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5° / 14° )
氣象
2025-03-30 | 台灣醒報

等候釋憲法案多 新大法官提名卻難過

總統府近日提名7位大法官,希望能讓憲法法庭補足大法官,但跨黨與各界都評論缺少創新性,恐再被封殺;不過目前等著大法官釋憲的法案已有3個,包括《選罷法》、《憲訴法》與總預算,加上行政院也會再對總預算與《財劃法》釋憲,並對警消增加退休金覆議(覆議失敗後再釋憲機率高),預計還會再有2到3個釋憲案累積。在朝野如此對立下,新大法官任務繁重,但通過的機率卻不高。



總統府去年提名的大法官人事案遭立院否決後,21日再提出7位大法官被提名包括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副院長被提名人為蘇素娥,還有中正法律學系教授蕭文生、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借調最高檢察署辦事的林麗瑩、知名公法學者陳慈陽與政大特聘教授詹鎮榮等人。



多個法案要釋憲

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最快4月底就能表決,而根據《憲法訴訟法》新法規定,只要通過2位大法官,憲法法庭就達10位的審理門檻,屆時朝野除大罷免戰場外,料將再開釋憲戰場。



如果大法官人權未能通過,因民進黨立院黨團針對《憲訴法》及《選罷法》新法已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案,監察院也針對總預算案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案,加上行政院有可能對總預算與《財劃法》提出釋憲,還有24日剛送到行政院的《警消人員條例》增加退役警消退休金的法案提出覆議,接下來恐有很多法案會卡在憲法法庭,無法受理。



國會對抗 氛圍難解

真理大學教授陳俐甫曾受訪指出,賴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人選,雖主要是希望憲法法庭可運作,但在朝野對立氛圍提升下,他認為此次名單依舊難過關;此外,由於國民黨團25日將「反廢死」、「反戒嚴」公投逕付二讀,但民進黨團指控相關程序違法,28日院會恐又要出現立委衝突,連行政院長卓榮泰的總質詢恐怕都無法詢答完畢。



再加上未來國會目前還有普發現金、核電延役、國定假日相關法案要審查,而至今朝野之間都沒有共識下,有可能重演上個會期的無限杯葛,還有朝野協商上都各持己見的場面。



人事提名隨政爭卡關

在如此對立的氛圍,即使通過大法官人選也會再開啟釋憲戰場,國民黨還要面對民進黨對其區域立委的大罷免,未來國會對立在大罷免結果底定前,恐怕還是會僵持不下,有很高的可能會牽連到大法官、NCC,還有公平會等機關任命委員的審查,一般認為,大法官人選通過的機會並不高。





等候釋憲法案多 新大法官提名卻難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