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1° / 14° )
氣象
2021-11-05 | PChome書店

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隨書加贈舒心卡4張組)

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隨書加贈舒心卡4張組)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隨書加贈舒心卡4張組)
作者:許皓宜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8-09-27 00:00:00

只有當你也在意我時,你才會被我的情緒寄生。
超越「情緒陰影」──接住情緒,就接住了自己。

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眼光,都是我們心裡情緒基調的投射。
剪掉寄生,給「愛」搭配上一個最適當的距離。
我們生來都是孤獨的人,為了抵抗這個孤獨,有些人選擇否認,有些人選擇寄生,希望被聽見而武裝,渴望被照顧而自傷,如此矛盾又糾結的執迷,只是想要在種種的防衛當中,找到一點點的喘息。
有時我們將情緒附著在自己心上,有時又將情緒放到了別人身上。其實每個情緒、每個行為背後,都有獨特的意義,連結自己內心專屬的故事情節。唯有透過內在自我覺察與外在相互理解的可能性,才能在明知情緒存在的狀態下,還能做出貼近自己內心的選擇。
四大主軸:
☆情緒,解讀世界的方式(情緒投射的特性)
☆情緒,在人我之間(情緒如何影響人我關係)
☆情緒,一個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我自己(情緒如何在自我身上運作)
☆情緒,感受並持續活著(超越情緒的方法)
34則作者深層的自我揭露與臨床案例,剖析34種「情緒寄生」的效應,只有勇敢地把這些寄生情緒從你心裡剪掉,你的內在才會讓出空間,接受生命中新的美好!

★本書特色:

◇更貼近華人文化的,或許不是「情緒勒索」這個名詞,而是「情緒寄生」的現象──勒索是有意識的、一種帶有權力的逼迫;而寄生是無意識的,因為那些會將情緒投到別人身上的,往往不是真正有權力的強者,而是曾經也受壓迫的弱者。

◇以「精神分析心理學」為核心──作者以13年鑽研精神分析心理學累積的心得,融合前人的理論、近代的研究,以及自己的臨床工作經驗,融會為34個情緒「效應」,含括的理論有:佛洛伊德(投射、心理防衛、壓抑、合理化作用、伊底帕斯情結)、克萊恩(心理定格、心理分裂)、拉岡(鏡像階段)、溫尼考特(無情的愛、不表達的表達、真我退化、呼喊理論)、哈特曼(分化能力)、瓊斯(強迫性重複)、沙利文(共同生存原理)、寇哈特(自戀)、羅吉斯(現象學),以及認知發展學派皮亞傑(自我中心)、阿德勒(自卑)、完形心理學(未竟事務理論)等。

◇擺脫情緒困境的實用原則──如「當你成為情緒寄生的宿主,8個你應該知道的事?」、「親密關係中最決絕的8句話?」、「面對父母,8件不要做的事?」、「重建安全感,可以做的8件事?」。

人的心中彷彿一直有一片荒蕪的夜地,
留給那個幽暗又寂寞的自我。──佛洛伊德

★名人推薦:

艾莉 作家
海苔熊 科普心理作家
張曼娟 作家
御姊愛 作家
趙文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家庭治療師
謝文憲 知名講師、作家
蘇絢慧 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真情推薦】

接住父母比接住兒女更加不易,因為,孩子受傷是我們造成的,我們受傷卻是父母造成的,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練習,練出臂力、練出耐力,也練出慈悲力。──張曼娟
在每一則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的故事裡,皓宜再次交出了陪伴的心意,像是可以收下你所有的煩惱,仔仔細細抽絲剝繭出你的困惑。──艾莉
書裡有好多讓我歎為觀止的句子,也湧現很多想法,思緒停不下來。讀到後來我發現,不論是幻想或現實,都只不過是我們求生存的一種方式。──海苔熊
我特別敬佩她溫暖看待這個世界的眼光,當大家不停地宣稱自己如何被家人「情緒勒索」時,她卻說,那樣的勒索裡面,其實佔了很多愛的成分。──御姊愛
在這些看似隨興的故事背後,我看到的是皓宜這些年來在精神分析下的功夫,讓讀者不再被專業術語欺負,而能和心理學做好朋友。──趙文滔

★內文試閱:

【和情緒對話】
我們需要一些儀式,
來畫出一個空心的句點。
然後把我放進那片被圈住的空間,
才有哀悼的可能,
重啟未完的生命。

未完成效應──
那些沒有句點的遺憾

我在大學教授心理學課程時,必然會出一道需要在期末繳交的作業。這個作業活動被我稱為「解放遺憾」,打從學期初開始,我就要求班上每一位同學,想一想自己人生中那些想做、卻一直還沒有去做的事情,然後從裡頭挑選出一項,在這個學期之間去完成它,並且記錄完成此事的經過和心得。如果整個學期結束還沒辦法完成,也要做自我分析,思考這背後的困難,以及無法完成的原因是什麼?
前些日子,我收到一份作業,內容是這樣的:
作業的主人說,她回顧自己人生中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其中引發她最強烈欲望的,是想要回去見見初戀時甩掉她的情人。因為必須完成這份作業,她鼓起勇氣約了初戀男友,對方雖然半推半就的,還是答應出來和她見面。他們見面的地點是過去時常約會的公園,那天她比約定時間更早到現場,然後看著熟悉的身影,從遠方慢慢地走近。直到對方站定在她面前,話還來不及說,她就甩了對方一巴掌,接著頭也不回地就離開了。

完成過去的尚未完成,才能夠真正地哀悼那些失去

閱讀這份作業後,我忍不住把作業的主人喚來,想要多了解一下當時的狀況。我問寫下這份作業的女孩,當她甩了對方一巴掌後,對方的反應是什麼呢?
她說,對方一點反應都沒有,愣在現場,眼巴巴地看著她離開了。
我忍不住笑了笑說:「喔,這樣啊?那或許他知道自己曾經對不起你。」當然,我心裡還是暗自捏了把冷汗,慶幸這份作業最後能順利畫下句點。
我問女孩,甩了對方一巴掌的感覺如何呢?
她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也只有輕輕打一下而已,但是,感覺「真的很爽」。在這之前,有好幾年時間她都鬱鬱寡歡,體重掉了很多,人也變得十分憔悴,心裡對於情人離去有許多困惑。那天再見一面,重點倒不是打他的那一巴掌,而是心裡悄悄設下了一個儀式,當她揮出手,彷彿也斬斷了過去苦苦糾纏的萬縷情絲。
說到這兒,她開始流淚,我則是替她高興。當她願意做些什麼來完成過去的尚未完成,才能夠真正地哀悼那些失去;當她對於過去的失落有了哀悼,也才會有重新向前走的力量。
這幾年,我對於遺憾的層次有了更多不同的想法。
有一種遺憾,是想做什麼、但實際上沒做什麼的未完成感受。比方說,來不及見到親人最後一面,或者,在與情人分手時沒有把想說的話都表達出來。
還有一種遺憾是更深層的,是覺得當初自己做錯了什麼,夾帶著深深的懊悔,心裡吶喊著「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會……」。這種未完成感受更難處理,因為不只是想要把沒做到的地方補上而已,還有想要改變、甚至撕裂過去的渴望。而這種層次的遺憾,更容易為我們帶來無意識的自我懲罰。

面對「後悔」的情緒,我們需要的是「重新整理」

娜娜十六歲那年,因為覺得父母管教她太嚴格了,親子之間多有摩擦。娜娜在家裡時常感到孤單,便上聊天室結交了幾位網友。
某天,她和父母大吵之後,一位平常相談甚歡的男性網友,說要約娜娜出來陪她解悶。娜娜心情實在太差了,沒有想太多,晚上偷偷跑出去和網友碰面,結果被網友和他的朋友們帶到荒郊野外,性侵成功。網友威脅娜娜,不可以把這件事說出去。回家以後,娜娜把自己的身體洗了又洗,怎麼都洗不掉那種深深受辱的感覺。後來,娜娜把一頭長髮剪掉,從此不再作女性裝扮。一直到現在。
娜娜說起此事時,語氣冷冷的,反應也冷冷的。但我可以想像,她心裡裝了多少層次的後悔?
「後悔」這種情緒最致命的殺傷力,在於我們往往將這種複雜感受,壓抑進情緒的最底層。改變不了過去的無力感,轉成一種無意識的自我懲罰——就像娜娜從此不願再留長頭髮,也不願再穿女裝,她還拋棄了自己最喜歡的粉紅色,覺得這種顏色太女人了,「很噁心」。但我想,娜娜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她自己太女人了的那一面,很噁心。
經過許久的聆聽與陪伴,娜娜才開始穿越憤怒,看見自己心底的後悔。她後悔自己不該和父母嘔氣,不該瞞著父母偷偷跑出去,不該信任沒有見過面的網友,不該真的連報警也沒有,不該就這樣放過他們,不該任他們逍遙法外……,層層疊疊後悔的情緒,逐漸堆成無處可說的困境。
說吧,說吧。我拍拍娜娜的肩膀。

當我們陷入在後悔的情緒中,很容易因為說了也沒有用,說了也無法改變過去,所以選擇封閉,讓身心能量都卡在無法完成的情緒裡,生活當然不會好過。
然而,面對「後悔」的情緒,我們需要的是「重新整理」,整理當時的自己為何那麼做?為何不那麼做?覺察過去的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面臨怎樣的無可奈何?把那些細節看清楚了,才知道哪裡有可以成長的空間,才知道現在的自己擁有什麼過去沒有的資源?
面對遺憾,我們可以將那些未完成的部分給補上,然後放下;我們也能選擇繼續帶著那些未完成、無法完成的部分,但透過對它們的重新整理,來開展新的人生。

「未完成效應」
當某些事件中存在著我們心裡未被滿足的需求,它就難以退回記憶資料庫,而轉變成阻礙我們身心的能量。情緒的任務,就是幫助我們辨識出這些事件,並用適當的方式來完成它。

在心理諮商理論中,「未竟事務」主要是由完形心理學取向所提出,用「形象」與「背景」的概念,來說明我們心中沒有放下的人事物。
完形心理學認為,那些未完成的事物,會在我們內心形成一股未滿足的需求與能量,也成為我們內在關注的焦點,亦是凸顯在心靈深處的「形象」;當這股需求一直沒有被完成,能量便一直卡在那裡,阻礙我們與當下的實際互動,此時此刻發生的事則因為這種阻礙,退到心靈的「背景」之後,不被我們所關注。換句話說,當過去的某些心結未被完成時,我們就難以活在當下。
這裡所談到的「未完成效應」,即是討論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讓未完成的得以完成。

【和情緒對話】
有一種溝通是不用溝通。
有一種體貼是不必言說。
有一種善良是把痛苦留給自己。
但如果心裡被敗壞給填滿了,
關係也就跟著腐爛了。

悶燒鍋效應──
時候到了,就應該打開

在婚姻市場中被視為熱門人選的年輕男子,和大他六歲的女人相愛了,女人離過婚,帶著一個小孩。這段愛情從一開始,就非常有默契地在檯面下悄悄滋長。
男人也很愛這個小孩,想要將她視為己出,於是每天陪著女人去學校接孩子,甚至跟著她們一起參加親子才藝課程。學校老師都不敢相信,付出到這種程度的人居然不是親生父親?看向男人的眼神,始終懷抱著敬意。就連家庭聚會也是如此,孩子自然地跟著男人,親暱地叫他「爸比」。男人覺得這樣的生活好像也不錯,提早進入家庭關係,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只是到了假日時,孩子需要規律地回到女人的前夫家。男人開車送她們,會稍稍目睹「那一家人」相聚的短暫片刻,他有種被隔離的感覺,不論自己再怎麼付出,孩子仍將在學校手作的父親節卡片,送給自己的親生父親。當他洩露這種感覺,就會不知不覺地和女人產生爭執,吵到最後常常沒什麼結果,兩個人都覺得疲累。
慢慢地,男人學會把話悶在心裡,為了保護兩人的關係,不要隨便說出真心話。男人越來越容易因為小孩的存在而感到煩躁,但他和女人的相處又那麼完美契合,女人彷彿是全世界最懂得怎麼愛他的人,如果沒有這個孩子,那該有多好?然而,這終究是不可能發生的。
男人陷入死胡同的困境中,想到要抽身離開,實在有太多不捨;想到要留下,又沒辦法想像一輩子都活在這種處境中,會有多麼恐怖?
男人的腳步逐漸變得沉重,工作時也沒辦法像以往一般,充滿幹勁。男人的背脊不再直挺挺的,一副毫無畏懼的模樣,在一個他所愛的人身上,他失去了原有的神采飛揚。

不把鍋子打開來救自己,是一種自虐

男人告訴我這個故事時,希望我幫忙分析,他現在的心理處境是什麼?
我告訴男人,我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並不重要,他怎麼解讀現在的自己,才是我所關心的。男人想一想,告訴我一個饒富意味的答案:「我覺得我的心,被關進了一個悶燒鍋,在裡頭悶啊悶啊,也沒有瓦斯,也沒有人點火,沒有任何外力的加熱,但我覺得自己的心已經快要被煮熟了。」
聽男人形容得活靈活現,我問他:「那麼是誰把你的心,關進了悶燒鍋裡呢?」
沉默許久,男人告訴我,是他自己關進去的。
我問他是怎麼辦到這件事的?他說:「只要你什麼都不說,把所有的壓力、感受、想法,通通藏在心裡,就可以辦到這件事了。」
我問男人,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嗎?
他又想了很久,回答說:「這麼做,起碼不會把別人的心給烤熟。」
我笑了笑,回應男人說:「那你真是個好人。」

幾天後,男人回來告訴我,他決定把悶燒鍋打開了。
我問他怎麼下這個決定的?
他說,因為自己的心和食物不一樣,心會跳動,會有感受,所以等到他被悶得夠痛的時候,人會知道。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心在疼痛,卻還置身事外,不把鍋子打開來救自己,是一種自虐。對自我來說,這實在太不厚道了。
我問男人,所以他是做了什麼,打開這個悶燒鍋的呢?
男人說,這很簡單,打開原本悶住的自己,讓感受跑出來而已。感受出來了,心自會引領我們的腳步,去做出一些行動。比方說,他告訴女人,他不想再這樣每天都帶著小孩,他還年輕,他想要有兩人世界的生活,就算女人覺得這樣很自私、對他感到失望,他也不想再讓自己的委屈,消磨掉兩人之間的愛情。
女人問他,這是要分手的意思嗎?我也猛點頭,想知道答案。
男人聳聳肩,說:「我不知道,我就是想把話說出來而已。不行嗎?」

就只是想把話說出來而已

不行嗎?這問題問得好。
只是想把話說出來,而沒有想改變什麼、爭取什麼,真的不行嗎?這世界上難道沒有人,只是為了把話說出來而表達嗎?這世界上難道沒有一些事情,能夠只是「說」和「聽」,然後其實什麼也不用做、不用改變的嗎?
一年後,我又遇到了這個男人。
問他最近過得怎麼樣?男人說:「我們還在一起耶。」他笑了笑:「問題一點都沒有解決,小孩怎麼甩都甩不掉,我還是怎麼看怎麼不舒服,只是現在有什麼感覺就會馬上說。」
男人告訴我,至少他把神采飛揚的自己找回來了,剩下的只能隨緣。
再過一年後,男人和女人結婚了。喜宴上,男人的結婚感言是:「我也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離婚?」新人的父母瞪大了眼睛,白了他一眼,朋友則是哄堂大笑。
我因為深知內情,對他的表達感動不已,心裡想的是:這頭悶燒鍋,還開得真是徹底。

悶燒鍋效應
在人我關係中有許多感受,因為不好說,所以大部分的人選擇不說,把心裡的感受悶起來。但若覺察到這些不說已經造成內在煩躁的感覺,就應該要鼓起勇氣表達,以免對關係造成真正的危害。

自佛洛伊德之後,精神分析領域有許多證據指出,人們會使用「壓抑」機制來面對具有創傷、或無法解決的事情。
這裡談到的「悶燒鍋效應」,則延續「壓抑」這個概念,探討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可以如何面對與解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