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5° / 13° )
氣象
2021-11-29 | PChome書店

關係結束後,成為更好的自己(薩提爾專文推薦暢銷經典版)分手、離婚、喪偶,重建自我的19段旅程

關係結束後,成為更好的自己(薩提爾專文推薦暢銷經典版)分手、離婚、喪偶,重建自我的19段旅程關係結束後,成為更好的自己(薩提爾專文推薦暢銷經典版)分手、離婚、喪偶,重建自我的19段旅程
作者:布魯斯‧費雪(bruce fisher)、羅伯特‧艾伯提(robert alberti)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22 00:00:00

<內容簡介>

☆薩提爾專文推薦☆
【暢銷經典版】
從別人的另一半,變成獨立完整的自我!

一段關係結束後,感情上有了創傷,自尊受到傷害,自我價值感降低,
內心是否不斷地糾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有沒有迅速擺脫悲傷和和孤獨的方法?
何時才是開始下一段感情的好時機?

你需要為自己重新定位,甚至要一點時間來緬懷過去。
重建之路,能為將來的幸福找到極大的成長空間。

情感關係的結束,對很多人來說是一段支離破碎的經歷,想要繼續好好地生活之前,需要收拾殘局,此時通常會強烈感受到絕望、無助、挫敗、憤怒,想要報復,內心不斷思考問題在哪裡,質疑自己是否不值得被愛。
也許現在你的戀情穩定,也許你正因為剛結束的戀情而傷感,也許你早就注意到問題的苗頭,也許是你提出分手,或者你只收到寥寥幾語的訊息被告知分手,也許你正陷入分手或離婚的痛苦中。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故事,此時此刻只有迷惘和痛苦,聽不進任何安慰話語,即使想改變卻毫無頭緒。曾經熟悉舒適的生活崩潰了,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重建,從結束後開始
重建能幫助你處理情緒、健康地放下已終結的關係,
接受現實,接納自我,讓未來的感情路走得輕鬆些。

布魯斯.費雪博士的十九個重建步驟是經過驗證的實用方法,這個有效的架構組成了金字塔形的「心理重建方塊」,幫助審視分手後的各種階段,一步步引導你去享受與調適關係結束後的生活及情緒。
†否認:不想接受事實,還沒有足夠的堅強去面對難以承受的痛苦。
☆ 重建:誠實回答十二個問題清單,多角度看雙方的關係,幫助認清並接受事實/不要問「為何分開的理由」,而是找出「當初在一起的理由」。
†恐懼:在剛分開時,因為無法掌控變化而感到害怕,不想被人認為是失敗者,家醜外揚。
☆ 重建:逐一列出自己恐懼的事物,讓它們更真實地貼近自己/進行深度放鬆練習,找出身體哪個部位對恐懼有反應。
†適應:當一個人「被關心和被愛」的需求沒得到滿足,就會想辦法來適應。但若是不健康的適應行為發展過度,會讓人失去平衡。
☆ 重建:練習在付出和得到之間建立平衡,請求他人為你做些事情,以及當有人請你幫忙時對他說「不」,並觀察這麼做時的六種感受反應。
†孤獨:很多人在關係結束後會想:「我一輩子都會這樣孤單的過下去了。」這是一種令人難以承受的想法,即使身邊還有親朋好友會溫暖你,但都敵不過分離後的孤獨感。
☆ 重建:診斷孤獨三階段,退縮、忙碌、獨處。獨處一段時間對療傷有極的好處,能幫助自我發現,是這階段所需的治療之一。
†內疚/被拋棄:大多數主動提分手的人,會因為傷害了以前的戀人而感到內疚;而被拋棄的人則難以接受自己被甩的事實。兩種類型的調適過程是不一樣的。
☆ 重建:判斷自己的角色究竟是拋棄者還是被拋棄,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雙方的感受和態度,能幫助你更清楚認知關係結束的原因。
†悲傷:分手大多時候是個悲傷的過程。除了難以承受的傷心與絕望,還會感到筋疲力盡,無力改變自己的生活。悲傷在重建方塊中是一個很關鍵的重點。
☆ 重建:用「V形圖」來檢視悲傷過程,幫助人們在理智上理解悲傷期/為自己寫一封告別信。
……

【為何「重建」很重要?】
→避免日後再度進入錯誤的關係。
→喚醒內心麻痺、壓抑或未知的部分。
→幫助調適情緒,接受現實,接納自我,擺脫失敗感,讓未來的感情路走得更輕鬆

「他怎麼會知道我的感受?!」是多數讀者閱讀後的反應。
本書除了給情感關係受挫的人們心靈上的安慰,更有一針見血的分析,幫助人們走過最困惑、最痛苦的分手過程。
從破裂的關係中走出來,直到獲得新生的十九個重建步驟,每個步驟針對心理情緒剖析內在原因和意義,提供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分析哪些感情為何注定會終結,什麼是真愛,一段看似不錯的感情中隱藏哪些危機,原生家庭對經營感情的影響,以及如何開始一段健康的關係。

★專家推薦:

布魯斯.費雪的這本書可以引導人們度過關係結束後的一道道關卡。重要的是,心理重建需要時間,人們要給自己時間來喚醒內心中麻痺、壓抑或未知的部分。願每一位離婚人士都能擺脫失敗感,帶著希望走向生命的下一個階段。
—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 Virginia Satir

★讀者推薦:

我買這本書,是為了戀愛對象,他和老婆分居兩年正考慮離婚;當我和他分手後,我才看完這本書。我發現,我們的關係只是為了讓他感到被需要,這種關係是無法長久的。這本書讓我對分手後的感覺好多了。我相信只要自己完成這個重建過程,我會痊癒並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莫妮卡‧斯特魯辛斯基(Monica Strucinski)

這本書第一次出版時我就買了,當時我正好離婚。之後,在任何關係結束時,我都會把這本書再拿出來看,並且做筆記,只要覺得是有用的部分就畫上重點……我最近想起這本書,驚訝地發現它仍在印刷出版!原來這麼多年來,它對人們一直是有幫助的。
—CW

這是幫助你擺脫過往關係最好的書之一。和所有的自助類書籍一樣,有些部分更適合某些人,但對於你經歷過的事情,這本書絕大部分都說到了,而且還談到孩子會經歷到的事,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們。
—Strongfit

不論你離婚時是困難重重,還是雙方和平結束,在進入新感情之前,這本書對於想重建自我的單身者來說,內容既全面又實用。這本書讓我知道,「分手後必須先重建自我」之所以很重要,是為了避免日後再度進入錯誤的關係。
—布倫達‧齊默曼(Brenda Zimmerman)

★媒體推薦:

為離婚者寫的書中最好的一本……溫暖又動人。
—《行為治療師》期刊(Behavior Therapist)

這本書正是處在離婚期或離婚後所需要的:幫助你重拾生活。
—《離婚雜誌》(Divorce Magazine)

★目錄:

推薦序/維琴尼亞‧薩提爾(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
前言
第一章/重建的過程
第二章/否認:我無法相信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第三章/恐懼:我非常害怕
第四章/適應:可是,小時候這樣做明明是可行的!
第五章/孤獨:我從來沒有這麼孤獨過
第六章/友誼:大家都去哪裡了?
第七章/內疚、被拋棄:拋棄與被拋棄
第八章/悲傷:可怕的失落感
第九章/憤怒:可惡的混蛋!
第十章/放下:想要解脫很難
第十一章/自我價值:其實我還不錯
第十二章/過渡:徹底與過去告別
第十三章/坦誠:原來我一直躲在假面具背後
第十四章/愛:真的有人在乎我嗎?
第十五章/信任:情感的傷口開始癒合
第十六章/成長型關係:有助於心理重建
第十七章/性:我有興趣,但是我很害怕
第十八章/單身:單身也沒關係,對嗎?
第十九章/目標:現在,我對未來有了目標
第二十章/自由:破繭成蝶
附錄A/孩子比你想的更堅強:兒童重建方塊
附錄B/治癒式分居:離婚以外的另一種選擇
附錄C/治癒式分居協議
附錄D/喪偶者的重建

<作者簡介>

布魯斯‧費雪(Bruce Fisher,1931-1998)
教育博士,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學會(AAMFT)會員,他於一九七四年開發出離婚後心理重建模式,迄今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離婚調適課程。布魯斯運用「重建」模式在全世界訓練了數千位治療師,是極受歡迎的離婚治療師、作家和教師,他的「費雪離婚調適量表」(Fisher Divorce Adjustment Scale)已廣受國際認定。

羅伯特‧艾伯提(Robert E‧ Alberti)
心理學家、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為美國心理協會(APA)終身會員、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學會(AAMFT)會員、美國諮商學會(ACA)會員。有八本著作,包括暢銷百萬冊的《自信的力量》《Your Perfect Right》,參與編輯的心理類書籍超過百本,被讚譽為心理自助書籍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內文試閱:

‧前言

翻開本書之際,你很可能正因剛剛結束的戀情而傷心。也許你的婚姻曾經持續了很多年。也許你的戀情穩定,但沒有得到教會或國家的認可。你可能有小孩,也可能沒有小孩。也許是你提出了分手,又或者你只收到寥寥幾語的訊息,被告知分手。你的前任可能是個不錯的人,也可能是個混蛋。
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故事,此時此刻,你心痛不已。
我們了解這種排山倒海的感覺,但你真的可以從戀情結束的痛苦中恢復,並走過這段艱辛的旅途。這確實很難,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成。不過,你能辦到的。這本書會告訴你該怎麼做,書中的十九個步驟是一套經過驗證的方法,已經成功幫助上百萬名讀者從離婚、分手或失去伴侶的痛苦中恢復過來,重建他們的人生。
一次又一次,我們收到離婚男女的來信,知道他們在讀過這本書後一步步走了出來,他們非常開心能把這本書介紹給自己的朋友:「你離婚了?那你必須讀一讀這本書!」

這需要花一些時間
你當然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就讀完這本書。可是離婚恢復期的長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好好利用這本書,也許要花一年或更多時間,該用多長時間就用多長時間。你可能會前進幾步,然後後退一步。如果你參加了以此書為基礎的離婚復原討論課程,你進步得可能會快一點,大多數人的情況是如此。無論你做什麼樣的努力,都請不要著急,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度過布魯斯.費雪所謂的「離婚過程」。他的研究顯示:完全走出這一階段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什麼?兩年時間?你不想聽到這個,不是嗎?在現實的世界裡,你不可能在幾週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就完成從已婚人士到離婚人士,再到真正獨立的轉變。這總是要花上一段時間的。

有如攀登高山
開始心理重建之路後,你很快就會注意到,如同我們所描述,這個過程就像是在攀登高山(或許沒什麼好驚奇的,布魯斯.費雪成年之後,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就在洛磯山脈腳下)。攀登高山這個比喻很貼切:這一切的過程真的有可能讓你感到漫長且艱辛。一路上,你也許還會覺得「走到彎路」;就像是山路一樣,這條道路不可能筆直地通往頂峰。十九個重建過程出現的順序是針對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一路攀登,你很有可能會遭遇挫折、迂迴前進,偶爾還會偏離道路。但請不要因此停下腳步。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有價值的人生經歷和教訓。不要著急,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充分了解自己的痛苦,重建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得以前行。或許你已經發現,市面上關於離婚的書籍成千上萬種。大多數的書講的都是解決法律、財務方面的問題,爭取撫養孩子和監護權,找到新愛情。這本書則不同。人生在遭遇重大變故時,若想恢復自己的生活,就會面對各種不可迴避的情緒問題,我們的目標就是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本書一開始會先呈現整個重建過程的全景,接著指導你度過最初的幾個月,這段時間裡,你很有可能會感到非常壓抑、憤怒、孤單,這是黎明前的黑暗。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幫助你扔掉過去的包袱。(你還一直扛著呢!)然後你會開始認識到自我的力量和價值。雖然有風險,但你會願意再次信任他人,願意再次展開始新戀情。如果繼續攀登,最終你就能找到有目標的自由人生。這些過程極有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不過我們了解你,這一路上,每當你需要支持的時候,這本書便會帶給你指引。
在讀本書的同時,如果你參加過或看過布魯斯.費雪的離婚討論課程,他們會為你安排日程表,會和其他人一起參與討論,並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如果你是一個人在閱讀這本書,也可以自己安排進度,關心生活中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無論你以何種方式閱讀本書,都能在書中找到有用的訊息,在攀登重建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支持。

關於這本書的誕生
布魯斯.費雪是美國愛荷華州的農場小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大學畢業後,他當了緩刑監督官,面對的對象是違法的青少年。因為這段經歷,他再次回到大學研究所深造,希望更深入了解情緒力量帶給人生的衝擊。後來他的研究領域與職業生涯因為一場離婚而改變了方向。他開始探究人們是如何處理離婚這件事,並研發出一套「測試」標準,用來衡量離婚的過程。在第一版的「費雪離婚調適量表」(Fisher Divorce Adjustment Scale),他經過調查研究後發現,離婚過程中人們會經歷情緒上的痛苦,其中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有十五個情緒階段(後來調整為十九個)。你可以在網路上閱覽「費雪離婚調適量表」(http://www‧rebuilding‧org/assessment,此為英文網站)。
費雪將這套模式拓展成復原討論課程,幫助人們度過離婚恢復期,與此同時,他開始把自己的理念和經歷整理成書。最初是由他自行出版,書名為《當你的感情結束後》(When Your Relationship Ends),一九八○年我看到了這本書,當時我在出版社裡算是有影響力的編輯和出版人(我同時是執業治療師)。費雪和我一起努力花了一年時間,把這本書改編成較大眾化的書籍,於一九八一年由Impact Publishers出版,書名為《關係結束後,成為更好的自己》(Rebuilding: When Your Relationship Ends)。同一時間,費雪已經開始培訓其他人使用這套模式來指導離婚復原討論課程,這個為期十週的課程逐漸在全美國及其他國興起。
在費雪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培訓了百名指導師,他們將這套模式具體地呈現在離婚復原討論課程中,而課程最後的成效為費雪帶來非常珍貴的數據。此外,這個模式與這本書之所以能不斷提升,還要感謝幾千名曾參加課程的人們,他們的經歷以及所獲得的成果,不間斷地提供了紮實的基礎。一九九八年,費雪因罹患癌症不幸去世,這個時期,他建立的重建過程已經從原本的十五個發展到十九個;本書共經歷三個版本,印刷出版近百萬本,翻譯成多種語言,全世界的社區中心、教堂、門診中心、治療師,還有無數個家庭都在使用他的這套模式,並衍生出數百種討論課程。
讀者與學員藉由自身經歷肯定了這套重建過程在他們人生中的價值;不僅如此,教授、研究人員和治療師對此進行了幾十項研究,並在專業的相關雜誌上發表文章。這些研究顯示,透過「重建」模式的幫助,大多數參與離婚復原討論課程的學員,在自尊、對離婚的接納、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去戀情的釋懷、對憤怒情緒的接受,以及對新的社會關係的重建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收穫。因此,這是一本以現實情況為基礎並經過細心驗證成效的書籍,而非一本隨意編排的通俗心理讀物。

關係正在變化中
如同我們所知道的,現在的感情關係可謂是形形色色,傳統的婚姻不再受到歡迎,選擇婚姻的年輕人變少,晚婚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雖然大多數離婚的人都會選擇再婚,但第二段婚姻維繫的時間卻不比第一段長。夫妻尋求超越傳統邊界的幸福,打破道德與宗教的界線是常有的事。前神父們也結婚了。即使人們到中年仍未婚,單身不再是貶義詞。年齡已不像過去一樣是種阻礙,所謂的花瓶丈夫變得和一直以來都存在的花瓶嬌妻一樣屢見不鮮。
二○一五年,美國最高法院把同性婚姻納入法律,成書的此時我們對同性婚姻的離異了解並不多。雖然有些人依然認為同性婚姻是種罪惡,但這種婚姻關係變得更常見,每個人都必須適應現實。本書中沒有特別針對同性離異者的內容,但LGBTQ的關係也會破裂(從已有的數據來看,這個數字和異性離異者相似),我們認為重建過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也許以後會發現同性離異者的經歷是不一樣的過程,但在那之前,我們認為,具有任何性別取向的人在經歷分手的痛苦之際,都可以從本書中獲得有價值的意見。人們之間的相似之處,遠遠多於不同之處。我們盡可能在這本書中介紹更多的內容,但如果你仍然無法在書中找到與自己情感關係百分百吻合之處,還請多多見諒。你終究會發現,這套重建過程確實是有成效的!

用詞說明
在本書中,你會發現經常提到由費雪創建的離婚復原課程,我們通常稱之為「費雪離婚討論課程」,有時稱它為「十週課程」、「費雪離婚與個人成長討論課程」、「重建課程」、「費雪討論班」,有時甚至簡稱為「課程」,雖然說法不同,但所指的內容是一樣的。

幫幫我!
當你正在努力的當下,時常會覺得自己需要更多幫助。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焦慮、壓抑或憤怒程度很強烈,我們會建議你向專業的治療師尋求協助。最終你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但就像處理任何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樣,你必須要有合適的輔助工具,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當你發現自己卡在某處,專業的諮商就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當然,在開始之初,你需要的訊息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我們建議你讀完每一個章節(即使一開始看起來並不適用於自己的情況);持續為自己的「重建」過程做紀錄,回答每個章節後面的問題:「你現在過得如何?」(請務必誠實面對自我);在重建之初,請不要貿然進入新戀情;然後,請不要著急,一定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
準備好踏上旅程吧。請打起精神,保持樂觀,並對未來充滿希望。拋棄多餘的包袱,換上堅固的鞋子。科羅拉多州的洛磯山脈是布魯斯.費雪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州的內華達山脈則是我人生裡重要的一部分。這座「重建」的高山就在你面前。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來攀登吧。

‧摘文

第七章/否認

我無法相信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分手可能是你經歷的事情中最痛苦的一件。因為太過痛苦了,所以你很有可能會有否認或是不相信的反應。而否認或是不相信只會妨礙你正視「為什麼我不得不分手」這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比較複雜,回答時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如果你不能接受分手的事實,你的調整和重建就會面臨到巨大困難。

看看那一大群人,他們聚集在登山口,等著攀登這座「重建」高山!在這人群中有各式各樣的人:各種身材、各種膚色、各種年齡,有男人,也有女人,有些人富有,有些人貧窮。有些人認為只有失敗者才會離婚,但這裡有很多人看上去就像是人生贏家;有些人已經要攀登了,開始活動筋骨預做準備;有些人看起來像受了驚嚇,彷彿剛剛目睹死亡;有些人抬頭瞭望這座山,手足無措,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登上山頂。還有很多人就在原地等待,期望前任會再回來找自己,這樣他們就不用登這座山了。
很多人看起來魂不守舍的樣子。約翰搖晃著腦袋喃喃地說:「我以為我們的婚姻很幸福。當時我是高中橄欖球隊隊長,她是啦啦隊隊員。所有人都覺得我們非常相配。但上週,她丟了一顆炸彈在我頭上。她說,她不幸福,她不愛我,她想要離婚。她把兩個孩子寄放在她父母家。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從未想過這件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
瑪麗迫不及待地開始攀登。她告訴旁邊的人說:「在婚姻中,我感到非常不幸福。我想要離婚,卻不敢採取行動。後來火車失事,他死了。我一點都不悲傷,所有的人都覺得我很古怪。他離開了,我自由了,可以攀登這座高山了。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呢?」
麗塔說:「他離我而去,現在與另一個女人生活在一起,但我知道,在我心裡他永遠都是我丈夫。上帝讓我們在婚姻中結合,只有上帝才能結束這段婚姻。我拒絕攀登這座山,直到我死的那天,我都是他的妻子。也許等我們上了天堂,我們會再次相聚。」
大衛正在原地小踏步取暖,他看起來很冷,而且依然震驚:「我的婚姻不錯。我們從不爭吵。可是昨天晚上她對我說,她愛上了我最好的朋友,一邊說一邊收拾行李準備離開。我走進浴室,非常難受。今天早上我打電話給律師,開始辦理離婚的相關手續。」
瑪麗亞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奶奶:「我和他一起生活,我把一生都給了他。我已經到了該收穫的年紀,原本計畫和他一起共享安寧的晚年生活。可是他連個理由都不給我就離開了。我的收成毀掉了,而且我太老了,不可能再耕地播種了。」
類似的故事說都說不完。這麼多的人對分手做出了不同的反應,他們的故事都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各自的特點。
你如此傷心,任何人都很難安慰你。在這階段,我們能做的最大幫助就是傾聽你訴說自己的心情。你似乎感覺自己失敗了,感覺自己被人一拳打在肚子上,感覺情緒崩潰,感覺自己雖然還活著卻像死了一樣。決定要分手的人,對這場危機是有所準備的。對他們而言,最初的震驚會小一些,可是無論對哪一方來說,分手都是痛苦的。

為什麼非要分手?
你心中可能有個巨大的問號:為什麼呢?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你覺得一定要弄清楚,要為這段逝去的關係做一個「屍體解剖」。你想要知道為什麼,但同時又否認痛苦的存在,如此一來,你往往不能接受這次「解剖」的結果。弄清楚為什麼,對於克服否認的心理狀態非常有幫助,所以在這一章和下一章的內容中,將討論人們分手的原因。
用這個問題來問青少年,得到的答案都很有意思,當被問到:「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打算結婚?」通常會有一半的人舉手。接著再問:「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打算離婚?」時,卻從來沒人舉手。
沒有人一開始就計畫要離婚。而離婚一旦發生,大多數的人都會否認它。我們想要像鴕鳥一樣把腦袋埋進沙子裡,躲過這場風暴。但是,那些存在於我們愛情關係裡的問題,在別人眼裡常常都是明顯易見的,即使我們自己可能還像鴕鳥一樣尚未發現。
在愛情關係中有三個實體:「兩個人」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愛情關係就像一座橋:兩個人是橋的兩座根基,兩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兩座根基間的跨度。如果這座橋的某個根基,或是兩個根基都發生了改變,橋梁就會疲勞。有些變化是橋梁無法承受的,當這些變化發生時,它就會坍塌,掉進河裡。而作為根基的人之所以會發生變化,可能是因為個人成長、教育、宗教經歷、態度變化、疾病、焦慮、憤怒、遷居,又或者是對壓力或創傷的反應。(有一種方式能防止兩人之間的關係出現壓力,就是不要成長或變化。但這樣的生活方式太不健康了,不是嗎?)
你也許會意識到,由於你或另一半最近發生了變化,或是你們經歷了個人的成長期,所以你們的愛情關係被打亂,橋梁也因此塌掉,陷進河裡。
你可能會懷疑自己,覺得是自己沒有調整好去適應變化帶來的壓力。如果你真的辦到了,那你還真不是普通的凡人。我們活在世上需要學習兩種最為重要的能力:一是如何建立並維護愛情關係中兩人之間的橋梁;二是如何當父母。對於要扮演這兩個重要的角色,我們從哪裡接受相關教育和培訓呢?大部分都來自我們的父母、電視節目以及其他成人。這些來源不一定對我們有幫助,或者說不一定可靠。有一次,布魯斯與大約一百名女性進行座談會,他問:「有多少人想要擁有父母那樣的婚姻?」只有一個人舉手!其餘的人是否都從自己的家庭得到良好的培養,懂得如何擁有幸福的愛情關係嗎?你是否接受過良好的培養和訓練,懂得調整愛情關係中的壓力呢?
也許你會覺得婚姻諮商可以幫助你做調整,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或許可以。當夫妻雙方都有心想要改善關係時,那麼對他們而言,我們的表現就是超級優秀的諮詢師,但如果只有一方想改善,我們就是很差勁的諮詢師。
你的愛情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你和你所愛的人是否都想要改善這段關係,還是只有你想努力呢?如果努力是單方面,這段關係得以改善的機率就很小。兩匹馬可以拉動一輛很重的貨車,但若其中一匹馬不幹了,這輛車就會動不了。
分手後,你會有失敗感。你很可能深感自責,想著如果自己換一種做法,事情可能就會大不相同:「如果我能更常傾聽她/他說話;如果我沒有那麼怒氣衝衝;如果每次她/他想要發生關係時我都滿足她/他;如果我沒有這麼混蛋……。」
我們希望你的自我懲罰到此為止。我們建議你:坦然一些。自責是後見之明,但也是很大的進步。在你發現愛情裡存在了問題後,你會對生活和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你的覺悟和見解都會大幅提高。所以何不把自己的新覺悟和見地用於將來的成長上?為日後的生活做些什麼!不要沉溺於後悔。試著這樣說:「以我過去的認知為基礎來做自我評估的話,我自認已經盡了全力,做了所有該做的努力。」然後就不要再糾結。現在,你要著手的是今天、明天、後天、大後天……。
也許你們分手的原因是因為第三者介入。比起對前任或是對自己,人們都更容易對第三者產生憤怒。這真叫人左右為難—如果你對前任憤怒,你會感覺糟透了;但如果對前任沒有憤怒,你同樣感覺糟透了,怎麼做都沒有好的結果。你曾經愛過對方,所以怎麼憤怒得起來呢?可是面對那位介入你們關係、把「你愛的人從你身邊帶走」的人,要對他憤怒就來得容易得多。
為何愛情關係中的一方會有第三者呢?原因很多。你可能會覺得,有些東西第三者可以給對方,而你不行。有些人的確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了第三者。但是別忘了,每一段愛情關係的根基都有一些裂縫;由於各種情況和原因,這些裂縫最終導致關係破裂。早在分手之前,你們之間的互動模式就已經成形,如果你們的關係中有嚴重的裂縫,那麼即使在這個當下,你可能也很難看清楚裂縫的存在。
舉個例子。許多人在結婚的時候並沒有擺脫父母的影響,他們還是父母的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屬於自己的身分。到後來,這樣的人可能會決定甩掉自己的愛人,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其實他真正甩掉的是父母的控制和影響。反抗自己的配偶,實際上可能是在反抗自己的父母。
所以,你們關係中的裂痕有可能在結婚之前就存在了。如果你們的關係中存在著裂痕,第三者就可能透過彌補這道裂痕輕易地介入你們之間。關係中若存在著不足,關係之外的人往往能更容易,或是看似更容易填補這個不足。好的婚姻諮詢師可以幫助你發現並了解愛情中的裂縫和不足。
婚姻會走到盡頭,還有另外一個極為常見的重要原因。許多夫婦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婚姻以外的某件事情中。例如,裝修新房子、工作或是唸書。由於他們非常投入,導致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經營他們的愛情。事實上,他們做的事情可能是一種迴避對方的方式。房子蓋好了,夫妻之間卻再也沒有共同之處,新房子變成他們的離婚紀念碑。

最初是怎麼開始的?
許多人會問:「那個誰和誰為什麼離婚了?」有時更為貼切的問法應該是:「為什麼那對夫婦會結婚?」(作者羅伯特在大學時期寫過一篇論文,開頭是:「離婚的基本原因是結婚。」這一見解或許算不上深刻,但我們只要看看大多數人離婚的原因,就能發現這句話並不誇張。)
許多人結婚的理由在根本上就不恰當,其中包括:1、避免孤單;2、逃離不幸福的原生家庭;3、他們覺得人人都應該結婚;4、認為只有找不到結婚對象的失敗者才會單身;5、因為有「想要照顧別人」或「想要被人照顧」的需求;6、奉子成婚;7、因為「墜入愛河」……理由可多了!
我們會在另外的章節著重討論愛情,現在只說一句話:愛情有多個層面,有些層面並不成熟;愛情不足以為婚姻打下良好的基礎。人們往往將對方理想化,然後愛上理想化的對方,而非真正的對方。蜜月期一旦結束,幻想就破滅了,你就會發現對方無法達到心目中理想的狀態。也許,「墜入愛河」只是人們為了填補心中的空缺所做的一種嘗試,並不是建立婚姻的良好基礎。
因錯誤的理由(「墜入愛河」也是其中之一)而結婚的人,可以稱他們為「半個人」,他們想變得完整,想要藉由結婚來找到幸福。甚至婚禮誓言裡也有「兩人合二為一」這樣的句子。有一次,布魯斯和一些神父進行座談,有人問他是否認為婚禮誓言是離婚的原因之一。他回答說「是的」,於是討論變得非常熱絡,之後有些在座的神父就改變了婚禮誓言。
同樣地,作者羅伯特不贊同婚禮上常用的一個儀式:用代表雙方的兩根蠟燭去點燃一根代表婚姻關係的蠟燭。好吧,儀式進行到這裡也沒有什麼不妥。可是接下來,原本的兩根蠟燭就被熄滅了!熄滅後,原本單獨的兩個個體怎麼辦?
當你準備好單獨面對人生,並且單身時也能找到幸福,才能說你準備好與另一個人一起面對生活。這種情況其實是:兩個完整的個體雙雙完成了個人成長和自我意識的探索。另一種情況是,兩個半個人想要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兩者相比較,前者往往能建立起更有活力的關係。
大多數錯誤的結婚理由都可以總結為:不幸福的人想要透過結婚找到幸福。你是否還記得舊時代中關於婚姻的電影?(電視台總是重播,年輕一點的人應該也不陌生)電影講的是戀人之間的追求過程,等到他們結婚,電影就結束了。其中微妙的訊息就是:現在你結婚了,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幸福到老」。這就是童話!
布魯斯的兒子托德把自己的想法寫在論文裡。他的想法頗為深刻。他身為一個年輕人,很清晰地描述了結婚的適當理由:
我走在一條「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的道路上,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我會因為自己杯子裡的東西是如此地豐富,而需要找一個人來分享多出來的部分。

結束了……就是結束了!
這段既不幸福也無價值的關係結束了,你要認識到這一點,這有助於你了解離婚是明智的決定。看一看你的上一段關係,你的前任,還有你自己;在這一刻,請忘記社會上各種所謂「你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的說詞。現在是坦承痛苦的時間。問一問自己:
‧你和前任曾是朋友嗎?
‧你們互相吐露過心事嗎?
‧你們共同的興趣是什麼?有共同的喜好嗎?有共同的人生態度嗎?政治觀呢?宗教信仰呢?養育孩子的方式呢?
‧你們的自我目標,互相設定的目標,或是婚姻的目標相似/相容嗎?
‧你們之間解決問題的方式相同嗎?(具體的解決方案不一定要相同,而是對於採取的方式要能相互認同)
‧對方讓你生氣的時候,你是直接解決、隱藏情緒,還是想要傷害對方?
‧你們有共同的朋友嗎?
‧你們一起出席過社交場合嗎?
‧你們是否按照約好的方式來共同負擔家庭支出和家務這兩件事?
‧你們是否給予彼此獨處的時間?
‧你們互相信任嗎?
‧你們是否覺得彼此的關係非常重要,在必要的時候願意做出一些個人犧牲?
我們希望這些問題沒有為你帶來太大的痛苦。誠實回答完這些問題後,你可能就已經意識到:從多種角度看來,你們的關係其實在正式分居/離婚之前就走到了盡頭。承認自己之前的婚姻有問題已經很不容易了,若要再承認自己也是問題的一部分就更難了(責怪對方,責怪社會或是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然而,「接受」正是「否認」(第一個重建方塊)最重要的正面力量。
花點時間做到這一點。另外你還要記住:你沒有必要為了接受分手這個事實而背上重重的愧疚感!不要想著「如果我這樣,如果我那樣」,導致離婚的因素就像支撐橋梁的結構一樣,非常複雜。要修建一座堅固的橋梁,需要大量地分析已知的各種力量、壓力、承重和材料強度。成功的愛情關係遠比這個複雜多了!我們對於人際壓力、承重和自身韌度又真正了解多少呢?大多數人都是知之甚少呀。
在向上攀登的途中,你會對此有更多的了解。現在試著深吸一口氣說:「我的戀愛關係已經結束了。」
這一刻,就讓自己哭一會兒吧。

從否認到接受
想著自己分手的原因,仔細審視上一段愛情關係當中的裂痕,你哭得淚水滂沱。此時,你可能會感覺「更難過,但卻理智了一些」。你也許對自己感到有點洩氣。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有這種感覺。
如何才能接受分手的事實呢?在「費雪離婚調適量表」裡還有另一套測試,用於檢測你對於分手這個事實的接受程度。經過長期的調查發現,接受的程度和自我價值感有很大的關聯。更具體的說:你的自我價值感越高,就越容易接受分手的事實。
如果你覺得很難邁出攀登重建的第一步,那是因為你拒絕接受分手的事實,你可能需要提升自我概念。如果你最近才剛分手,還處在震驚的狀態,此時我若對你說「你需要提升自我概念」,就是在白費口舌,沒有多大作用。儘管如此,你仍然需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會在第十一章深入講解自我概念,之後你就會發現更多的自我價值,看待自己的眼光也會大為不同。
你現在單身,已經分手了,這是事實。隨著你越來越靠近這個事實,情緒上的痛苦會變得愈發強烈,你感受到的痛苦是真實的。在人的一生中,離婚和配偶去世很可能是兩個最痛苦的經歷。你分手了,你的感受和數百萬人的感受是一樣的—痛苦。雖然知道有很多人和自己經歷著相同的痛苦,但這並不能為你帶來多大幫助。可是我們應該以離婚為動力,實現自己的成長,把危機變成機會,而不是讓這次的經歷給自己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痛苦可以成為我們尖刻、憤怒和不快樂的藉口,但我們也可以因為痛苦而成長。你願意選擇哪一個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