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7° / 22° )
氣象
2025-04-27 | 台灣醒報

426增反罷免氣勢? 學者:應有新論述

「426遊行缺乏有力的論述,難讓政治能量延續!」針對在野黨26日凱道遊行,學者劉兆隆受訪時分析,反罷免的熱潮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學者蘇子喬受訪時也說,因為下雨本次活動沒有像紅衫軍當時令人震驚的規模,且很多口號偏草根性,未來還是要看總統與三黨總召的作為決定政治局勢。



國民黨與民眾黨26日在凱道遊行,藍營聲稱現場來了25萬人,且國民黨的縣市首長、立委與黨公職都到齊,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前台大校長管中閔等人也現身支持,現場民眾高喊「反綠共」、「戰獨裁」,並抗議綠營雙標、大罷免、司法不公與抹紅在野黨等行為,聲勢相當浩大。



缺乏可持續新論述

對此,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受訪時表示,426之前國民黨對於大罷免群龍無首,反制民團罷免的狀況連署沒有如預期,且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黃國昌見面,把重點放在倒閣也要連總統賴清德一起倒,因不符合制度,話題熱度也不如預期,因此才會有426號召支持者的活動。



另外,劉兆隆也說,包括陸配亞亞、賴清德稱對岸為境外勢力、推出17點等,將國民黨推向紅統的方向,黨內立委也有不少焦慮,因此便透過舉辦活動凝聚士氣。但他分析指出,此次造勢遊行中,在野陣營並沒有提出新論述,讓活動的政治能量可以延續。



「沒有新論述,政治行動就無從指引!」劉兆隆說,這可能也很容易造成反罷免的熱潮有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台灣仍是民主國家?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受訪時表示,由於19日親綠的民團有遊行,26日的遊行也像跟全民展現反對陣營有很多民眾支持,算是一種政治能量的展現。蘇子喬也觀察指出,這次的人數雖沒有像2006紅衫軍倒扁那麼多、在雨中上街的人數還是很多,但也在意料範圍之內。



「26日的集會口號比較草根性!」蘇子喬分析,包括「戰獨裁」與「反綠共」,主要是檢方近日的做法受到不少質疑,若檢調受到執政黨控制也會有民主倒退的現象,但台灣以世界的角度來看還是個民主國家。因此他認為,26日看起來很熱鬧,有激起部分支持者熱情,但對接下來的政治運作效果有待觀察。



還要看總統與總召

蘇子喬直言,本次活動其實很像與19號的活動「拚場」,未來的政治局勢還是要看總統賴清德,立法院三黨總召傅崐萁、柯建銘與黃國昌等關鍵政治人物的作為決定,例如柯建銘的身心狀況與言行,還有總統賴清德近日態度是否會軟化?



本報記者追問,426遊行是否有助增加反罷免氣勢?蘇子喬回應說,這要看各選區的狀況,26日人雖然很多,但分散下來還是從各地前來,但因罷免的選區不同,加上這次是動員而非自發,遊行的效果尚待觀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