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6° )
氣象
2022-01-07 | PChome書店

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

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
作者:曾荃鈺 出版社:健行 出版日期:2022-01-01 00:00:00

二〇二一年的奧運成為全台最熱門的話題,許多得牌選手爭相受邀上節目、代言活動也邀約不斷,十分風光。但是,運動員並不是神,一旦回歸日常,現實的考驗也會隨之而來,尤其熱潮一退,運動員很有可能不再受到關注,或者當運動員退役後,明星光環不再,未來出路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本書創造一個新的嘗試,將運動場的場域切分成探索運動場(Before Sport)發揮天賦、挑戰運動場(During Sport)特殊時刻以及超越運動場(After Sport)轉換實踐,並且思考這些運動場外選手們身上的精神與力量,可以如何轉移到日常生活中,跟我們彼此連結,也讓運動員的精神跟價值可以被彰顯。此外,本書也試著將運動員身上的「體育能力與知識轉化」,應用在我們日常的行動跟價值觀上,並與生活案例連結,讓運動員的專業能力跟每天的訓練,不只用在運動場上,還可以轉化遷移到職場、生活上,當我們看待運動員的角度產生質變,運動員的生涯也將開始改變。
透過從運動員身上學到的點點滴滴,詳實整理成人生的增肌指南。也許你對未來感到茫然,或者你正處於人生的低谷,又或者你知道自己的賽道在哪裡,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你閱讀。

★本書特色:

☆ 運動故事寫得精采,故事背後的收斂與延伸也恰如其分,尤其是對於運動員生涯規劃的切角,十分精準。
☆ 除了書中的觀點,還有各種探索自我的工具實例,更是讓閱讀的人收穫滿滿。
☆ 有故事也有方法,引導運動員規劃未來職場的工具書。

★名人推薦:

身為一名基層體育工作者,最大的心願就是可以在未來「看見台灣是個有運動文化的國家」,要達到此願望,需要運動界的改變與創新,能夠提供解決文化傳承所造成結構性問題的方法,除了讓原本的運動文化底蘊可以更好外,也能提供對於未來台灣運動文化的想像力,而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就是台灣運動文化創新的年輕組織之一。
運動是CP值極高的教育手段,這也是為什麼要讓運動成為每個人生活一部分的原因及理由,這本書以台灣知名運動員的生命經驗與故事為核心,另外也包含知名運動產業界、企業界、作家學者等相互交織成二十種可以讓生命獲得意義感的力量,在閱讀完二十種力量後,可以體認到每種力量所帶來的能量,其中最啟發我個人的是「敏捷力」與「極簡力」,讓我更確立人生的方向與目標。
真心推薦準備閱讀此跨界之作的你,這是一本給正在努力奔跑,為美好人生奮鬥的每一位夥伴,如果你是體育人,那就必定珍藏此作。很幸運能夠認識荃鈺,在體育路上有您真好!
――草根體育課線上社群∕台灣草根體育協會共同發起人 王信凱

在一次的合作認識了荃鈺哥,跟他相處時發現他有著「努力讓自己發光,去照耀他人的特質」,合作過程中不只感到溫暖、也被他熱情活力的個性感染,而他總能把我們心中的「感覺」有邏輯條理的歸納出來,甚至有時候都覺得他比身為運動員的我,還要了解運動員,雖然只有一次短暫的合作,卻受到他大大的啟發,相信看完這本書的你,也會有相同的感受。
――羽球國手 白馭珀

每個人心中,都一定會有一位屬於自己的體育偶像,深刻的影響自己的人生,然而,除了在競技場上的榮耀時刻外,在運動場外,選手們也經歷了如同你我的各種人生挑戰,這本《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是第一本從台灣運動員角度出發,從運動員的思維跟行為中學習,荃鈺用他十一年參與奧林匹克研討會,親身接觸、訪談教學積累的選手故事與反思,為我們帶來這本好書,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其中,找到屬於你生命成長的動能養分。
――職涯實驗室創辦人∕職涯教練∕作家 何則文

荃鈺這些年來協助運動員開創兩件很重要的事。一是「突破框架,找到自我價值」,二是「為自己發聲也為弱勢發聲,發揮社會影響力」。認識荃鈺六年,也合作過很多活動,他確實是在指引「支持系統弱勢」的孩子,走出一條看見自我價值的航道;這確實不是我們習慣對「運動員」這角色在做的事,但對於在鄉村教育現場的我們來說,卻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堅持。對運動的孩子們來說,最大的支持系統就是自己,而引領著他們的,是許多運動員前輩的風範。
荃鈺長期陪伴運動員,看見運動員的需求,協助他們整理自我,引領發揮潛能,以不同的角度讓運動員優勢的價值得以展現。這本書淺顯易懂的呈現出荃鈺這些年非常寶貴的經驗整理,內容好看到讓我驚豔,非常推薦。
――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林逸羣

曾經我也是運動選手,專攻射箭,而我的兄姊、弟妹都是柔道選手,但我在高中就放棄了職業選手的路,因為當時親眼看見台灣對於運動選手的不重視,以及體育環境的不健全。如果當時能有像荃鈺這樣積極推動運動環境與選手職涯發展的人出現,或許我會繼續往運動發展。運動給人的好處不僅身心健康,更能給人許多激勵與啟發,而運動員的成長歷程有孤單、煎熬,如何面對這些人生的挑戰,運動員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哲學」,透過這本書,或許能給迷惘的人很多啟發。謝謝荃鈺,讓我們看見運動發展的希望,更讓我們看見運動員的內在智慧。
――甘樂文創執行長∕十大傑出青年 林峻丞

這本書在荃鈺老師的筆下,清楚看見他對運動員生涯規劃的執著與關注,是一本有故事也有方法,引導運動員規劃未來職場的工具書。身為連鎖飲料品牌的高階管理者跟看著兒子一路成為國手的母親,在企業經營中,我欣賞運動員的精神,在職涯方向上,荃鈺更是我兒子的心靈導師,這是一本值得體育班學生跟家長們細細品讀的好書。
――雅嵐股份有限公司中區50嵐集團董事 柯秋燕

我見過共鳴眾志的演說家,也碰過細膩風趣的主持者,有時也遇上神采飛奕的體育人,他們三個不常在同一處,但每當我遇到荃鈺時,就能夠一次滿足。運動員總是大眾仰望的新星,高懸綻放,而當邁入後運動員時期,又該如何二次起跳?這本書煉淬了人生挑戰者的經驗,教給我們在人生賽道上的二十種力,比牛頓還要多,是人人都可上手閱讀的好書。
――連續創業家∕圖靈鏈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胡耀傑

如果你屬於冷門科系,走在一條不太一樣的職業道路上;如果你想要破解舊有思維,找到自己改變的契機和方法;如果想知道體育、廣播、講師和組織是怎麼被結合發力,成為他走出與眾不同的道路――那我會建議你可以認識荃鈺,看看他怎麼走過這些不一樣,一路上破解一般人對於運動科系的想像,還能組織一群人,跨界合作把自己的理想推向主流社會、逐步實現,從 0 到1 開創新的制度。
――雷蒙三十創辦人∕《生活黑客之路》主筆 侯智薰

我印象中的荃鈺學長,是個常常將笑容掛在臉上,且比身為運動員的我們都更相信運動員的努力應該被看見的人;他總是把運動員放在第一位,用行動訪問跟持續書寫選手故事,讓社會大眾更了解運動員在獎牌、成績以外的另一面。我想,沒有誰比他更清楚,運動員如果學會訴說自己的故事站上舞台,能展現出多大的魅力跟影響力。期待更多社會大眾能夠透過這本書,從運動員身上看見那股穩定與正向的力量。
――東京奧運舉重金牌紀錄保持人∕世界舉重冠軍 郭婞淳

在荃鈺的這本書中,你可以看見運動員對於自己生涯規劃的思考、面對迷惘時的超越、推動人生目標的動力。運動員的身體是職涯的資本,不只需要將自身的肉體作為精密儀器般仔細校調,更要在精神層面不斷地克服恐懼與壓力。荃鈺在書中談核心競爭力、談觀察、談布局與平衡,最後你發現,這本書其實是寫給面對著每日挑戰的你。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 郭家佑

這是一本從作者到每一位故事主人翁我都認識的書。身為運動員,一幕幕熟悉的場景與比賽時的心境,我真的能感同身受,而令我驚豔的是,荃鈺能夠將運動員努力過程中值得學習之處延伸出具體的執行方案與細節,讓運動領域與非運動領域者皆能受用。
謝謝荃鈺看到運動員的價值,引經據典並呈現出實用且感動人的生涯規劃指引,對正值生涯轉換階段的運動員來說無疑是提供了一把釣竿,是穩穩接住迷惘運動員的力量。我個人歷經了從運動場上退役,再進入職場,回學校讀書後到自行創業,對現階段己經處於人生穩定狀態的我來說,閱讀此書後,我再度歸零,運用書中的方法,優化現階段的自己,這本書依然對我相當有幫助,我很推薦,也謝謝荃鈺與每一位支持運動員的你。
――跆拳道奧運金牌∕國訓中心董事 陳怡安
記得是在二〇一三年認識荃鈺,他總是讓人感覺到很溫暖,之後我們偶爾約喝咖啡聊聊天,他常常是陪伴我們生活的精神老師。這本書集結了他接觸不同領域、專長選手的故事,荃鈺用他的專業統整出多元的實際案例,相信能給還在探索中的選手、一般人能有所啟發,找到生涯方向。
――東京奧運四百公尺跨欄國手 陳傑

這本書開啟了運動員生涯發展的新思維、新方法與新的機會。人生的命運非機遇,而是在做「智慧的選擇」。荃鈺在本書中將運動員的體育「能力」與「知識」做轉化,讓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的技術、態度與精神可以實踐在你我的生活與工作中,本書有助運動員在生活與事業上做出有智慧的選擇,是一本值得參考的生涯規劃指南。
――前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中華奧會教育委員會主委∕中華民國大師運動協會理事長 彭臺臨

說起運動,許多人開始運動是為了健康的原因或是為了健美的體態,鍛鍊肌力,消除體指,活絡筋骨。身邊有不少朋友喜歡看職業運動比賽,欣賞選手神乎其技的技巧和高張力的比賽過程。但是只有少數人看見運動員或運動本身存在,值得我們反思的啟發。荃鈺這本《場外人生》提供一個不同的維度,讓我們看見運動員在生命與生活中更加真實的挑戰,和其中隱藏於其中的觀念,歸納出二十項值得我們學習、操練的力量。成為一流的運動員,的確需要肢體上辛苦的練習,但這過程更是「操練心智,鍛鍊生命」,而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運動。謝謝荃鈺寫出這本好看又深刻的書,希望每個人都能讀到它。
――閱讀理解雜誌暨品學堂創辦人 黃國珍

我很幸運可以成為荃鈺老師的學生,荃鈺老師是個非常好的傾聽者,記得在大二時第一次上荃鈺老師的課,老師教會我「目標設定九宮格」的執行方式,我也靜下心來思考並完成自己的目標設定,用視覺化的圖表清晰呈現,更能明確的執行實踐目標。「設定目標」一直都是我們運動員必須做的事,書中的目標力更是將清晰的步驟、方法結合我的案例故事完整呈現,希望我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大家的經驗,在實踐目標的同時,也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
――東京奧運銀牌「柔道男神」 楊勇緯

年輕時喜歡看企業家傳記,研究其成功之道,怎知多年後發現,包裝誇大的居多,商場的爾虞我詐,對我來說太複雜;後來迷上運動員傳記,運動員人生場上場下高低起伏的故事則真實得多。荃鈺的新書,串聯了許多台灣運動員的生涯轉折,這都是確實發生在你我周邊的故事,很好看,很具啟發,真心推薦給大家。
――中華民國國際體育運動志工交流協會理事長 詹鈞智

《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對過去也是棒球運動員的我來說,書中內容宛如回顧過去自己追夢的過程,各種選手會碰到的狀況,書中清楚的點出問題、正視問題再到解決問題,讓我越看越帶勁,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本書,非常推薦給遇到生涯迷惘的朋友們。
――中信兄弟球探 鄭凱應

很少遇到比運動員、健身教練還更能帶給人一種神采奕奕、活力充沛的感覺,他是荃鈺。三年多前在國家訓練中心餐廳裡我們無話不談,荃鈺總是能讓我發現自己除了運動員以外的另一面自己及更多的可能性,荃鈺讓我從一個運動員到接下大型千人演講、多場兩岸線上講座,還成立了個人品牌,與業界廠商跨界合作,荃鈺總是能讓我在每次與他對談的過程中獲得啟發,也謝謝他讓運動員的故事不被遺忘,很榮幸推薦協會的新書!
――六屆划船雙人雙槳全運會金牌∕亞運國手∕十年一槳划船品牌創辦人 蔡瀚陞

荃鈺學長真的是位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踐者。我是在二〇一六年里約奧運會射箭決賽場觀眾席上認識荃鈺學長的,今年東京奧運後,終於有機會第一次站到舞台上演講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有幸跟荃鈺學長合作深聊,學長對體育界的認知遠遠超越我所能觸及的領域,短短一小時的深度對話就已經將我成功圈粉,且扎實的事前準備跟演講現場的互動對談,更能感受到學長投入體育研究之深入,很慶幸自己能夠有機會推薦此書,感受學長散發出的運動家氣息,誠摯的推薦各位讀者收編這本大作,感受荃鈺學長帶給各位比運動家還運動家的奧林匹克精神吧!
――東京奧運射箭團體銀牌國手 魏均珩

★內文試閱:

1-1破框力|當熱血遇上冷板凳
「當每個人都覺得你已經足夠時,你依然持續更嚴格的砥礪自己……去享受那份不適感,不然,就去別的地方享受失敗。」麥可‧喬丹御用訓練師提姆‧葛洛佛(Tim S. Grover)《強者之道》
打從我們出生開始,就不斷在突破自己。從爬至走、從走到跑;從依靠母親呼吸至誕生那一瞬間所吸的第一口空氣,都是屬於自己的突破,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年齡的增長,要想突破框架反而變得越來越難了。但,真的是如此嗎?
賽場上的成績框架,每位運動員都想打破,正如同生活上那些討人厭的框框條條,人人都想跳脫一般,但是,當破框的機會真的臨到你身上時,又有多少人真的敢走那條人煙稀少的路呢?突破常規,超乎期待總是屬於少數人的,更別說當生涯出現分岔點,當熱血遇上冷板凳時,選擇突破既有的框架,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破框,需要懂得回顧自我優勢,也要思考機會成本
某一年聖誕節前夕,我認識了一位思想成熟的籃球運動員。
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球風強硬、防守能力強、基本功紮實……背號2號的潘向挺,生涯卻始終都拿第一。從籃球名校苗栗明仁國中打完JHBL畢業後,接連在U16亞青、HBL能仁家商、UBA國立體大到SBL台啤,一路走來都是冠軍。從沒嘗過失敗的滋味的他,卻在二十五歲職籃國手的黃金時段選擇退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潘向挺有他深思後的理由。
潘向挺說:「每個喜歡打籃球的孩子,都會夢想著自己有一天成為SBL職業籃球選手。但當我在選秀第二輪選上SBL台啤之後,卻是我籃球生涯低潮的開始。」潘向挺從小到大都是打主力先發,但是在SBL時期,兩個季度僅出賽14場比賽,潘向挺每天苦練,但板凳卻愈坐愈冷。時間一拉長,那種失落與沮喪感無以言喻。當在場上的節奏跟感覺跑掉,對自己也會愈來愈沒有自信。突然被換上場時急著想表現,結果往往差強人意,心理壓力又會更大。
打球可以賺錢,但是我能打一輩子嗎?
當時坐在板凳上的潘向挺時常這樣問自己,台灣SBL的薪資,如果無法讓我靠打球賺到一輩子的財富,那我勢必要改變跳出這個既有的框架,才能夠銜接社會,找到自己不同的可能性,增加未來進入社會的優勢。
他也清楚地知道前有學長、後有新秀,認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後,想了想如果自己還能讀書,也不害怕嘗試,何不走到籃球外的世界試一試呢?就這樣,籃球路上看似一帆風順的潘向挺,卻在最後一個層級選擇離開待了將近十幾年的籃球圈,「脫離了」原先束縛住他的框架。
突破他人給你的「合約身價」,看見合約外的「自我價值」
當有人問潘向挺說:「你能夠放下SBL冠軍的光環,拿更少的薪水從基層做起嗎?」潘向挺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現在賺多少錢,不該是決定我去留的理由,我能夠為未來累積多少,靠腦袋賺錢才是本事!」
流著阿里山鄒族血液的潘向挺,回想起國小時曾有老師這麼說道:「你整天都在打球,靠打球可以當飯吃嗎?」這句話使當時的他在心中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打到SBL,靠運動賺錢證明給你看!」突破他人認為他做不到的框框,或許潘向挺舊是就是有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連帶造就了面臨人生轉折點時無所畏懼的自信。
最後,潘向挺選擇到法國品牌迪卡儂運動用品集團,從實習生開始學起。對他而言,物流、進貨、貨品陳設、行銷、商業策略圖、經濟表現圖……都是全新的領域。有些人笑他這樣做是浪費天賦。但潘向挺認為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只看當下一紙合約上的數字是多少,而是放眼五到十年後的未來,自己是在增值還是貶值?
當球員生涯走下坡的三十歲,籃球還會是唯一的選項嗎?「如果我可以提前,在高峰二十五歲時找出路,見好就收,趁還年輕到企業學習個五到十年,我不但有了運動員的經歷與特點,容易被企業選中之外,五年後三十歲的我,跟三十歲整體表現正在下坡的運動員,將會產生一個黃金交叉,到那個時候,或許當初嘲笑我太傻的人,說不定就不會這麼說了,這只是每個人思考生涯的長度不同而已……」
抓到自己生涯的節奏,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選擇什麼都不會可惜
「生涯選擇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職涯轉換初期有猶豫很正常,只要把眼光看得遠一點,或許答案就會不一樣。」
想要打破框架,除了要破自己心裡的框,有時後還要應付別人的眼光。「大多數人認為我不打球很可惜,但是一直打球,卻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一輩子只會打球,這樣的生涯其實更可惜,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潘向挺說:「會覺得可惜都是比較來的,誰說當SBL球員就一定比當業務、開飲料店的工作好?大家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努力賺來的收入,賺錢讓家人溫飽不會丟臉,每個工作都有他的價值,關鍵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選手轉職到職場,雖然很多看似要從頭學起,但其實也有許多運動員獨有的特色跟加分的地方,潘向挺認為,「像是在職場做錯事或是接到客訴,有些人會不敢承認或是會手忙腳亂,但我從籃球場上學到的抗壓能力,對球賽這種一翻兩瞪眼的結果,我都能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完成任務,在工作上也更能承擔責任,勇於認錯,快速學習修正。這都是我在職場上,因為當過運動員而很加分的事。」
負責面試潘向挺的迪卡儂營運總監游家毓則說道:「我們當時其實最好奇的就是,一位二十五歲,正值青春有名的SBL明星球員,真的可以放下身段嗎?但事實證明,我們從試用時期的觀察跟他平常待人處事的細節上來看,潘向挺確實有善用他運動員的優勢,不怕人群,抗壓力高,也懂得激勵別人與團隊合作,這些是我們公司非常看重的。」
「我曾認識三十幾歲的職籃老將,自己還想打也還能打,但卻不被續約,對其他球隊來說他年紀又太大,結果面對生涯困境。如果這之前都沒有其他的轉職規畫,家裡有妻小、有房貸車貸,要轉職的壓力肯定比現在的我還要大。」潘向挺想得長遠,卻也實際,你不退休,早晚也會「被退休」,不要讓自己無路可退,而是見好就收。你留念舊有的光環不放,當光環不在時,老東家還有沒有辦法將尊嚴留給你,還是告訴你因為現實身不由己,恐怕等你遇到時已經來不及。
「過去我在SBL享受過掌聲跟光環,這些都會過去,把光環留在記憶,把尊嚴留給自己,認清現實,或許放下光環後的人生,依然可以精采萬分。」
有誰能想到,當時在籃球場上的奮鬥經驗,現在能讓他轉換至職場上並發揮實質的效應?潘向挺將球場上的挫折,轉換成為未來生涯思考的養分跟助力,跳脫出原先的框架,突破出一道屬於自己的人生新道路,並且持續地往前邁進。
我們都喜歡做擅長的事情,專家如此,運動員也是如此。一般的運動員會專注在自己曾經成功的經驗上,因為他們相信這樣的作法可以幫助它再次成功,但優秀的運動員,會懂得「破框」思考,不眷戀在過去的成功上,反而聚焦在如何突破過去的自己,迎來下一個成功。
暢銷書《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作者T‧Harv Eker曾說:「你所專注的事情會被放大。」這有點像認知心理的「瞳孔效應」一樣,人就是會看到自己所專注跟在乎的事物,而一般的運動員專注在過去的成功跟如何避免失敗,而真正優秀的運動員則是專注在如何打破舊的自己,迎向新的成功。但要怎麼真的破框呢?你必須要先行動再修正,只有做了才知道結果如何,只有先跨出去,才有延伸的可能。
對選手來說,突破既有的框架,是一件不容易,卻又必須天天做的事情。運動比賽之所以激勵人心,正是因為在運動規則中卻能跳脫束縛,飛躍灌籃,在十二碼以不可思議的角度,觸網得分,在看似體能已經到了極限,卻又在關鍵時刻一舉超前,這些突破,都來自於先前默默地累積,所有精采都是靠著大量汗水及淚水交織而成的。
有些人永遠都在準備,永遠都覺得不足不夠,直到機會不再,他們不相信自己,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開始,但頂尖的運動員會勇敢去嘗試,嘗試後修正,再嘗試,直到產生改變。

1-4專注力|找到最甜的那個點,打下去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
想像你自己,迎著風站在棒球場的投手丘上,在一局上半時,你投出的第一顆球的感覺,跟九局下半滿,一、三壘有人,兩好三壞時的關鍵投球時的感覺,有哪裡不一樣呢?
生理動作一樣的投球,但是心理呈現的壓力卻是截然不同。告訴自己: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你的比賽成果,只是練習總和的一場驗收,從呼吸開始,六秒緩慢吸氣,兩秒閉氣,七秒吐氣的循環,連續做兩次,用三十秒的時間,讓自己進入專注的狀態,完全的掌握自我。
你是「聽棋者」,
還是「想鳥人」?
談到「專注」,就不得不好好說說他的另外一個好兄弟:「發散」,兩者互為表裡,也是大腦運作的兩種不同模式。
在二○○四年的西洋棋錦標賽,有場賽事特別引人注目,就是由西洋棋高手加里,對上十三歲的男孩馬格努斯。當時的賽況非常膠著,彷彿可以聽到棋者滴汗的聲音。但這時,馬格努斯站起來了,跑到隔壁去看其他棋局。
加里嚇了一跳,心想:「莫非是藝高人膽大?」不太專心的馬格努斯,最後, 竟跟專心的加里,打了個平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學習如何學習》這本書中,做了個有趣的比喻,你的心智就像一座彈珠檯。專注模式,就是彈珠台排列密集的碰撞物,你的心智彈珠,在這區間撞啊撞啊,撞出路徑,但思維跑不遠。而發散模式,就是排列鬆散的碰撞物,心智彈珠雖然無法集中火力,但在腦中的活動範圍,卻是海闊天空。
專注很好,但適度分神,會更好。所以,你必須學習,在「學棋者」跟「想鳥人」間,切換專注與發散模式。「學棋者」跟「想鳥人」的故事來自孟子,孟子說:有兩個人跟弈秋學下棋,一個非常專心致志,另一個卻在想有隻天鵝飛過,還想拿箭去射牠。孟子當下鐵口直斷,說:決定這兩人成就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
當然,我不否認專注絕對是必要的。發散聽起來就是分心嘛,當然是專注比較難也比較被推崇!的確,分心不難,但難的是有節制的分心。不然你看,很多學生是分心高手啊!書沒讀幾分鐘,手機卻滑到沒電。那根本就談不上專注與發散,純粹是在擺爛。
真正最好方式是什麼?那就是:用專注模式打怪,用發散模式領賞。你專注到一定程度後,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去做一些不用花腦力的事。比方摺衣服、整理房間,或聽沒有歌詞的音樂,或做點運動,尤其是散步。你知道人類的文明,就是靠散步發展出來的嗎?
像是提出演化論,氣爆教宗的達爾文,家裡附近有條四百公尺的步行道,他在那邊走邊想,還取名為「沙徑」。創作出《天鵝湖》樂章的柴可夫斯基,每天散步時間是兩小時。寫下《雙城記》的大文豪狄更斯更狂,每天下午散步三小時。
我很好奇,他們腳都不會痠嗎?不過講到這,你就應該明白,我們為什麼要重新定義專注。
專注很好,但有發散做後盾的專注,更好,只在需要專注的時候專注,才能掌握每個細節。在地球表面上,因為專注力就會明顯影響最終結果的職業,我想就是運動員了。
有「瑞士球王」之稱的職業網球選手費德勒,我曾看過一個球迷在網路上分析說,他在看球賽轉播的時候,看到一記費德勒擊出的漂亮正拍致勝球。然而在緊接著的慢動作播放中卻發現,費德勒在擊球的那瞬間,眼睛竟然是閉上的!
在擊球之前,費德勒的眼睛究竟看向哪裡?於是他找出影片來,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去分析,發現費德勒幾乎在每一次擊球的瞬間,頭部與視線都短暫停留在那個即將發生的「擊球點」位置,反拍與正拍似乎都是這樣,只在完成擊球之後的向後帶拍(follow through)才移動視線。
費德勒為什麼要將視線停留在擊球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要能夠「專注」。
有從事動態運動的人應該都知道,要在長達數小時的時間中一直維持高度專注,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特別是在體力降低的時候,目光與其整場盯著飛快的球,還不如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把注意力凝聚在擊球處。因為只有在需要專注的時候專注,注意力才可以獲得提升,讓所有思緒都收攏在擊球的那一刻。
第二個原因,是為了要能夠「暫停」。人的眼睛每秒能分辨二十四幅圖畫,當我們的目光集中在一個位置的瞬間,就會產生一種類似「暫停」的效果,讓球員可以觀察到細微的狀態改變,也可以感覺到自我的步調,排除外在雜訊,回到自我的掌握之中。
既然我們知道,不管是下棋、寫作、網球都需要專注,但要專注在什麼地方有最高的績效呢?答案是高價值區。
高手,就是在高價值領域,
持續做出正確動作的人
如果你聽過大名鼎鼎的股票之神巴菲特,那麼泰德.威廉斯在棒球界的位置, 可不比巴菲特在金融圈的位置低。
泰德.威廉斯 (Ted Williams)是波士頓紅襪隊的打擊手,他被稱為「MLB 史上最佳打擊手」,生涯最高打擊率是四成,十七次入選全明星賽,並在一九六六年入選棒球名人堂,用傳奇兩個字形容他是完全不為過。他在一本教科書《打擊的科學》(The Science of Hitting)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高打擊率的祕訣不是要每一個球都打,而是只打甜蜜區裡的球。專注打「甜蜜區」的球忽略其他區域,就能夠抱持注最佳的打擊成績。
泰德.威廉斯把一個長方矩陣的打擊區畫分成七十七個圓形區域,每一個區域只有一個棒球大小,代表著球投進去的位置。只有當球進入最理想的區域時,他才揮棒打擊,這樣才能保持四成的打擊率;如果勉強去打擊位置最遠的球,他的打擊率會降到三成或是二成以下,所以對於非核心區的球,任何其他球從他身邊飛過去,絕對不揮棒。
這個策略聽起來簡單,但要執行起來卻是非常的不容易。你想像一下,在關鍵的勝負關頭,全場幾萬名的觀眾神經就像是吊了千噸貨物的細鋼絲,隨時都會崩斷,大家眼睛盯著你希望你打出安打,這時候,一顆低球慢悠悠地飄進一個非甜蜜區,像是一個唾手可得的好機會,你要打還是不要打?
這時候,哪怕場邊觀眾激動大喊:「打啊!為什麼不打。」「搞什麼東西,這球我阿嬤都打得到。」

在全場噓聲雷動的情況下,你要堅持打高價值區的球,需一強大而冷靜的內心跟對規律的定見。
棒球比賽有兩類的打者。一類人是球來就打型,每次打擊都全力以赴,甚至追求全壘打;這樣類型的打者需要有很強大的力量跟體格,除了需要有先天的基因條件外,在連續高強度的職棒聯盟中,很多人甚至會冒險服用禁藥來提升力量。另外一種類型就屬於聰明的打擊者,他們的先天條件不一定好,但是很聰明;他們只打高機率的球,也不追求強打跟全壘打,只把合適的球打到沒有隊員防守的地方。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棒球打擊手都是後面這類的人,而泰德.威廉斯顯然是箇中高手。
也許聽完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反正就是找到自己的優勢嘛!
理性來講是這樣沒錯,但當你的身邊都是「鼓噪球迷」和「鍵盤教練」時,情況就沒那麼單純了。這個社會往往大家都喜歡自我放大,擁有很高的社會期待、文化壓力,面對普遍的認知、親友的建議,這些都是你在做高價值選擇時身邊的球迷和教練。
我回想自己,
為什麼我們總是錯過甜蜜區呢?
第一,把甜蜜區放太大。想要一把抓,真以為自己能hold住全場,但最後,留不住,卻又不捨棄。第二,聽不進或是逃不開。覺得自己行,是別人小看了我。另外還有一種就是承受別人的期許,比方你的專長是文學,但他們說會喝西北風,硬要你去學商,所以你得有逃離束縛的勇氣。想想泰德.威廉斯吧,想想自己,你的甜蜜區在哪呢?
我很喜歡星際大戰中的尤達大師(Yoda)所說:「你的專注,決定了你的存在。」人生中飛過來的好球很多,「穩定」的直球、「跟風」的曲球、「期待」的滑球……但請你仔細聽聽自己的心,追求穩定的人生、跟風的人生、符合家人期待的人生,做了,你快樂嗎?不做,你後悔嗎?我是為了滿足別人?還是自己真心喜歡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