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川普祭關稅大刀 盟邦戒備 台灣應有效傳遞戰略價值
(記者蘇郁笙/綜合報導)一場席捲全球的貿易戰風暴正在醞釀。距離川普可能重返白宮僅剩不到一個月,他頻頻放話對貿易夥伴祭出關稅重罰,更揚言退出國際組織,引發全球各國嚴陣以待。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這次他不僅劍指中國,更將矛頭直指美國的親密盟邦。
關稅威脅全面升級 盟友變目標
中國首當其衝,川普誓言一上任就要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他更將目標瞄準美國的近鄰。以往的親密盟友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面臨最高25%的關稅威脅,理由是兩國在處理毒品走私和非法移民問題上成效不彰。
貿易逆差成為川普施壓的主要武器。他除了計劃重啟《美墨加協定》談判,更將焦點轉向越南和歐盟。特別在汽車產業上,他強烈質疑這些國家的貿易行為,並警戒中國產品可能借道這些地區進入美國市場。
主權爭議引發國際震盪
川普近期更提出兩項爭議性主張:「美國必須擁有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應歸還美國」。這些出人意表的宣示不僅引發丹麥和拉美國家的強烈反彈,更可能削弱美國在北極和中南美洲的戰略影響力。
單邊主義衝擊國際合作
在國際組織參與上,川普展現明顯的退縮傾向,他不僅計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指控其防疫不力且受中國操控,更揚言重新退出《巴黎協定》。這些舉動凸顯其「美國優先」的單邊思維,恐將影響全球在公衛和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上的合作。
各國積極因應 對話成為首選
北美近鄰反應各異。面對川普威脅,墨西哥在最初表達強烈不滿後迅速轉向務實合作,不僅加強邊境管制,更要求企業提高本地零件使用比例,積極回應美方對汽車產業供應鏈與轉運的疑慮。加拿大內部則出現明顯分歧:安大略省以切斷對美電力出口作為反制籌碼,但阿爾伯塔省則反對任何報復性措施,凸顯出各省在對美政策上的歧見。
歐盟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一方面將緩解美方關係列為要務,同時也未放棄準備貿易反制工具。值得關注的是,歐盟正考慮增加美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這不僅是對美示好,也符合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戰略需求。此外,歐盟對中國投資政策收緊,顯示出與美方立場趨同的跡象。
亞洲各國展現高度務實。日本承諾增加美國半導體和能源產品進口,以及提升國防預算;同時,與英國建立經濟「2+2」對話機制,展現多層次合作。韓國更積極提議擴大美韓聯合造船製造,並加強國防支出,深化雙邊同盟邊系。東南亞國家雖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但也開始調整策略,如越南考慮增加對美採購飛機與天然氣,以降低貿易順差風險。這些舉措顯示亞洲國家正透過經貿合作和安全升級雙管齊下的方式,在新的國際格局中尋求最佳戰略定位。
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反應格外引人注目。中國政府一面表達願意對話的立場,一面也採取實際行動,如調整出口退稅政策,試圖回應外界對產能過剩的疑慮。不過,中國也未放棄可能的反制手段,包括限制關鍵礦物出口(禁止向美國出口與鎵、鍺、銻和超硬材料相關的產品)、加強對美企業的監管審查(如近期對輝達提出的反壟斷調查)等。
對台灣的思考
面對全球局勢動盪,各國紛紛尋找最適合自身的平衡點。對台灣而言,除擴大採購美國能源與關鍵原物料外,更應強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關係。在溝通管道上,台灣可善用美國與川普友好的智庫網絡,如第一政策研究所、傳統基金會等,更有效傳遞戰略價值。
菱傳媒原始網址:分析/川普祭關稅大刀 盟邦戒備 台灣應有效傳遞戰略價值
最新國際新聞
-
-
卡達稱以哈停火協議障礙已克服 傳以國將釋放千名巴囚
(41 分鐘前) -
中國建尼加拉瓜新機場 遭疑無商業價值實為軍用
(47 分鐘前) -
北約「波羅的海崗哨」軍事行動 因應海纜破壞
(1 小時前) -
俄羅斯可疑船隻現蹤波羅的海 天然氣管線附近徘徊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