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 台灣醒報
太空遺產保存紀錄
行星地質考古學
太空垃圾是遺產? 「行星考古」新領域
外太空也能進行考古工作!長期以來,科學家將太空任務的遺留物視為「太空垃圾」,然而,這些遺留物卻有重大的考古價值,甚至成為研究宇宙環境的「太空遺產」。對此,專家將於火星進行「行星地質考古學」研究,盼太空遺留物都能被妥善編目和保存。
太空遺產保存紀錄
《SciTechDaily》報導,一項研究指出,人類正經歷一場從地球到宇宙的擴散,如今,人們可透過追蹤探測器、衛星、登陸器和太空中的人類活動,包括著陸點和碎片,成為發揮巨大考古價值的「太空遺產」。
「人造物質創造新興考古意義。」堪薩斯大學人類學家霍爾科姆認為,太空遺產作為太空物質的調查記錄,這對人類而言十分很重要,這些太空遺留物應被編目、保存和研究,以作為人類邁向星際探索的珍貴資料。
他解釋,許多科學家將這些遺留物稱為「太空垃圾」,然而,更正確應稱為「太空遺產」,因為垃圾的解決方案是清除,而遺產的處理方法則是保護,這會有很大的不同。此外,未來火星和其他行星的太空任務,也必須考慮人類探索的潛在考古破壞。
行星地質考古學
《衛報》報導,人類對於火星活動的理解有限,而火星環境也會導致遺址遭受宇宙能量的破壞,像是自然風化、流星體撞擊、意外墜毀、飛越或近地著陸等危機會使「太空遺產」面臨風險,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對此,「行星地質考古學」將會是未來研究太空物質的重要領域。霍爾科姆呼籲,政府應設法追蹤和編目火星上的人類物質,也許可以透過現有的資料庫,例如聯合國發射到外太空的物體登記冊,作為火星考古的重要資料。
最新生活新聞
-
-
屏東藝起派對寫生嘉年華 千名畫友共繪東港風華
(1 小時前) -
寵物情緣/為離世毛孩學寵物美容 啦啦隊女神Dora花1年療傷迎新成員
(2 小時前) -
新竹縣 一週天氣預報(04/05 05:00發布)
(2 小時前) -
新竹縣04/05 今日白天 陰短暫陣雨 溫度: 18 ~ 20 降雨機率: 50% (04/05 05:00發布)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