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8-19 | 台灣醒報

523學者齊連署 籲核三公投不同意

超過5百位學者反對核三重啟!學者邱花妹、陳文山與莊秉潔等人19日召開記者會,再次呼籲民眾針對重啟核三公投投下不同意票;陳文山強調,核三廠下有背斜與恆春斷層,且山脈持續抬升下,有高機率發生地震,不適合重啟;莊秉潔指出,核電重啟還要計算處理核廢料成本,不是如贊成方所說的那麼便宜。



中山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表示,學者連署在12天內獲得523人響應,重啟核三公投涉及的不只是科學議題,還有複雜的社會、政經面向,重啟核三公投在立法院倉促成案,擁核的在野黨縣市首長與立委,號稱核能安全又便宜、核廢處理沒問題,卻不接受核能落腳在自己主政的縣市,要求屏東人繼續犧牲,非常不合理。



核三下面有斷層

台大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表示,核三廠下有背斜構造,且當地地層相當年輕,未來會隨著地殼錯動而抬升下,當地高機率會發生大地震。此外,與核一核二廠不同的是,核三廠下還有恆春斷層,想當初921大地震時,位於斷層帶的石岡壩被破壞的相當嚴重,加上核三的高階核廢料會原地貯存,恐會增加更高的核災風險。



「台灣的地殼每天都在壓縮!」陳文山強調,台灣與歐洲如波蘭等地的地質不同,由於處在板塊擠壓帶,核燃料棒放到底下會變形,甚至拿不出來,台灣過去多次地熱鑽井也常發生卡井、鑽頭拿不出來的狀況,台灣本島根本不適合鑽井放核廢料,最適合放的地方是地質穩定的金馬,但過去台電已承諾不會在兩地放置核廢料了。



重啟隱形風險高

中興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指出,核電看似電費便宜,但挺核方都沒有將處理核廢料的經費算入,在沒有最終處置方案前,核電一度是要4+N元的;另外,如果核三發生核災,台東、高雄、屏東與恆春恐有5%、5%、10%與70%成為永久隔離區,且漁業還會因為往北流的黑潮,讓核汙染擴散而受到影響。



與會學者最後呼籲,重啟核三不安全、不經濟、不永續與不正義,在理解台灣能源轉型的基礎事實與前提下,針對核三重啟公投投下不同意票,讓恆春、屏東與台灣人免於核災威脅,讓台灣能源轉型穩健向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