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8° )
氣象
2025-02-25 | 台灣醒報

十大新聞攸關精神健康 醫提修法建議

「十大社會新聞都與精神健康有關,呼籲民眾要更重視相關面向!」精神健康基金會25日公布10大新聞事件,包括「幼兒園性侵」、「勞動部霸凌」、「詐騙」、「兒推失智父親落溪」等案件都凸顯精神健康的重要。醫師楊聰財強調,性侵案顯示兒童保護機制須強化資訊揭露與機構監督:醫師黃宗正說,照顧失智者對照護者負擔相當大,政府應強化長照體系。



應強化資訊揭露

精神健康基金會25日公布「2024全國社會10大新聞事件」,包括台北培諾米達幼兒園性侵兒童案、勞動部霸凌風波、有精神障礙者不得判死、長效針劑有助精神疾病控制、兒推失智父親落溪致死事件、瓊瑤輕生、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上升、兒少網路成癮嚴重、2024被詐總額372億與中華隊勇奪12強冠軍。



精神健康基金會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表示,幼兒園性侵案凸顯兒童保護機制的漏洞,現行法規對兒童隱私的保護導致媒體無法及時揭露案件,應該適度修法,兼顧隱私保護與社會知情權;還要強制涉案人員停職、杜絕再犯機會,以及強化學前教育機構的監督,與設立兒童心理創傷支持機構。



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針對有精神障礙者不得判死,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胡海國認為,當精神醫學鑑定判斷涉及生命時,恐有違醫學倫理,事前的預防意義仍大於事後的法律追訴,應該要強化社區精神醫療,目前衛福部推動每30萬人口設立社區心衛中心是正確的方向,盼政府更加大力推動。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生黃宗正則說,從「兒推失智父親落溪致死事件」來看,失智長輩50到90%伴隨精神問題,且若只有1位照顧者獨自承擔,超過半數會產生憂鬱、焦慮與失眠等狀況,且隨著人口老化愈來愈嚴重,更顯示長照需要系統性支持的必要,需從早期篩檢、失智前交代、強化長照體系因應。



強化心理可防詐

「強化因應各種事件的心理彈性,有助防詐!」北醫通識中心教授韓德彥表示,2024年詐騙總金額372億,比2023年的89億還多4.2倍,他建議定期進行心理自我檢查、尋求專業幫助,還要增進親友關懷與互動、分享詐騙案例,青少年須留意假網購、愛情交友型詐騙,青壯年需留意假投資詐騙。



韓德彥也提醒,詐騙不是都因為「貪心」,詐騙集團還會利用恐懼、孤單、信任與同情等情感進行詐騙,且防詐騙專線也要增加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