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0° / 16° )
氣象
2021-08-20 | 七日誌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明明新竹平原墾拓歷史超過300年,稻米、蜂蜜、荔枝、柿子、仙草等物產豐富,目前又是全台灣最多高科技與高收入人口居住縣市,而且這裡匯集了閩南、客家、平埔、外省眷村,甚至世界各國IT人才等眾多族群,不論從歷史、人文、物產、經濟、族群等角度來看,新竹就算不是美食天堂至少也不該是沙漠,到底問題出在哪?

文.陳志東|首圖提供.陳志東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 class="wp-image-21900" srcset="https://i2.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75239_19.jpg 1000w, https://i0.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75239_19-768x511.jpg 768w" sizes="(max-width: 1000px) 100vw, 1000px" />
東門市場在大同路這一側的入口。外觀窄小老舊,內部卻是新竹當前最年輕的基地 |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老舊菜市場中,有許多新穎典雅的設計概念|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東門市場二樓有許多傳統老店鋪|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東門市場二樓的插畫|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相傳這是台灣第一座手扶電梯。已停用。近來新竹市府正針對東門市場進行電力等設施維修,預計2021年底完工。期間市場均正常營運|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東門市場樓上,關閉的鐵門有著獨特的光影感,有一種幽遠寧靜的香港感,近來吸引許多遊客|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東門市場一樓仍保留不少傳統菜市場店家|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東門市場不少店家都可見可愛標語|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曼谷市場的南洋酸辣味|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蔗一條豬的珍奶|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漁香甜不辣|陳志東 攝" class="wp-image-21910" srcset="https://i1.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80308_11.jpg 1000w, https://i1.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80308_11-768x511.jpg 768w" sizes="(max-width: 1000px) 100vw, 1000px" />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漁香甜不辣|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享來初的鹹酥雞麵線|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樂陽食堂的日式炸雞咖哩飯|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好記。吸引許多年輕人與家庭客|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常被遊客提及的新竹東門市場店家之一,3樓的艾比兒甜點|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東門市場3樓艾比兒甜點老闆是高餐畢業,雖然念的是休憩系而非餐飲烘焙,但手藝極好且平價,一客甜點落在80元上下,上過很多媒體|陳志東 攝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二樓的竹塹魂酒吧有許多創意調酒,可以找到新竹記憶或兒時記憶,很療癒的酒吧|陳志東 攝


成功協助東門市場轉型、由清華大學師生組成的「開門工作室」創辦人陳弘濰說,也許從新竹市人口結構與生活習慣來看,比較能找到答案。

■新竹市 全台灣最年輕的城市

先從「老化指數」來看。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8年底台灣老化指數119.82%,老人數量遠遠超過年輕人,這其中只有四個縣市老化指數低於100,分別是桃園市、台中市,新竹縣與新竹市,其中又以新竹市73.35%居冠,這數字代表新竹市是目前全台灣最年輕的城市,這背後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竹科。

目前新竹市人口45萬,其中外來人口約佔40%,相當於16-18萬,這些外來人口多數是為了竹科就業機會而來。另外還有一大部分是戶籍沒有遷到新竹,實際上卻一直待在新竹的學生族群。新竹市面積很小,卻是台灣教育重鎮,清大、交大、中華大學、玄奘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等等,小小城市裡就有好幾所大專院校。

■他們更擅長「如何離開這座城市」

重點來了!這些外來人口,直白來講,他們其實並不真的把新竹當成家,他們多數都有自己「真正的家鄉」。對這些幾乎佔了新竹一半人口的年輕人來說,「新竹只是一個工作與念書的地方」,因此到了週末假日,他們更熟悉的交通路線是「如何離開這座城市」,反而不熟悉「如何理解這座城市」。因為市區內停車困難,因此他們最常見的假日去處就是「巨城」(百貨公司),或帶小孩到住家旁公園,再不然就是離開新竹出國旅行、到外縣市度假,或是「回家」。

竹科工程師與大學生是最懂如何運用網路發聲的人,是有能力發掘新竹美食並改變美食沙漠印象的人,然而,當他們並無心去理解這座城市,結果就是真正的在地美味不容易被看見,而不斷被報導與看見的主要是觀光區周邊店家,這些店家的生意對象大多是只消費一次的觀光客,結果當然容易出問題。也因此,新竹市之所以變成美食沙漠,或許不是因為美味少,而是出在人口結構上。

■沙漠裡冒出綠洲「東門市場」

陳弘濰說:「但現在,我們覺得有條件可以為新竹美食沙漠這件事上訴,因為,我們有了全新的東門市場。」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 class="wp-image-21917" srcset="https://i2.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83330_9.jpg 1000w, https://i0.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83330_9-768x511.jpg 768w" sizes="(max-width: 1000px) 100vw, 1000px" />
正與店家閒聊中的開門工作室創辦人陳弘濰(左)|陳志東 攝


新竹東門市場距離城隍廟或火車站,步行都只需5分鐘就能抵達,地點非常好。這個創建於西元1900年、至今歷史超過百年的菜市場,不只曾是新竹最大菜市場,更是全台灣最大菜市場,它曾是台灣第一座手扶電梯架設地,曾經全新竹60%交易都發生在這裡,曾經這裡不只賣菜,還有著銀樓、舶來品、古董店、旗袍店、高級進口服飾等多樣店家,合計攤商數超過500間,甚至百多年後的現在,它還是台灣最大的單一市場集合建築體。

只是這個風光盛況,曾經隨著市場老舊而逐漸遠離新竹人的日常。陳弘濰說,2017年開門工作室走進東門市場那一年,1樓只剩幾家店面苦撐,2、3樓幾乎成了空城,整座市場黑黑暗暗,市場公廁門口可以買到的不是衛生紙而是針頭,毒品與不良少年佔領了這一區,一般居民根本沒人敢走近。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 class="wp-image-21918" srcset="https://i2.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83447_33.jpg 1000w, https://i0.wp.com/7-days.tw/wp-content/uploads/2021/08/20210816083447_33-768x511.jpg 768w" sizes="(max-width: 1000px) 100vw, 1000px" />
位於東門市場三樓的開門工作室,是帶動市場翻轉的重要靈魂|陳志東 攝


但這幾年,靠著在地攤商覺醒,靠著開門工作室與清大學生參與,靠著市政府與年輕的力量,整個東門市場起死回生。現在的它已經成為年輕創意的發想地,許多建築與視角之美重新被看見,印象翻轉之後,短短幾年這裡一共吸引了54間新店家進駐,85間店面重新開張活化,樂陽食堂、享來初、漁香、蔗一條豬、曼谷市場、東門米粉湯、竹塹魂酒吧、艾比兒甜點店….,各種美食店家、甜點店、酒吧紛紛進駐,而且不少店家滋味極好、口碑極好,不再全部都是新竹雷。

現在一到傍晚或假日,新竹年輕人下班後,不再急著回家或離開新竹,而是會相約到東門市場聚餐、吃飯,許多的新竹故事與滋味在此重新被詮釋。陳弘濰說:「以前大家抱怨市區難停車,因此只願意到有停車場的巨城逛,但現在,常常有人把車停在巨城再走路過來東門市場。」

新竹東門市場的翻轉是這些年媒體很愛報導的主題,但它是不是真的能改變新竹美食沙漠印象?大家可以自己Google看看,或去吃吃看,順便到市場樓上逛個酒吧洗個頭。
【貼心小提醒:因為疫情影響,目前有些店家仍歇業中,出發前請先確認。】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喜歡陳志東,這裡還有……
千年靈芝?一年就GG!|農產小故事
牽豬哥的那頂帽子|不一樣的台灣

這篇文章 為何新竹變美食沙漠?|菜市場人生 最早出現於 七日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