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3° / 20° )
氣象
2025-11-21 | 周刊王

美國務院發言人「挺日」!重申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對美日同盟承諾堅定不移

美國務院發言人「挺日」!重申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對美日同盟承諾堅定不移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皮戈特(Tommy Pigott)。(圖/翻攝自X平台/@StateDeputySpox)

[周刊王CTWANT] 中國大陸商務部於美東時間20日表示,中日之間的貿易合作已被「嚴重損害」,並敦促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撤回「台灣有事」的相關言論,否則將承擔後果。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在X平台發文表示,「美日同盟仍是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基石。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東海或南海現況的企圖,包括使用武力或脅迫手段。」

據《路透社》報導,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提到,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例如以戰艦進行海上封鎖,就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

由於前日相安倍晉三在2021年12月1日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時,已經卸下內閣總理大臣。因此高市早苗可說是首位在任內發表「台灣有事論」的日相。

對此,大陸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在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高市首相關於台灣問題的公開錯誤言論,從根本上損害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對雙方經貿交流合作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日方執意行動、繼續走錯誤道路,中方將堅決採取必要措施,所有後果將由日方承擔。」當被問及是否能證實中國已禁止所有日本海鮮進口時,何詠前則回應「目前沒有可提供的資訊。」

在20日的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當被問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是否會在本週於南非舉行的G20峰會期間與高市會面時,發言人也表示沒有這樣的計畫。

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UN COMTRADE)數據,中國是日本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出口市場,2024年日本對華出口約1,250億美元,主要為工業設備、半導體與汽車。若中國關閉市場,日本恐難迅速找到替代買家。數據顯示,日本第3大出口目的地南韓去年僅吸收460億美元的日本貨品。在2020年禁令之前,中國更是日本最大的干貝買家,也是海參的主要進口國。

2023年,北京曾因東京決定將福島核電廠處理過的核汙染水排放入海,而對日本海鮮實施全面進口禁令。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此前已認定該排放行為安全。2010年,中國也曾因日本在釣魚臺(中國大陸稱作「釣魚島」、日本稱作「尖閣諸島」)附近海域拘留1名與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發生碰撞的中國漁船船長,而停止對日出口稀土約7週。

針對中方對日本祭出的反制措施,美國駐日本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於20日在X平台發文稱:「脅迫是北京難以戒除的習慣。但正如美國在上一次中國對日本海鮮施加不當禁令時,站在日本那邊,我們這次也會再次支持盟友。」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皮戈特(Tommy Pigott)21日也在X平台發文表示,「我們對美日同盟和日本防衛(包括日本管轄的釣魚臺列嶼)的承諾堅定不移。美日同盟仍是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基石。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東海或南海現況的企圖,包括使用武力或脅迫手段。」

報導補充,中日關係原本在近期呈現緩和跡象,尤其在上月於南韓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高市早苗曾進行會晤,並同意「打造符合新時代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係。」如今,日本海鮮企業擔憂可能重新陷入過去的困境。

北海道的三和水產社長山崎一也透露,「原本逐漸恢復的進展突然又倒退,令人沮喪。而依照這類問題的性質,未來也可能再次發生。」三和水產在禁令前每年向中國輸出約200公噸干貝,是近700家重新申請出口許可的企業之一。

東京羅夏顧問公司(Rorschach Advisory)金融與政治分析師克拉夫特(Joseph Kraft)分析:「雙方都沒有台階可以下,除非高市撤回她的言論,然而她不會這麼做,因為那等於是政治自殺。但中國也將事態拉高到一個它自身無法輕易退讓的程度。」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