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4-06-05 | 品觀點

六四事件35周年 全球哀悼!「坦克人」見證血腥鎮壓

中國大陸學生以悼念胡耀邦為由,從1989年4月中旬起,聚集於北京天安門廣場外,發起近2個月的示威運動。1989年6月4日凌晨,大陸高層下令解放軍、武警和人民警察對示威集會武力清場。事發至今35年,死傷人數仍是謎,鎮壓行動是中國大陸最敏感的政治禁忌之一,所有提及此事的言論都受到嚴格審查,官方統稱「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



1989年6月3日晚,大學生和工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近2個月的抗議活動,要求加快政治改革並杜絕腐敗之後,中共武裝部隊進入北京市中心清場,目擊者稱坦克碾過手無寸鐵的抗議者,士兵向人群無差別地開槍。



1名男子隻身站在一排坦克前,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捍衛尊嚴和自由。當時被美聯社攝影師傑夫‧懷德納拍下這張「坦克人」照片,記錄當時的緊張和恐懼氣氛,「坦克人」照片成為六四天安門廣場鎮壓事件的標誌性畫面。直到今天,世界仍不知道坦克人是誰,也不知道他後來發生了什麼,但他仍然是個人對抗中共國家強權的有力象徵。



35年來,大陸當局對「六四事件」諱莫如深,不僅官媒集體噤聲,而且民間討論也遭到壓制,昔日香港為全中國大陸唯一可以紀念六四的地方,因《基本法》通過,香港街頭幾乎不見任何悼念六四的活動。



為了避諱、躲避禁忌,大陸網友戲稱6月4日為5月35日。6月4日當天,天安門城樓全天關閉,大陸許多社群平台禁止使用者更換頭像,由於不少年輕人從未聽聞六四,對此一措施還誤以為是要為了全國高考做準備。



英國外相卡麥隆4日表示,英國仍記得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及其周邊和平抗議、卻慘遭殺害的人們。



14名跨黨派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議員,4日早上出席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和「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舉行的兩場悼念活動,與「六四」的倖存者、中國民運人士及海外港人,共同守護「六四」的記憶。



在台灣,多個公民團體4日晚間在中正紀念堂舉行紀念晚會,現場湧入約2000人參加並點燈,排出「8964」字樣。民團表示,紀念六四事件是要告訴北京「你做的事,我們沒有忘記」。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指出,追尋自由的燈火在全世界的華人心中不曾熄滅,回顧當年的六四前夕,中正紀念堂廣場和天安門廣場保持電話連線,剛經歷解除戒嚴的台灣青年學子,為和平爭取自由民主的大陸學生加油打氣。這時,連結兩岸的不再只是歷史、文化、和血脈,更是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性尊嚴等普世價值的共同期待。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一個國家是否進步,取決於它是否能面對歷史中難以面對的日子。對過去的台灣,這個日子曾是二二八;對現在的中國,則是六四。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雖然經濟突飛猛進,然而人民心中卻有一道尚未癒合的傷口,那就是35年前,天安門廣場上的事件。



柯文哲說,已經到應該平反六四的時候了。平反六四,更能證明中國政府可以面對自己的歷史,可以以正面的態度迎向未來,更重要的,是不讓歷史的悲劇再發生在後代的子孫身上。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