量逾一成,直到上週末才部分恢復,但何時能全面修復仍未明朗。
產業人士透露,Transneft近期已經下令石油公司不得隨意增加在管線系統內的儲油量,顯示基礎設施承壓。三名熟悉油運作業的消息來源更直言,若攻擊持續,全球產量約占9%的俄羅斯恐被迫縮減規模。不過,相關人士皆因議題敏感而不願具名。
除此之外,烏斯季盧加港在8月時也因無人機攻擊而喪失部分出口能力。雖然OPEC+自今年4月起進行增產,俄羅斯9月生產配額自每日934.4萬桶提高至944.9萬桶,但金融機構警告,儲存能力不足已成隱憂。摩根大通分析認為俄國增產受限,高盛則指出煉油停工可能導致原油囤積,進一步壓縮產量。
外界觀察到,亞洲市場仍對俄羅斯原油維持需求,特別是印度與中國持續大量進口,這使得短期內全球供給不至於大幅崩落。然而,若無人機攻擊頻率不減,俄國能源出口能力能否維持,已成國際市場關注的焦點。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
消息人士:哈瑪斯不會參與戰後加薩治理
(20 分鐘前) -
喀麥隆大選登場 92歲現任總統畢亞掌權43年再拚7連任
(1 小時前) -
邊界爆發衝突 巴基斯坦總理矢言回應阿富汗挑釁
(1 小時前) -
突收陌生人匯1萬日圓「稱像餵鴿子一樣」 日警方揭恐怖下場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