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4-06-24 | 台灣醒報

賴清德要提釋憲 籲勿表決國情報告

「本次國會改革修法,總統也受影響,所以才必須提釋憲!」總統賴清德24日上午於敞廳召開記者會,宣布會依法簽署國會改革三讀法案,但因為總統國情報告與質詢有違憲疑慮,因此宣布聲請釋憲。賴清德也呼籲國民黨與民眾黨,在釋憲結果出來前,不要擅自表決要求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



總統府是釋憲當事人

賴清德表示,總統是自由民主憲政的守護者,既然法案已經否決行政院覆議並三讀通過,他依法還是要簽署並公布法案,但由於相關規定中,除了調查權,聽證權與藐視國會的刑事與行政處罰有違憲疑慮,針對總統的國情報告部分,包括常態化、定期化、接受質詢並即問即答也有違憲疑慮,因此他將做為當事人聲請釋憲。



「治國如治病,都需要經過審慎評估!」賴清德評說,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在審議過程中瑕疵不少,引起社會大量討論,且許多條文未經審慎評估,恐造成國家危害,影響國家深遠發展,因此決定提出釋憲,並呼籲司法院,若有其他如行政院、監察院與立法院提出釋憲,能併案處理。



國情報告常態恐違憲

賴清德強調,我國自1997年修憲後,確立雙首長制,在《憲法增修條文》明文規定,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提出施政方針與報告並接受立法院質詢,但此次修法明顯將總統國情報告與行政院施政報告混淆觀念,且修法還是以無記名舉手表決通過,違反權力分立、分權制衡與民主國等原則,因此決定提出釋憲。



媒體質疑,為何賴清德不動用《憲法》第44條賦予的院際調解權?賴清德回應說,此次修法也影響到總統,因此不適合動用調解權,但若未來看情況,若有院際之間的衝突,他還是願意使用調解權,化解紛爭。



釋憲前不該請總統報告

有在場媒體問到,由於釋憲與暫時處分的時程並不確定,若在釋憲前,國會就表決要求總統到立法院統國情報告該怎麼辦?賴清德則呼籲藍白應尊重憲法的嚴肅性,釋憲前不該做出如此表決。



在野黨擔心,由於目前所有大法官都是民進黨政府時期任命,恐做出對民進黨較有利的決策,賴清德回應說,台灣在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碰過大小憲政爭議,但無論哪個政黨、誰提名的大法官,都可以站在捍衛民主憲政立場做出裁決,讓國家前進,他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