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2°
( 23° / 21° )
氣象
2021-12-07 | PChome書店

文學批評關鍵詞:概念‧理論‧中文文本解讀

文學批評關鍵詞:概念‧理論‧中文文本解讀文學批評關鍵詞:概念‧理論‧中文文本解讀
作者:柯思仁、陳樂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1-10-10 00:00:00

<內容簡介>

面對一篇文學作品,要如何開始進行閱讀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作品的意涵並不只是展現在文字的表層,就算讀者讀得懂文字,不見得能夠理解作品。因此,要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文學作品、閱讀文學作品,就成為閱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本書列出與文學批評有關的概念,包括作者、讀者、文本、細讀、隱喻、觀點、人稱、聲音、敘事、再現、意識形態、身份╱認同、階級、性╱別、種族等十五個概念進行解說,以關鍵字形式對當代文學批評的基本概念、理論進行深入分析。

本書共十五章、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是與文本有關的幾個基本課題,即作者、閱讀、文本等概念。
第二部分:亦可稱為「文本的閱讀策略」。從文本細讀的方法開始,分別討論隱喻、觀點、人稱、聲音、敘事等,是讀者面對文本時的切入法,也是分析文本的工具。
第三部分:將文本置於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中加以思考。討論的重點包括意識形態、身份╱認同、階級、性╱別、種族等。

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部對現代文學批評的關鍵概念進行梳理和歸納的著作;實際上,它還是一部以關鍵字形式展開對於文學批評關鍵問題的創造性探索。

★目錄:

汪暉序 (1)
新加坡版前言 (9)
第一章 作者 001
第二章 閱讀 015
第三章 文本 027
第四章 細讀 039
第五章 隱喻 053
第六章 觀點 065
第七章 人稱 081
第八章 聲音 097
第九章 敘事 113
第十章 再現 127
第十一章 意識形態 143
第十二章 身份╱認同 157
第十三章 階級 171
第十四章 性╱別 187
第十五章 種族 201
中文人名索引 214
中文作品索引 218
中文名詞索引 221
英文人名索引 226
英文名詞翻譯 228

<作者簡介>

柯思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專著有《高行健與跨文化劇場》、《戲聚百年:新加坡華文戲劇1913-2013》等,合編有《備忘錄:新加坡華文小説讀本》、《戲聚現場:新加坡當代華文劇作選》(二卷)等,也是《郭寳崑全集》(十卷)總編輯。

陳樂
中國浙江大學中文系碩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系博士。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中華語言文化中心副研究員。後旅居英國,任英格蘭懷特島學院講師,並為英國《英中時報》撰寫《樹洞》專欄多年。現為蘇格蘭政府主流中學及格拉斯哥中文學校中文教師。

★內文試閱:

人稱與觀點
關於「觀點」的討論總會談到「人稱」。「我」、「你」、「他/她
/它」、「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當不同的人稱代
詞出現在文本中,就會引出一些以人稱來區分觀點的說法:「第一人稱觀
點」、「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等等。類似的表述很常見,許多時候被人們
想當然地使用著,然而,細想一下,我們根據什麼稱某個文本是「第一人
稱觀點」呢?「第三人稱」和「全知觀點」之間的搭配又基於什麼前提?
更追究下去,我們面對的問題便是:什麼是文本敘事中的「人稱」?「人
稱」與「觀點」有怎樣的關係?「人稱」又是如何在敘事中發揮作用的?
魯迅的小說《祝福》中介紹主人翁祥林嫂的文字寫道: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沒問她姓什麼,但中人是衛家山人,
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了。她不很愛說話,別人問了才回
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幾天之後,這才陸續的知道她家裡還有
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
夫的;他本來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這
一點。 1
像這樣一段敘事,可能會因為全知敘述者在故事之外觀看,文本中又只出
現「第三人稱」代詞而被稱為「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然而這一判斷卻有
令人困惑的地方:作為修飾「觀點」的定語,「第三人稱」如果說是觀點
人物的「人稱」,顯然是有問題的,因為全知敘述者並沒有人稱,並不是
文本中的「他/她」。那麼這個「第三人稱」是誰的「人稱」呢?
法國敘事學家Gérard Genette在討論「觀點」問題時曾點出:
在我看來有關這個問題的大部分理論著作都令人遺憾地混淆了
我這裡所說的語式(mood)和語態(voice),混淆了誰是控
制敘述視角(perspective)的觀點(point of view)人物?問題
和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誰是敘述者?的問題—或者,更簡單地
說,就是誰在看?和誰在說?的問題。 2
發出這樣的感慨,Genette針對的是當時F.K. Stanzel、Norman Friedman、
Wayne Booth等小說理論家的各種「觀點」論述,尤其是那些用「人稱」
來區分觀點的方法,他認為許多理論其實都不是在討論「觀點」問題,而
是將「看」與「說」的問題混為一談。
Genette的反駁提醒我們,文本敘事其實內含兩個側面:看和說。如
果說「觀點」涉及看的動作,那麼「人稱」則指向說(敘述)的部分。從
理論上講,敘述行為包含三大要素:敘述者、敘述接受者、被敘述者,用
人稱代詞來描述三者的關係就是「我」向「你」講述「他」的故事。這樣
一組人稱關係實際上存在於所有敘事(講故事)行為內部,這也就是為什
麼Genette斷定無論敘述者是否現身於故事內,他在敘述中都只能是第一
人稱的。 3 同樣的道理,任何敘述接受者(narratee),聽故事的人,都處
在第二人稱「你」的位置上,那麼敘述文本中唯一可變的人稱只能是被敘
述者的人稱,也就是說,我們通常所說的「第X人稱敘述」中的「人稱」
指的就是被敘述者的人稱:第三人稱敘述是「我」向「你」說「他」的故
事,第一人稱是「我」向「你」說「我」的故事,而第二人稱就是「我」
向「你」說「你」的故事。由此看來,我們平時常用的一些概念便需要重
新檢視,比如「第X人稱敘述者」就不那麼妥當,「第X人稱觀點」也有
待商榷,因為當觀點人物和被敘述者並不重疊時,人稱的指涉就會產生歧
義。所以,上面這段《祝福》中的文本,從「觀點」來看屬於全知觀點,
從「人稱」來分則是第三人稱敘述,兩種描述不能合二為一。
或許是因為「人稱」的運用很容易被辨識,它的敘事功能不太被理論
界關注,Wayne Booth就曾說:「人稱大概是被濫用最甚的區分方式。說
一個故事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稱講述的並沒有告訴我們什麼重要的東西,除
非我們更為精確地來描述敘述者的特殊品質是如何與特殊的效果相連繫
的⋯⋯。」 4 與「人稱」相比,「觀點」往往被認為是更能夠體現敘事複
雜性的因素,因為同一人稱敘述採用不同的觀點會帶來迥異的文本效果。
不過,這一章我們以「人稱」為關鍵概念進行討論,倒是想說明在文本
中,「人稱」具有不同於「觀點」的敘事功能,更多的情況下,兩者各司
其職,協同合作,配合參與著文本意義的建構。
Genette關於「人稱」的討論集中於第一人稱敘述,他認為任何敘述
都是第一人稱的,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敘述者是否用第一人稱指認他的其
中一個人物」,即故事是被作為人物的「我」講述的,還是被故事外的敘
述者(隱身的「我」)講述的。 5 並且,同樣作為人物的「我」參與故事
的程度也會不同,可以是旁觀者、見證者—如魯迅《孔乙己》裡的小夥
計「我」,阿城《棋王》中追隨「棋王」的知青「我」,也可以是故事的
主人翁講述自己的經歷—如香港作家西西的這一篇《像我這樣的一個女
子》: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是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的。但
我和夏之間的感情發展到今日這樣的地步,使我自己也感到吃
驚。⋯⋯一開始的時候,我就不應該答應和夏一起到遠方去探
望一位久別了的同學,而後來,我又沒有拒絕和他一起經常看電
影。對於這些事情,後悔已經太遲了,而事實上,後悔或者不後
悔,分別也變得不太重要,此刻我坐在咖啡室的一角等夏,我答
應了帶他到我工作的地方去參觀,而一切也將在那個時刻結束。
當我和夏認識的那個季節,⋯⋯ 6
小說就是這樣開頭的,且通篇都是以這種內心獨白的方式來講述。作為主
人翁的「我」是一個殯儀館的女化妝師,當她陷入與「夏」的戀情時,並
沒有告訴他自己的職業。因為「我」的姑母就是因為這個職業而歷經戀愛
的挫折,孤獨終老。兩代愛情悲劇的故事,如果用第三人稱(配合全知觀
點或有限觀點)同樣可以敘述得有聲有色,那麼西西選擇第一人稱的獨白
敘述用意何在呢?
從敘述者、被敘述者、敘述接受者三方的關係來看,第三人稱講述他
人的故事,與故事的距離最遠,即便表現人物的內心,也是遠距離的觀
照。而在第一人稱中,敘述者和被敘述者是重疊的,都在故事內,敘事直
接進入主人翁的意識。《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將一個年輕女子矛盾的內
心狀態曝露出來,思緒的跳躍、情緒的波動都呈現得絲絲入扣。然而更為
重要的是,小說採用第一人稱並非自傳式的坦白和宣洩,而是一種策略,
使它得以將主人翁「我」及姑母幾十年的命運坎坷壓縮到一個時間片段,
如上面小說開頭寫的「此刻我坐在咖啡室的一角等夏」,那是秘密即將被
揭開前的片刻。這一關鍵時間的選擇,使第一人稱能夠展現主人翁澎湃的
心緒,回憶、自問、自我審視、自我懷疑、自我辯白等等意識活動,一方
面烘托出人物劇烈掙扎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將故事的前因後果
從思緒碎片中拼貼出來,並製造出愈來愈強烈的懸念:戀人「夏」是否會
接受「我」的職業現實呢?有意思的是,小說的第一人稱敘述,始終約束
在「我」的思索中,並且在結尾謎底就要揭曉時嘎然而止,讓敘述停留於
主人翁的猜測,而「夏」的真實反應卻不得而知。第一人稱敘述加上有限
觀點的嚴格控制,給這部小說留下了懸念,小說的重心也由此突顯:它不
在於講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而意在呈現人物的內心曲折。
這麼看來,人稱的選擇與敘述者的敘述姿態有關。與表現個人內心的
第一人稱相比,第三人稱敘述則較為疏離。按前面提到的敘述關係來看,
第三人稱敘述之所以最傳統最常用,正是因為它符合我們講「他」人故事
的自然習慣。在文本中以「他」為人稱,自然區分並安頓了敘述者「我」
和敘述接受者「你」的角色,只有被敘述者在故事中。這樣一來,敘述者
和被敘述者保持距離,賦予敘述者隨意調節觀點的絕對權力,或全知全
能,或自我約束,或借用人物眼光,或中途轉換,收放自如的觀點運用,
最能發揮敘述的虛構特色。另一方面,文本僅指涉「他」,使敘述者和敘
述接受者都處在隱形的狀態,都是「局外人」,由此敘述和接受都很容易
成為一種遠距離的輕鬆閒談,沒有第一人稱敘述帶來的傾訴壓力。
回到本章一開始那段出自魯迅《祝福》的引文。全知觀點下的第三人
稱敘述,產生的就是眾人(「大家」)道聽塗說、閒嘴八卦的敘述效果。
祥林嫂的故事,是一個在他人嘴中流傳的他人的故事。在一般課本和教材
對《祝福》的主題分析中,祥林嫂的故事總是焦點所在,比如「它描寫的
是以勤勞樸實的農村勞動婦女為主角的一齣平凡而悲慘的社會悲劇」;
「祥林嫂受苦難、受宰割、受歧視、受唾棄的命運,成了封建宗法社會中
千百萬處於奴隸地位的農村勞動婦女的命運寫照。」 7 這樣的解讀之下,
魯迅創作《祝福》便成了對封建宗法社會有力的「控訴」和「批判」。
如果從「人稱」的角度來重讀《祝福》,我們會發現整部小說的人稱
運用並不是統一的,中途出現了轉換。第三人稱敘述的「祥林嫂」故事,
實際上被外圍的第一人稱敘述籠罩著。那麼,這一層第一人稱敘述有何涵
義?第三人稱敘述不是已經完成了對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展示了嗎?又或
者,《祝福》為什麼不像《孔乙己》一樣就以第一人稱敘述配合旁觀者
「我」的觀點來統一整個敘事?中途轉換人稱和觀點用意何在呢?
從敘事策略看,《祝福》實際上有兩個層次的敘事,在祥林嫂的故
事外層,包裹著「我」的故事,而雙層的敘述、雙重的觀點包含著某種
呼應。比照《孔乙己》,我們會發現一個不同,《孔乙己》裡的小夥計
「我」始終注視著孔乙己,而《祝福》裡的「我」與祥林嫂只有一處交
談,而那個情節出現在外層的「我」的故事裡,她其餘的故事,於「我」
只是聽聞來的。那麼是否有這樣一種可能,《祝福》從某種意義上講的其
實是「我」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反而是一種襯托?小說開篇便講述「祝
福」氣氛下「我」的百無聊賴,而路遇祥林嫂成了全文的關鍵。祥林嫂逼
問魂靈的有無,地獄的有無,將「我」的無聊打破,令「我」不安,而她
的死更讓生命、生存的意義再次凸現於無聊的生活中,儘管「我」在暫時
的驚惶過後,逐漸輕鬆,但內心的忐忑和負疚讓「我」想起了祥林嫂的一
生。全知觀點加第三人稱敘述的祥林嫂的故事,並沒有「我」的參與,並
非「我」的觀點,那是讓敘述者和敘述接受者都輕鬆自在的「她」的故
事,於己無關痛癢,可作飯後談資,「我」只是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