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09 | 菱傳媒

美參議院通過柯伯吉任國防部次長 主張台灣軍費GDP10%


美參議院通過柯伯吉任國防部次長 主張台灣軍費GDP10%

(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參議院今(美東時間8日)通過柯伯吉(Elbridge Colby)出任國防部次長人事案。台灣軍費是柯伯吉關注焦點,他3月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且台灣立法院刪減軍費讓他「深感不安」。此外,他曾主張美軍應將戰略重心從中國以外的區域淡出。

名校出身的柯伯吉在「川普1.0」擔任國防部負責戰略和軍事發展的副助理部長,如今將出任主導政策的次長。他3月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表示,台灣國防支出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仍遠低於3%。

他說,「我同意川普總統的觀點,台灣的國防預算應該接近GDP的10%,或至少在這個範圍內」。

他提到,自己上任後的目標之一,也包括避免台灣引發與北京不必要的衝突。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阻止中國取得區域霸權,這點至關重要。

當議員問到對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看法時,柯伯吉說,這讓他深感不安,在他對台灣相關的政策溝通與建議中,他一直在努力以各種可能的方式促使台灣向南韓學習,也就是擁有一支更具戰力的軍隊。

他表示,要求美國人,尤其是美軍承擔風險,而盟友卻不願盡責任,這對美國不公平,也不是可行的戰略。

柯伯吉也曾投書媒體表示,台灣在大幅強化國防方面極度缺乏緊迫感。

他在文中寫道,鑑於兩岸軍力差距懸殊,台灣的國防支出至少應達GDP的5%。「事實上,如果台灣的安全與自主權危在旦夕,何不花費10%?」

美國五角大廈「2022年國防戰略」要求軍隊具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但2024年國家國防戰略委員會呼籲「建構多戰區部隊」。這種做法主張,美軍及其盟友必須能夠「保衛本土並同時因應印太、歐洲及中東的威脅」。

但柯伯吉認為,美軍其實只能打一場戰爭,因此國防部應準備好將戰略重心從中國以外的區域,特別是中東及歐洲逐步淡出,以使美國的戰略目標與資源相匹配。

他3月在聽證會上表示:「我們的軍隊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抗4個對手。」

柯伯吉指出,威脅如此迫切且多線戰爭的可能性非常高,美國必須制定務實的計畫。「我感到自己有特殊責任,如果獲得任命,就必須制定真正能因應這種局面的戰略。」

參議院中午以54比45的票數通過他的任命案,國會老將麥康奈(Mitch McConnell)是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共和黨議員。

另一方面,日本2025年版外交藍皮書出爐,內容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內容還指出,中國在日本周邊強化軍事活動等,日本周邊的安全保障環境處於戰後最嚴峻、複雜的狀況。

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昨天在內閣會議報告2025年版外交藍皮書。岩屋的序文指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東局勢、東亞的安全保障環境等,目前國際局勢處於嚴峻狀況。

岩屋列出他身為日本外務大臣的3大努力事項。包括強化日美同盟、為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要與同盟國和同志國合作、與全球南方國家(Global South)合作。

這部外交藍皮書記載,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東亞出現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正面臨挑戰。在涵蓋日本周邊的東亞地區,北韓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等,持續開發核武、飛彈。

中國在涵蓋釣魚台群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在內的東海及南海,企圖以武力單方面面改變現狀;中國在日本周邊持續強化軍事活動,日本周邊的安全保障環境處於戰後最嚴峻、複雜的狀況。

外交藍皮書指出,俄羅斯軍方和中國軍方在日本周邊聯手的舉動增強,日本將此視為重大憂慮。

內容寫道,中、俄2024年分別出動軍機侵犯日本領空。此外,中國在南海採取「威壓(高壓)且脅迫性的行徑。中國在台灣周邊實施軍事演習,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僅是對日本的安全保障,對國際社會整體的穩定也很重要。

外交藍皮書記載2025年2月石破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後的聯合聲明,內容指出,「兩位領袖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元素。敦促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反對任何以脅迫方式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美日領袖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

日本的外交藍皮書原則上是記載前一年(2025年版為記載2024年1月至12月之間)的事,但這部新版外交藍皮書載入今年2月石破與川普會談等重要事項。



更多新聞:



立院空轉一天後 朝野協商同意卓揆周五專案報告



移民署全面清查居留文件 中配抱怨不想回去辦「喪失戶籍公證書」


菱傳媒原始網址:美參議院通過柯伯吉任國防部次長 主張台灣軍費GDP10%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