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5° / 14° )
氣象
2025-03-26 | 台灣醒報

因應川普貿易戰 學者:我可助美再工業化

「台灣可以幫美國重啟製造業榮光!」學者王健全26日於財經論壇建議,台灣在石化、工具機、汽車零組件、電子資訊與半導體等供應鏈完整,可透過《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增加製造業對美投資,讓川普能更友台。工總秘書長呂正華則表示,電子產業有望興起對美投資潮,另可注意美國進口商在中國的需求。



關稅影響下游封測廠

現代財經基金會26日舉行《世界新變局下台灣產業前景》財經論壇。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歸納表示,川普上任在能源政策上,強調降低能源價格、補充戰略石油儲備,終止綠色新政及電動車強制規定;在經貿政策上,則強調重建美國製造業、促進出口,對外國商品徵收關稅,設立外部稅務署,以及支持本土汽車產業復興、保護就業等。



王健全研判,課徵關稅對台影響最大,最近又傳出可能對台灣的半導體將課徵不低於25%的關稅。若真落實,對高毛利率的台積電影響小,因為關稅可以轉嫁給委託代工廠商;但其他成熟製程的代工及下游封測廠,毛利率較低且轉嫁關稅不易,應審慎觀察。我國最好事前準備好談判籌碼,以換取關稅的消除或降低。



助美復甦製造業

「台美經貿談判上,成為美國再工業化的策略夥伴是可以使上力的地方。」王健全表示,台灣在石化、工具機等產業都有相當完整的供應鏈,是美國重啟製造業的重要策略性夥伴。政府可以透過台美的貿易倡議,增加製造業對美國的投資及人才培訓,換取降低對台關稅、半導體綠色通道,以及協助台灣對印度、墨西哥排除投資障礙。



工總秘書長呂正華則說,川普關稅政策對全球都有影響,如今中國推出DeepSeek也讓全球AI產業震驚,台商未來可以「三新」:新東向、新陸商及新產業三大面向應變。首先是「新東向」,川普為實現美國優先,不支持友岸外包、杜絕洗產地,以美國為主的電子產業將伴隨需求,興起一波東向美國投資潮。



新興服務業有潛力

其次是新陸商,以代工為主的中小企業,隨著大陸的惠台政策,這些大陸台商將進一步「在地化」,甚至與大陸連結更深,成為新陸商;新產業上,台商產品具有產能快、效率高、交期穩與品質佳等特性,美國進口商在缺乏替代產品之下,願意與大陸台商分攤關稅,在大陸推動新興、具未來性的產業,加大服務業升級,是可把握的契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