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 台灣醒報
環境暴露早逝風險
早逝研究侷限性
研究:環境比基因 對早逝風險影響更大
遺傳性基因恐導致早逝,但環境風險影響更大!一項研究指出,生活中的「環境暴露」恐導致人們更容易早逝,包括身體衰老及罹患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危險性甚至比基因遺傳高出十倍。專家呼籲,透過理解環境因素並加強投資,有助於減少早逝發生的機率。
環境暴露早逝風險
《News-Medical》報導,牛津人口健康中心研究團隊進行一項研究,其針對英國生物銀行資料庫中近50萬名參與者的數據,分析影響人們因疾病及老化的死亡因素。結果發現,生活中的環境暴露恐導致人們更容易早逝,包括身體衰老及罹患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危險性甚至比基因遺傳高出十倍。
「環境暴露」是指在人們接觸環境中的空氣,水,食物或土壤,這些元素中蘊含著化學、生物或物理物質,將對人體健康產生有害影響,並增加人們生物老化的速度。此外,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受環境影響,包括吸菸、喝酒和體能鍛鍊等外在風險,都可能為環境暴露的潛在因素。
早逝研究侷限性
《衛報》指出,這項研究仍有局限性,包括不同國家的結果分歧、環境暴露只在同個時間點進行測量、關聯性的因果關係,以及可能存在未被考慮到的環境暴露。然而,劍橋大學伯吉斯博士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基因可以決定命運,但不能決定人們的健康未來。
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阿根蒂耶里博士表示,該研究提供一些初步證據,以繪製出在生物學層面上影響老化的重要因素,而環境暴露和衰老過程密不可分,並與生物機制、疾病風險和死亡率相關。
他也強調,環境暴露成為許多疾病的最大風險,人們透過理解和改變環境因素的投資,有助於人體健康改善及疾病預防,以減少早逝發生的機率。
最新生活新聞
-
-
疾管署長莊人祥防疫有功 獲選陽明交大傑出校友
(21 分鐘前) -
郭子乾巧扮「柯總召」 幽默號召盼舞台劇爆滿
(35 分鐘前) -
台灣只剩陸客?她曝關鍵:被中國派業者綁架
(43 分鐘前) -
台灣慈善總會成立 鄭龍水:整合公益資源與創新
(4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