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會「涉中」成員傳全滅 挺台指標黃之翰「動向不明」
(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白宮國安會大舉裁員,預計將從現有的350人裁減至最終50人的規模,今(美東25日)傳出美國國安會內的「知台派」簡以榮留任但曾任國安副顧問的黃之瀚動向不明,《金融時報》指出,前者留任,但團隊遭解散。曾駐台的簡以榮在川普第一任期時負責台灣事務,黃之瀚過去在美台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妻子為台裔第二代。美國媒體用「全滅」形容此次國安會裁員後對中國政策幕僚單位,對於我方在與美對談是否造成影響,是項重大變數。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宣布大幅縮減國家安全會議(NSC)規模,多人遭解雇,有些人「被」休假,借調者則回歸原單位。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被解除職務的官員當天下午4時左右收到通知,必須在30分鐘內清空物品後離開國安會大樓。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目前還不清楚副國安顧問黃之瀚(Alex Wong)是否已被解職。極右陰謀論者盧默(Laura Loomer)曾幫助說服川普解僱前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她同時也鎖定黃之瀚,在社群媒體上指他立場親中。2018年3月,黃之瀚以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身份訪問台灣,與總統蔡英文在台北的台灣美國商會見面,成為《台灣旅行法》通過後首位訪台的美方高級官員,2025年1月20日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同年5月1日,受美國政府Signal群組洩露事件影響,黃之瀚不再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3位知情人士透露,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留任,但他整個團隊,包括中國事務人員都被解僱。一如黃之瀚,盧默也曾盯上簡以榮,促川普將他開除。
簡以榮2014年至2017年間曾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的武官,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他在川普和拜登政府期間於白宮國安會擔任中國、台灣和蒙古總監,以及亞洲事務副高級主任。
在川普首次執政期間擔任國安顧問的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近期發文,呼籲將國安會官員的人數削減至約60人。傳統上,國安會一直扮演「協調」的角色,但有時也被用來使白宮的權力更為集中。拜登政府時期,國安會有200多名官員。
曾在小布希政府時期擔任國安會官員的韋德寧(Dennis Wilder)對金融時報表示,拜登時期的國安會無疑膨脹過度,專橫地推動外交政策,而不是履行協調其他國安機構的傳統職責。
韋德寧指出,話雖如此,但如果國安會被嚴重精簡,就有可能喪失足夠的行政權力來「管控」國安體系。
一些支持者認為,砍國安會人數將有助川普減少未必支持「讓美國再次偉大」議程的其他機構官員人數。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川普從第一任期學到教訓,當時他認為許多國安會官員私下阻撓推動他的政策,「他不打算再犯相同錯誤。」
但也有人質疑清洗國安會對政策的影響,尤其調解政府內部分歧方面的能力。
一名前國安會官員表示,「將國安會的人員削減到幾乎為零,等於美國政府失去制定外交政策選項的能力,或者說,失去對川普偏好施加制衡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總統的權力了。」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先前解雇國安會資深科技主任費特(David Feith)後,也解散國安會負責監管科技及國安政策的部門。
這個部門在拜登時期創立,於擬定出口管制措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的在使中國更難取得可用於軍事的先進科技。
由於國安會的「涉中」幕僚單位全遭撤除,目前國安顧問是由國務卿盧比歐兼任。《路透》引述消息來源指出,早在3月份爆發加密通訊軟體Signal洩密事件後,國安會的士氣就大受打擊,也讓保守派有機可乘,他們長期主張國安會的職權與其他部門重疊,早就該精簡規模了。
前立委邱毅在臉書發文指出,川普與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之間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川普並不信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邱毅說,現在的川普政府在國安事務上是顧不上亞洲的。
更多新聞:
郭智輝樂觀:「有把握拿到比較好的關稅條件」 1年培養5萬年輕人進入AI產業
「遼寧號」東海戰鬥機和直升機起降演練 日派軍艦及軍機前往戒備
菱傳媒原始網址:美國安會「涉中」成員傳全滅 挺台指標黃之翰「動向不明」
最新國際新聞
-
-
中國山東化工廠強烈爆炸 造成5死6失蹤19傷
(6 小時前) -
BBC將推波蘭語新聞平台 是否影響當地媒體自主引熱議
(7 小時前) -
川普砍哈佛經費再出招 擬取消30億元聯邦機構合約
(7 小時前) -
加州「大地震」機率飆升!美專家警告:2032年前可能發生 震央恐在灣區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