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9° / 21° )
氣象
2021-04-27 | PChome書店

不再焦慮旳深層教養:教養從心連心開始,減輕父母的教養壓力,喚醒內在愛的直覺

不再焦慮旳深層教養:教養從心連心開始,減輕父母的教養壓力,喚醒內在愛的直覺不再焦慮旳深層教養:教養從心連心開始,減輕父母的教養壓力,喚醒內在愛的直覺
作者:雪莉‧喬漢(shelly chauhan) 出版社:大樹林 出版日期:2021-04-15 00:00:00

<內容簡介>

高敏感兒父母必讀!
現代父母的焦慮出自以左腦為主的教養方式
心連心的深層教養是以右腦為主的教養方式
只要你能覺察、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
對孩子放下批判、放下強求、保持靜心,
自然能讀懂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真正的需求。

現在的父母為什麼越來越焦慮和擔憂?
在這個年代,教養不再是把孩子拉拔長大,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已。然而,我們聽到的教養建議都有難度,更別說要在疲憊、高壓或情緒高漲的時候實行,導致大家瘋狂擔心自己哪裡做錯了。我們經常照本宣科,擔心不照做可能會傷害孩子。你努力照著專家的教養方法,但往往只是「做出」好父母的樣子,而不是營造心連心的連結,讓一切自然而然發生。
你當下的焦慮與煩躁,往往都會反應在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上。在學齡前,孩子就像你的一面鏡子,時時與你同步調。所以,當我們習於用左腦模式與孩子的互動,每天都塞滿的行程和刺激,你對孩子只剩指導規矩、擔心身體、進行活動、消費行為……。這只會讓你的壓力變大,筋疲力盡,你也會發現孩子容易情緒失控(暴怒、哭泣、毆打父母、摔東西)。

【反思】
‧你和孩子經常有機會「活在當下」,不做事、不思考、不趕時間、不規劃、不憂慮嗎?
‧你跟孩子相處時,經常感覺自己很忙碌,正在想別的事情,或者正在處理事情嗎?
‧你何時會因為孩子而生氣、焦慮或壓力大呢?

為什麼孩子需要父母幫忙調節情緒?
由於孩子的大腦尚未成熟,對於情緒的容忍度極小,難免會大哭、尖叫、激動、抱怨、大吼,讓我們覺得很「難教」。小孩會任由情緒擺佈,他們「唯一的關閉鍵」是在父母身上。
如果你太想要與孩子的感受切割,急著叫孩子「別這樣」、「沒有這麼糟」、「沒關係」,這會妨礙孩子培養EQ,導致他們開始壓抑、否認、逃避情緒。如果你誤以為孩子是針對你,而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這會導致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只好每次都用大吵大鬧來宣洩情緒。

如何不威脅,也能讓孩子聽進你的話?如何不處罰,讓小孩尊重父母?如果太溫柔,孩子會不會被寵壞?
教養和權威之間不好拿捏,但真正良好的教養必須有高度溫情(連結)和高度權威(高期待,但是不恫嚇、不責怪、不羞辱)。唯有親子之間建立穩固的連結,父母施展權威時,才不會妨礙長期教養目標,例如:培養內在韌性、樂觀、自我接納。
你是孩子情緒的「代理腦」,你的情緒調節能力好壞,對孩子影響很大。如果你經常情緒失控或與孩子疏離,孩子會開始封閉心房,或者老是纏著你,又或者放大情緒反應來跟你討拍。所以,你可以透過書中「覺察、安撫、反思」的三階段,幫助孩子培養情緒韌性。

心連心教養讓你和孩子相處更輕鬆、更幸福
本書教你善用現代神經科學的力量,不需要你去「做(doing)」什麼改善親子關係,而是教你如何放鬆你自己,與孩子「同在(being)」,心連心教養能讓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全,滋養孩子的大腦,長出一輩子受用的心理韌性、同理心、自我接納與真誠,也更容易融入團體與適應社會。
當你試著去訓練自己的心智和神經系統,學會調節自己和自己的情緒,而能創造無數「情感共振的瞬間」。你甚至不用管束孩子的行為,因為你早已「讀懂」孩子的心,直覺會告訴你孩子需要什麼。
你會開始依賴直覺來教小孩,小孩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甚至想要討你歡心,真心把你說的話聽進去,而不是唯恐失去你的愛,或者擔心受懲罰。教養變成互惠的過程,久而久之,你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再有「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的感受,反之你會從中獲得滋養,由衷感到值得和喜悅。
雪莉‧喬漢的心連心教養法回歸每個人的初心,它是在釋放現代家長的壓力,讓教養也可以是一段順應本能,自在而有趣的過程。

本書收錄「引導你與孩子深層連結」的10個正念練習:
01練習:學習覺察和感受,放下思考和評斷
02練習:連結你的右腦和左腦
03練習:連結你的右腦,讓自己慢下來
04練習:培養情緒調節的能力
05練習:學習鎮定和安撫不舒服的情緒
06練習: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07練習:對自己的慈悲心
08練習:跟孩子相處時有安全感,而非帶著壓力。
09練習:抑制交感神經和活化副交感神經
10練習:慈心靜觀

回函贈品:10個正念練習影片檔
根據本書作者網站的正念引導音檔(https://reurl.cc/R6Y6Me)錄製中文版,
由靈性老師Hareen翻譯並錄製,帶領你放鬆大腦、放下焦慮,和孩子深度連結。

★本書特色:

這個心理負載滿檔的時代,父母對孩子難以保持開放、溫暖和連結。有了這本書,就算在你最忙碌的時候,你跟孩子相處仍會懂得放鬆,保持親切和慈悲心。你會覺得教養沒那麼高壓和複雜了。教養也可以是一件自然快樂的事情!
你也是第一次學習怎麼當父母,可能不太明白如何同理孩子的情緒。如果你的父母也是不習慣討論個人情緒的人,只關注你的行為,而不在乎你的感受。漸漸地你也開始壓抑情緒,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
但是,當你有意識覺察你的童年經驗,你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就會不一樣。因為小孩到25歲之前,腦部都還在活躍生長,一生都有修改的可能。由此可見,當你有所改變,採用心連心教養,便會引導孩子展現你期待的結果和價值。
記住了,情緒並沒有對錯,重點是我們因應情緒而採取的行動,對於情勢有沒有幫助。

★專家推薦:

「這是我近年所讀的教養書裡,最為驚喜與推崇的一本,值得所有父母學習,每天按書裡給予的練習步驟,試著讓自己關注的焦點,從『期待』轉而『欣賞』孩子獨特的天賦。」──李儀婷/薩提爾親子溝通專家

「父母忙著催促孩子上學、讀書、就寢,不時叮嚀生活大小事,這些兵慌馬亂的時刻,不論孩子或大人,都處在高壓之下,彼此的連結是『斷線』的。……我相信,長時間累積高品質的深層連結是教養的根基,儘管父母每天只投注微小片刻,都能正面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者

★讀者推薦:

優秀的書。確實寫得很好,經過深思熟慮。一本很棒的育兒書──Miz
對教養孩子要保持彈性,能夠在情感上同理的孩子會變得聰明又出色,書裡滿滿不同以往教養書的深刻見解。它的理論是出自於腦科學的原理,完美結合人文主義式的方法。我強烈建議所有正在尋找有關教養書的父母,這些書不是來跟你說道理,不會使您內疚身為父母的能力不足,而且不會教你那套最終失敗的「快速解決方案」。──Richard H
這是每個父母和主要照顧者都應該讀的精采之書。書裡大量解釋了父母的焦慮感,讓我有被理解的感覺。不過,對於可能隨時醒來的幼兒,我發現閱讀並不容易。當您確定不會受到干擾時,最好花一些時間慢慢讀,以充分利用它。──Zaneta

★目錄:

推薦序:唯有專心連結,才是真正有用的教養
推薦序:累積與孩子全然同在的那些微小片刻
作者序

第一章:教養對孩子人生真正的意義?
連結是教養的核心
什麼會妨礙連結?
你有沒有專注於對成長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什麼是情緒智商?為什麼情緒智商很重要?
第一章的重點整理

第二章:教養如何形塑孩子的情緒智商?
遺傳基因呢?
怎樣的教養方式對情緒智商能力有幫助?
我們的腦部會隨著時間改變和發展
教養沒有終點
第二章的重點整理

第三章:為連結做好準備
人與人連結的三大基本元素
認識我們的腦──腦部的潛在功能?
腦部的組成和運作方式
人類演化出三重腦,各有不同功能
右腦和左腦:這是你看世界和參與世界的濾鏡
左右腦差異如何改變你對世界的觀感?
左腦和右腦的主要差異?這有什麼意義嗎?
第三章的重點整理

第四章:左右腦如何影響你跟別人連結的能力
連結會自然產生嗎?
以好奇取代評價的教養模式
教養需要彈性和開放的心胸
如何以深思平衡的方式建立紀律
第四章的重點整理

第五章:為連結而教,先認識情緒為何物
你的教養風格受到頭腦的影響
何謂情緒
情緒處理主要是在右腦完成
第五章的重點整理

第六章:情緒調節和身心容納之窗
健康的情緒調節需要身體覺知
心連心教養,只會發生在身心還有餘裕的時候
超出身心容納之窗,變得過度激發或過低激發
逃避和補償:無濟於事的策略
你的情緒調節能力好壞,對孩子影響很大
小孩子該如何調節情緒?
為什麼我們要停止使用言語?
如何調節情緒?
如何有效地跟孩子一起調節情緒
第六章的重點整理

第七章:為什麼情緒調節很重要?
依附是我們建立關係的媒介
孩子最早的自我意識,來自父母非言語的反饋
我們對孩子情緒的反應,會影響孩子有關情緒的心智模型
保持連結,但也要區隔你我

第八章:依附模式決定了教養模式
羞恥、情緒調節和依附
你需要幫忙孩子釐清次要情緒
為了達到調和與同理,父母必須先關懷自己
第八章:重點整理

第九章:頭腦和神經系統會決定我們對孩子的回應
邊緣系統:教養腦的核心
神經覺、杏仁核以及察覺威脅或安全
防衛策略:戰鬥、逃跑或凍結
威脅偵測過程有沒有平衡?
為什麼我們會對孩子發脾氣:邊緣系統挾持
威脅系統是要讓我們躲避熊
第九章:重點整理

第十章:神經系統是情緒調節和心連心教養的基礎
情緒互動相當於生存
你知道自己何時激昂或安定嗎?
副交感神經的幕後功臣是迷走神經
第十章:重點整理

第十一章:情緒安全如何影響日常教養模式?
社會互動系統如何促成各種跟教養有關的狀態
孩子懂不懂得運用社會互動系統?
四目相交、杏仁核和教養:我們真的有在連結嗎?
每天都要鍛鍊社會互動系統
當你慢下來,你和孩子就會產生連結
社會互動系統會影響健康和幸福
培養慈心
第十一章:重點整理

第十二章:驅力衝動、威脅防衛和平靜連結──你以哪一個模式為主?
威脅防衛系統
造成壓力的錯誤思考習慣
平靜連結系統
如何自由轉換這三種模式?
第十二章:重點整理

第十三章:營造對心連心教養有利的環境
為了心連心教養,先滋養你自己吧!
培養孩子的平衡和韌性
最後一些想法

謝辭

<作者簡介>

雪莉‧喬漢(Shelly Chauhan)
雪莉是領有執照的心理師和人生教練,幫助無數企業人士培養韌性、壓力管理和情緒智商,其中有些個案無意間聊到,不知道該如何管控壓力,當一個更稱職的父母。雪莉本身育有二子,她深知教養的困難,以及教養所帶來的罪惡感和憂慮,可能影響到生活其他層面。她後來發現,客戶的難處在於無法覺察情緒和調節情緒,所以不懂得跟其他人建立真正的連結,不曉得如何影響別人,對別人由衷表達同理心,就連自己的孩子也搞不定。
雪莉多年來研究神經科學,讓自己更了解情緒調節、壓力和人與人的連結,把複雜的研究結合務實的作法,幫助人們提升情緒調節、追求幸福和建立連結的能力。她的課程獲得客戶廣大迴響,客戶大讚這套方法徹底改變教養模式,讓父母和孩子的韌性、同理心和幸福感大為提升。
雪莉對孩子也很有慈悲心,強調「愛的連結」會促進孩子腦部發育,每個人天生都渴望被愛、被理解和被接納。雪莉目前跟丈夫和兩個11歲和8歲的孩子定居英格蘭的薩里郡。

譯者:謝明珊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碩士,NAHA國際認證初階芳療師。現為院線片、紀錄片、書籍、雜誌和新聞專職翻譯,並樂在其中,深信人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內文試閱:

‧作者序

我們當父母的人,有越來越多教養和心理學的資訊可以看,自然是比以前更明白,我們跟孩子的互動會影響和形塑孩子的行為。只不過,這些資訊真的是在幫我們關注小孩真正的需求,讓孩子有健康的頭腦、心智和關係嗎?
我們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經常照本宣科,擔心不照做可能會傷害孩子。我第一個孩子出生時,還記得我讀了一些書,提到教養行為對孩子的頭腦會造成深遠影響,當時我以為自己讀懂了,便努力照著書本的建議去做,但現在看來,我只是「做出(doing)」好媽媽的樣子,而不是營造心連心的連結,讓一切自然而然發生。我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練習,身兼心理學家和母親的雙重身分,終於慢慢學會跟孩子一起創造平靜、溫暖和連結。「同在(being)」模式大大改變我們的家庭生活。我總算明白了,為什麼教養有時候會這麼難,該如何讓教養更符合直覺,交流更輕鬆。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絕非看書就做得來。這是一種情緒狀態,建立在雙方無數情緒同步的瞬間,當下由衷感覺到「同步」,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同理心,這對於健康的身心不可或缺,就像是肺部少不了氧氣一樣。連結是幸福的關鍵,我們仰賴同一個生物系統,加深人與人連結,同時幫助我們平靜下來,調節情緒,讓身體器官休養生息,並且勇於迎接各種經驗。此外,孩子也需要這樣的連結,在頭腦發育的過程中「整合」各個腦部區域,強化孩子的情緒韌性,這在現代格外重要,否則無論大人或小孩,似乎都容易焦慮、壓力大、憂鬱。
人類邁向新紀元,從神經科學的角度,明白人與人的連結會如何影響和形塑我們。我們比以前更了解孩子,以及孩子最需要從父母的身上獲得什麼。人體和人腦有一個生物系統,專門幫助我們確認安危,判斷有沒有必要做自我防衛。這可是數百萬年來演化的結果,讓我們保持高度警覺性,確保生存無虞。如果這個安危偵測系統會說話,應該會這樣提問吧:「我安全嗎?」「你還在嗎?」這反應時間不到一秒鐘,而且不自覺地無限循環。
唯有我們回答「是的」,身心才得以放鬆自在。如此一來,你在跟別人互動時,也會更有連結和溫度。安全感只會在我們被理解、被接納的時候出現,就彷彿有人對我們說,「我可以明白你現在的感受」,「我永遠支持你」、「我接納你原本的樣子」。注意了,這不是用嘴巴說說,而是盡在不言中。這源自另一個腦部系統,不會導致焦慮、評價、批判或憤怒的互動關係,所以不會傷害親子關係。當你以平靜互惠的方式跟別人產生連結,身體會分泌催產素,這是很厲害的荷爾蒙激素,對於人際關係和社交行為有益,也會緩解我們對壓力和焦慮的反應。
教養做得好,有賴親子同調,以及發自內心同理孩子的情緒狀態。一開始,情緒只是體內細微變化,包括心跳、呼吸、肌肉緊繃和化學元素波動(神經傳導物質、荷爾蒙等),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獨特的模式,例如:憤怒會升高心跳,悲傷會降低心跳。當你懂得覺察體內狀態,知道如何調節,便可以在面對難關時,同時保持平靜和高度警覺。當你無法調節內在情緒狀態,可能有兩種結果,一是情緒高漲,急著宣洩情緒或逃避情緒,二是閉鎖情緒。壓力、憤怒、躁動、沮喪、興奮、焦慮、厭惡和鄙視,都象徵著情緒高漲,一點一滴消磨你的同理心和連結。為了建立心連心的親子關係,你必須做好自我調節。為了調節情緒,你必須先學會從身體感受情緒狀態。唯有如此,才能夠調節小孩的情緒。
這一點很重要,基於兩個原因。首先,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還不夠純熟,他們要等到年紀大一點,甚至到了25歲以後,才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所以容易受強烈的情緒流動擺佈,一下子往東,一下子往西,卻很少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去。除非孩子腦部重要區域發育完成,才能夠調節情緒、控制自己、覺察自我和做決策,否則要依賴父母的「代理」大腦來反射孩子的感受,幫孩子回歸平靜。
其次,孩子也要仰賴父母親建立內在安全感和自我意識。如果父母沒時間注意和關照孩子的感受,便無法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安撫,孩子會變得玻璃心、壓力大。孩子天生就懂得「解讀」父母的心思,隨時確認(透過非言語的訊息判斷「安全」和「威脅」)親子相處的狀態。父母有沒有用心?父母有沒有在乎?父母有沒有趕時間?父母有沒有覺察他們的需要?他們能不能活下來?每個人天生就有連結的需要。我們要記得,情緒關乎實際的生理變化,包括心跳、化學物質和肌肉緊繃,這些都可能帶來不適,孩子卻沒有關閉這些強烈情緒的「按鍵」,就彷彿播放震耳欲聾的音樂,卻無法調整音量,這樣你就明白為什麼要刻意創造連結的條件,讓親子連結自然而然的發生和擴展。
更重要的是,孩子能感覺到父母的情緒狀態。父母眼部肌肉不自覺動一下,聲調稍微變一下,都逃不過孩子的法眼。一旦孩子感覺到了,內在情緒狀態會跟父母同步,因為情緒會互相傳染,導致親子之間的負面情緒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彼此的壓力和煩惱。教養確實是心連心的過程,心臟透過迷走神經連結我們表達情緒的臉部肌肉,每當情緒有任何細微變化,都可能顯現在聲音和表情上,導致孩子的心跳加速或放慢。這是人與人互相分享情緒的機制之一。
如果親子關係的基礎夠穩固,教養的過程就會更容易、更平靜、更喜悅。你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再也不覺得是在消耗內在資源,反而從親子相處中感到滋養滿足,但你可能心想,連結不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嗎?哪需要閱讀腦神經科學的書籍啊?有些人確實是這樣,但我相信現代人比以前更容易失去連結,不信的話,我有一些完美的科學證據支持。
現代人用腦的方式隨著時間演化,偏重會促進活動、奮鬥、實現、評價、控制和思考的腦部系統,卻忽視會促進身體覺察、接納、平靜、活在當下和情緒連結的腦部系統。這其實會影響親子關係,進而影響孩子的自我意識,孩子學習調節情緒的能力,孩子面對逆境的態度,以及孩子跟其他人的關係。我相信,就連孩子覺得自己值不值得被愛,都會受到這個影響。當父母忙碌壓力大,便難以啟動與生俱來的關懷系統,一旦關懷系統失靈,便無法增進安全感、健康和幸福,當然就不可能促進親子連結了。
這本書不太一樣,我不想教大家如何支配孩子,讓孩子乖乖聽父母的話,我強調的是,當父母學會滿足孩子腦部和身體的渴望(被接納、被理解和溫暖的感受),自然會奠定穩固的基礎,實現你對孩子和家庭生活的期待。如果你不滿足只有情緒連結的內容,我還會援引強大的神經科學理論,這些都經過專家學者多年的研究,涵蓋了情緒、人際神經生物學(人際關係如何形塑我們的頭腦,以及頭腦如何形塑我們的關係)和情緒腦。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有孩子,我曾經運用本書的知識和方法,成功改變了我和孩子對教養這件事的感受。
為了發揮這本書最大的效用,我建議你慢慢讀,給自己時間消化每一個章節,然後再繼續讀下一個章節。我要跟你分享的內容,可是我花數年時間想通的。當我想得越深,我獲益越多。這本書一直在強調,建立連結是一段持續的過程,牽涉到腦部、身體和心靈,唯有當神經系統處於穩定、放鬆的狀態,人與人之間才有可能建立連結。
由此可見,光是把書看完,並無法實現這種教養方式。你必須學會安撫神經系統,進而調節自己的情緒,例如定期投入呼吸練習。我本身是企業心理師,指導許多高階主管去調節情緒和管控壓力,有些個案本來對呼吸練習半信半疑,但等到他們明白這背後的神經科學理論,也實際體會定時練習的好處,不少人都發現對工作、家庭、睡眠模式和幸福感大有斬獲,尤其是他們跟孩子的關係。

‧推薦序

唯有專心連結,才是真正有用的教養
李儀婷/薩提爾親子溝通專家
在養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有深深的疲憊感,那種疲憊源自於許多「責任」與「期待」,更多來自於「忙碌」的生活。
父母幾乎沒有辦法停下腳步,好好與孩子共同生活,在夾擊的時間壓力下,父母關心孩子的品行、關心孩子的課業、關心孩子的才藝,以及關心孩子各項能力表現,唯獨漏掉關心孩子的「情感」教育。
父母不是故意不關心孩子的情感,而是過去的傳統教育,沒有人教會現代父母該如何關心孩子的情緒,甚至該如何貼近孩子的內在。
父母焦慮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面對孩子叛逆與層出不窮的問題,父母又該如何面對日益嚴重的親子課題?於是,坊間的「親子教養書」孕育而生,許多教育有成的教養家以及富有專業學理的心理師,根據自己所信仰的成果,為父母列出了一條又一條的方法,打造一個又一個「富有理性、具備邏輯、能解決親子問題」的教養壓模,提供父母使用。
於是,父母滿心歡喜地將孩子送進理想的壓模中,期望孩子就可以順利變成「優秀、禮貌、關係和諧」的孩子。
然而,總是事與願違,親子戰爭並沒有因這些琳瑯滿目的教養書上市,而得到消弭,反而更激化了親子的對立關係。
為什麼如此?
這讓我想起年幼時,幫家裡跑腿去傳統雜貨店,買醬油順手買糖的經驗。雜貨店的櫃臺上有個糖罐,口窄瓶深的罐子裡裝著滿滿的彩虹球糖,一次只要付2元,就能把手伸進去抓一把糖果出來。然而,每次將手伸進去,越貪婪地想抓滿一把糖果,就越抽不離瓶罐,注定無法得到任何糖果。不但弄巧成拙一顆也拿不到之外,還會得到老闆的取笑:做人太貪心遲早要受傷。
後來,去買糖的孩子都學乖了,只有大膽捨下,專注捏緊其中一顆,拳頭才得以從狹窄的瓶口中抽身而出。
最後,我也從中得到一顆糖,而那顆糖,卻是我印象中最甜美的糖球,一如教養。
太多的教養方法只會讓父母越學越混亂。想教好規矩,又想建立價值觀,又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又想有好的親子關係,最後貪心的結果,就是孩子距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這本書的作者──雪莉‧喬漢,長年研究腦神經科學,同時身兼母親角色的她,精闢的點出隱藏於「親子教養書」背後的神經原理,清楚揭示「和諧的親子教養,需要動用右腦的情感神經系統;而市面上的教養書,提倡的方法和工具,都聚焦於左腦的神經運作。」這就是現代父母越教,孩子離我們越遠的真正原因。
這本書,幾乎跨越了市面上所有工具教學式的「教養書」,讓父母不用遵循那些混亂的規則和方法,而是以神經科學為基礎,為父母指引一條簡單又明確的教養方法,那就是「用心連結」。
雪莉的方法簡單,卻是唯一有效的教養方式。我長年推動「薩提爾教養」進入家庭,在這歷程中,我深刻體會「時間」是父母教養孩子的首要敵人!一個在乎節奏、在乎進度,被時間綁架的父母,眼裡是看不見孩子的光彩。
唯有放下對時間的焦慮,與孩子才有連結的可能,也唯有父母與孩子連結了,所有的親子難題才會迎刃而解。我所推崇的薩提爾模式教養孩子,與本書提倡的連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有相同的脈絡──只要用心連結了孩子的渴望(愛),行為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甚至自己會隨風而逝。
這本書從解說腦神經科學對孩子的影響出發到以「連結孩子」為目標。讀者可以跟著「引導你與孩子連結」的正念練習影片檔來練習,這本書宛如一本教養界的立體書,從2D晉升為3D,帶領你手把手、心連心的學習。讓我們記取寶貴的教養心法,一次只取一顆糖,當下只專注眼前所見的孩子,真誠地連結,才有可能抵達和諧的親子關係。
這是我近年所讀的教養書裡,最為驚喜與推崇的一本,值得所有父母學習,每天按書裡給予的練習步驟,試著讓自己關注的焦點,從「期待」轉而「欣賞」孩子獨特的天賦。

累積與孩子全然同在的那些微小片刻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想一想,上一次你與孩子相處,感覺到自在平靜、彼此心意相通,是什麼時候?而生活中,這樣的時光,多嗎?
老實說,大部分的父母很難「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尤其是孩子長時間纏著你時,總是處在令人焦慮難耐的情境中。父母忙著催促孩子上學、讀書、就寢,不時叮嚀生活大小事,這些兵慌馬亂的時刻,不論孩子或大人,都處在高壓之下,彼此的連結是「斷線」的。
所以,我們總期待孩子,快點長大!
《不再焦慮的深層教養》一書開宗明義就指出,教養的核心在連結,而且是「高品質的深層連結」。作者從神經生理機制的角度,論述連結如何影響教養與孩童的心智發展。
我的理解是,所謂「連結」就是與另一個生命全然的同在。累積越多這樣的經驗,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越好。
我時常帶著孩子去公園玩,孩子在那兒爬上爬下,跑跑跳跳,我則是在一旁滑手機。直到孩子在那頭大喊:「爸爸,不要滑手機!」(相信我,女兒才兩歲半,已經會這麼說了!)我才恍然大悟,我看似在陪伴,人在卻心不在。但是,孩子卻是渴望與父母全然的同在呀!
許多大人說:「我每天都關注著孩子呀!」這樣是否就是連結呢?
我要問,當你關注著孩子時,內心感到平靜自在,還是焦慮不安?若是前者,我相信,你能享受這段與孩子親密互動的時光,你與孩子的內心是相互連結著;若是後者,你只是在履行生活任務,不得不在意孩子的外在表現,但內心卻是與孩子斷了線。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陪在女兒身旁時,總是人在卻心不在;因為我的內心很慌亂,心頭充斥著生活壓力,卻無法調節與安頓自己,當然難以做到與孩子全然的同在。
我一直很喜歡「同理心」這個溝通技巧。同理心就是能感同身受與充分理解對方的處境,並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當父母深刻同理孩子時,孩子會感覺被理解、被支持,這樣經驗便能啟動孩子調節情緒的生理機制,讓他們回到專注、穩定的狀態,有能力再度面對困境。因此,同理心無法解決孩子的困境,卻會讓他們情緒穩定下來,進而有力量去回應困境。
所以,同理心是促進連結的基礎;然而,父母若只是做表面功夫,孩子只會更焦躁。不過,要時時保持真誠的態度對待孩子,真的有那麼難嗎?是的,因為大人長期處在高壓之下,也常與自己斷了連結,無法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當你無法連結自我,自然也難以深層連結孩子。
《不再焦慮的深層教養》這本書告訴你,從敏銳地覺察身體感覺著手,去發現各種不同情緒在身體上的訊號。當你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時,你已經開始感受自己,與自己重新連結上。如此,你才有能力調節自己,回到穩定自在的狀態,而能與孩子全心連結,真正的同在。
我相信,長時間累積高品質的深層連結是教養的根基,儘管父母每天只投注微小片刻,都能正面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