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推青年基本法版本 小黨盼納18歲公民權
「《青年基本法》應儘速制定,保障青年參政與社會福利!」民眾黨14日由立委劉書彬提出《青年基本法》草案,包括主管機關國發會、實質參政程序與青年反詐金融教育等;時力、基進、小歐盟與綠黨也開記者會,呼籲儘速制定《青年基本法》,確定青年參政的形式、機關回應義務,還有降低公民權至18歲。
白盼國發會主管
民眾黨立委劉書彬強調,民進黨說要顧青年,結果拖到會期快結束才排審《青年基本法》,民眾黨早早就提出自己的版本,包括定義青年年齡從16歲到35歲,且青年政策牽涉議題相當複雜,若再由教育部下的青年發展署主管並不妥,他們認為應該由國發會統籌,並設立行政院青年政策辦公室因應。
「我們讓青年可以實質參政!」劉書彬指出,比起建議性質的白皮書,民眾黨版《青年基本法》是需要經過立法院審議的「青年發展行動綱領」,並舉行公聽會讓青年有更多機會參與。此外,法案還確保政府要制定友善青年的居住、反歧視政策,還有協助青年就業、自立脫貧、落實金融教育與接軌數位轉型教育等。
18歲公民權免修憲?
另外,時代力量、基進、綠黨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下稱小歐盟)等小黨也在立法院門口召開記者會,時代力量副秘書長劉品辰指出,之前立法院曾通過《壯世代促進法》,但忽略了青年與三明治族群的感受,應該儘速制定《青年基本法》,並由行政院層級設立跨部會青年事務機構。
「修法應該保障18歲公民權!」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指出,《憲法》雖然有20歲的門檻,但近來許多公法學者也指出,《憲法》保障的是「至少」20歲以上有參政權,應該有透過立法制定更低門檻的空間,不見得要修憲。因此,他呼籲《青年基本法》要將18歲公民權條文納入,並讓地方設立「青年民主審議會議」,讓地方通過法案須經青年副署。
標準化參與機制
小歐盟秘書長何語蓉強調,青年不該只是政策的接受者,也要是能參與公共討論的行動者,但目前青年參與的機制多流於形式,盼新法明文規範行政機關回應青年的義務與時限,還有標準化中央與地方參與機制(最低席次、固定開會頻率等);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指出,20到24歲青年失業嚴重、15到25歲青年自殺率近年翻倍,要透過立法保障青年權益。
最新生活新聞
-
-
臺中勤美洲際酒店 西餐行政總主廚David Chauveau 領軍 沐檸 IL LIMONE推「饗感 SENSO」全新菜單
(58 分鐘前) -
楊柳3小時快閃襲台!躲開最高山影像曝 網驚:首個沒被擊落的颱風
(58 分鐘前) -
豐原太平洋百貨日本展登場 6大物產盛地一次購足
(1 小時前) -
全國前3大招生規模 逢甲大學連3年分發入學滿招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