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1° / 14° )
氣象
2022-01-08 | PChome書店

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作者: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1-12-30 00:00:00

<內容簡介>

隨性所欲的開架式愛情,幸福真有如你所願?
缺少承諾的關係,是解放愛情還是徒增虛耗?

繼《為什麼愛讓人受傷?》後,知名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用二十年的研究,
深入探討資本主義與現代文化如何轉變我們對愛情與浪漫的定義。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談愛情,就能找出影響愛情終結的社會結構因素。
資本主義與消費文化的潛移默化下,你的選擇不見得是你的選擇……

時序進入21世紀,隨著平權意識高漲,不論男女,都有更多的餘裕來想像與選擇自己的愛情樣貌。加上社交軟體建立了人與人互動的捷徑,讓談戀愛變得快捷又方便。然而,人際之間的距離看似縮短了,但拉近的,會不會只有肉體的距離,卻不包含心的間距?
作者進而發現,這種「無障礙空間」更成為滋養資本主義、消費文化、科技至上等價值觀的沃土,透過Facebook、Instagram、Tinder或Match.com等活絡的社交平台,人們以為自己擁有選擇伴侶的自主權與自由意志,但他們所下的每個抉擇,會不會都只是市場上可預測的某種模型?而性自由真的為兩性帶來實質的解放?當性愛不再需要感情的經營,不再鋪排後續情節的發展,一切來得快速而廉價,而自傳統價值束縛中解放的女性,難道從此得到了自由和真愛?
伊娃‧易洛斯潛心二十年研究,深入探討資本主義與現代文化如何轉變我們對浪漫、情感與性愛的看法——最重要的人權精神「自由」,讓人們用「不選擇」做為一種選擇態度,卻也讓傳統的感情形式被「不確定性」所挑戰,使性愛與感情脫鉤,逃避對生活與自我的承諾,最終成為「不愛了」的肇因。透過本書,伊娃.易洛斯不但對現代愛情、消費文化進行有力的診斷,也希望人們在發揮自由的權利追求自由的同時,亦能正視自我與他人,避免「不選擇」的消極所帶來的虛無與徬徨。

★目錄:

推薦序|愛情困「鏡」——伊娃.易洛斯的《為什麼不愛了》
第一章:愛的終結——消極選擇的社會學
愛是一種自由
批判自由有何困難?
選擇
消極選擇
第二章:前現代的婚前求愛、社會確定性與消極關係的興起
婚前求愛行為是社會學的一種結構
確定性是社會學的一種結構
性自由是一種消費自由
社會的與性的新語法
第三章:令人困惑的性
隨意性愛及其難以捉摸的影響
隨意性與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與消極社交心理
第四章:視覺資本主義與本體論不確定性的興起
身體價值
產出象徵的與經濟的價值
評價
性的貶值
轉移評價的基準點
令主體困惑的處境
第五章:自由受到多重限制
同意什麼?
意願混亂
善變是種情感條件
悶聲離去
信任以及不確定性
第六章:離婚是種消極關係
愛的終結
離婚以及女性在情感場域中的地位
分手的敘事結構
性行為:分手的主因
消費物品:從過渡物品到退場物品
自主以及依賴:怨偶
情感本體論以及無約束力的情感契約
情感能力與女性在關係進程中的地位
結論:消極關係與性的蝴蝶政治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社會學家,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著作有《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Why Love Hurts)、《冷親密》(Cold Intimacies: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痛苦的魅力》(Oprah Winfrey and the Glamour of Misery)、《消費浪漫的烏托邦》(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等,其中《痛苦的魅力》獲美國社會學聯盟圖書獎。2018年,易洛斯獲得了EMET獎,是以色列最高的科學榮譽。

譯者:翁尚均
巴黎第四大學法國文學博士。重要著作有《古法文武勛之歌【昂密與昂密勒】的語文學評注》、《中世紀法文音韻的源頭與流變:以第九至第十五世紀之文學文本為例》。重要譯作有《玩笑》、《被背叛的遺囑》、《簾幕》(以上米蘭‧昆德拉);《昨日之島》、《艾可談文學》、《倒退的年代:跟著大師艾可看世界》(以上安伯托‧艾可);《聖尼古拉的把戲與皮耶爾.巴特蘭律師的笑鬧劇》、《再見吾后》、《一代妖后:潑糞刊物裡的瑪麗‧安托奈特》、《裸人》等。
相關著作:《《新神話學》:向羅蘭.巴特致敬,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內文試閱:

‧推薦序

愛情困「鏡」──伊娃.易洛斯的《為什麼不愛了》
孫中興(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愛情有生、住、壞、空,各個階段都令人迷惘。古今中外皆然。
這本書的作者是位社會學家,要從社會學專長的角度談論愛情中的最後一個階段「終結」的問題。
不過,這本書不是書市中常見的那種愛情自助書、心理諮詢故事、名人愛情隨筆等等。
作者伊娃.易洛斯其實是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專長是研究親密關係,特別是愛情的幽暗面。她從一九九七年起至二○一八年總共出了十四本書(詳見英文維基百科Eva Illouz條目),其中二○一二年出版的《為什麼愛讓人受傷?》有中譯本(台北:聯經,二○一九)。這本書原來是二○一八年出版的,最早出版德文本《為什麼愛情終結了:一種消極關係的社會學》(Warum Liebe endet – Eine Soziologie negativer Beziehungen),同年出版英文本,書名直譯為《不愛:一種消極關係的社會學》(The End of Love: A Sociology of Negative Relations),現在有了中譯本。
從心理學層次談愛情,焦點往往在於個人的選擇判斷上;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談愛情,就會從這些看似個人的問題上找出背後運作的社會因素。這本書提到的而且深入討論的視覺資本主義、消費文化和網路就是影響愛情終結的社會結構因素。
其次,這本書介紹了不少西方的社會理論家和他們的主要觀念,並且用這些觀念來解釋這些「情感現代性」的各種情況。就算是不熟悉這些人物和觀念的讀者,一樣可以從書中的說明中了解到這些概念的意義。書中概念含量比一般談愛情的書籍要多許多,對讀者的知性要求也多些。不過,他也列舉了文學電影作品的故事以及九十二位訪談對象的故事當實例,其中應該有些故事會引起讀者的共鳴。這些「情感現代性」的普同性由此可見一般,並不是某處的特例。
最值得深思的是作者提到的「性」與「愛」、「自由」與「束縛」、「確定性」與「不確定」、「自主」與「依戀」等等的對立與選擇,以及常被忽略的「愛情的消極關係」都是這本書令人耳目一新之處,對思考當代愛情現象讀者應該助益不少。
最後,我覺得對一般讀者而言,這可能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書,卻是值得細細品味、好好反身對照的一面現代人的愛情困「鏡」。

‧摘文

第一章:愛的終結——消極選擇的社會學
西方文化無止無盡地呈現愛如何奇蹟般在世人的生命中爆發出來,呈現出某甲知道有人終成自己情感歸宿的神奇時刻。心浮氣躁等著對方的電話或是電子郵件,一想到他或是她,我們的背脊就爬過一陣酥麻。戀愛就是成為柏拉圖的信徒,讓你從某個人的身上看到一個絕對而完整的「理型」(Idea)。數不清的小說、詩歌或電影教導我們如何成為柏拉圖信徒的藝術,如何去愛意中人所表現出來的完美。然而,文化如此滔滔不絕陳述愛情,卻對於如下同樣不可思議的情況甚少著墨:避免墜入愛河、對愛憣然醒悟、以前曾經讓我們夜不成眠的人如今我們卻對之無動於衷、幾個月前甚至幾小時前還讓我們心蕩神馳的人現在我們竟然避之唯恐不及。因為愛戀關係才一萌發便告終止或是雙方在情路上某一刻分道揚鑣的例子多到驚人,但是對這些情況的甚少著墨就更令人感到困惑。也許我們的文化不知道該如何呈現或者思考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習慣活在故事和劇情中而且也經歷故事和劇情,而愛的終結並不是一個結構清晰的過程。很多時候,愛的終結並不具備里程碑式的起始點或是由某個啟示拉開序幕。相反,有些關係在開始之前或是開始之後不久就轉淡或消失了,而其他一些則以緩慢而且難以理解的方式告終。然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愛之終結的意義是重大的,因為這與社會紐帶的斷喪相關聯。自從艾彌爾.涂爾幹出版那本影響深遠的《自殺論》以來,我們也許應該將這種社會紐帶視為社會學探究的中心議題。但是在網路化的現代性中,失範(anomie,指社會關係和社會團結的崩解)現象主要不是以疏離或孤獨的形式呈現。緊密與親暱關係(潛在的或真實的)之消亡似乎反而與社交網絡(真實的或虛擬的)的增加、科技的發展以及提供世人協助或諮詢的強大經濟機制密切相關。無論哪種學派的心理學家,還有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色情與性玩具產業、自助產業、購物與消費場所,在在都迎合了社會紐帶不斷重複之建立和解除的過程。如果說社會學傳統上認為失範乃由於孤立以及缺乏合適之社群或宗教的成員資格所引起,那麼在超互聯的現代性中,它現在必須開始認清社會紐帶一項較難觀察到的特質:儘管社交網絡如此緊密,外加科技以及消費因素,這種紐帶仍是變化無常的。本書將探究改變性關係和愛情關係的一項普遍特徵(亦即拍拍屁股走人)及其文化和社會條件。若想理解資本主義、性、性別關係和科技之間的交集如何產生(非)社會性的新形式,那麼愛之終結的現象的確是一個理想的切入點。
心理學家被委以修復、塑造和指引世人性生活和愛情生活的重任。總體而言,他們的確成功說服我們,讓我們相信其言語和情感管理技巧可以幫助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他們實際上對於普遍困擾我們愛情生活的原因了解很少甚或一無所知。當然,我們在心理諮商的私下場合中聽到的無數故事都呈現出雷同結構以及共同主題,在在超越了每位敘述者的特殊性。我們甚至不難猜到,在這些場合中會反覆出現什麼抱怨主題以及方式:「為什麼我在建立或是維繫親暱、愛戀的關係時會遇到困難?」、「這種關係究竟對我有利還是不利?」、「這段婚姻我應該繼續走下去嗎?」。在持續不斷的、全侵入式(all-invasive)治療的過程中(諮商、工作坊或生活指導的自助書等等形式),總會聽到當事人絮叨抱怨感情生活如下的不確定性:很難理解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很難知道如何做出妥協、很難認清自己和對方彼此負有什麼義務。誠如心理治療師萊斯利.貝爾(Leslie Bell)所言:「在對年輕女性的訪談中以及在我的心理治療實踐中,我發現她們不僅對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比以往更加困惑,甚至對於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也比以往更加困惑。」這種常見於心理學家辦公室裡面和外面的心理混亂,通常被視為由如下的因素所造成:人類心理的矛盾特質、延遲邁入成年階段的事實或是文化中有關於「女性特質」(femininity)那些相互衝突的信息。但是,正如我在本書中所主張的那樣,感情、浪漫關係和性愛領域中的不確定性正是消費市場、醫療產業以及網路技術等等條件基於「個人抉擇之意識型態」(ideology of individual choice)而被組織和嵌合之方式所直接造成的社會學影響,而這種意識形態已成為建構個人自由的主要文化框架。困擾當代情感關係的那種不確定性乃是一種社會學的現象。以前,這種不確定性並不總是存在,或者至少沒有那麼普遍。以前,它並不具有今天男性和女性所面對的內容。當然,以前它也不曾引起所有領域的專家以及知識體系之系統性的關注。許多心理假象的來源與情感關係的特徵都與疑惑、困難以及無法捉摸有關,而這一些因素無非就是普遍存在於世人情感關係中之「不確定性」的一種外顯。現代生活表現出如此多雷同的不確定性,但是這並不意味世人普遍具有矛盾的下意識,而是全球化的生活條件使然。
這本書是本人長達二十年研究的一部分成果,其中探討了資本主義和現代文化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情感生活以及浪漫生活。我過去二十年中有關情感現象的研究一直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對私人親暱的生活之崩解的分析不能僅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社會學堅持主張兩件事,其一是心理經驗(需求、衝動、內在衝突、欲望或是焦慮)只是一再重演集體生活中的那些劇本;其二是我們那些主觀經驗所反映並延伸的社會結構,實際上是確有的、具體呈現的,而且已在生活中體驗過的結構。對內心生活進行非心理學的分析已然變得更加急迫,因為資本主義市場和消費文化使行為者的內在狀態成為唯一能感覺到真實性的層面,並以各種形式的獨立自主、自由和歡愉作為這內在狀態的指導原則。縱使我們可以避入個體性、情感性和內在性之中,將其作為自我賦權(self-enpowerment)的場所,然而說來諷刺,我們實際上只是在落實和執行經濟與資本主義主體性的假定前提,而此舉會使社交世界支離破碎並且導致其客觀性變不真實。這就是為什麼對性與情感進行社會學的批判對資本主義本身至關重要的原因。
藉著更深入探討自十九世紀以來即擺上自由主義哲學檯面上處理的問題(亦即自由是否危及形成有意義且具有連結力之紐帶尤其是情感紐帶的可能性?),我得以對情感生活、資本主義和現代性的研究得出初步結論。在過去的兩百年中,在社群瓦解以及市場關係(market relations)興起的背景下,這個問題已經以比較概括的形式不斷被提出來。不過,儘管情感自由已完全重新定義了主體性和「相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本質,儘管其對現代性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其他形式的自由(更何況它所包含的模糊和引發的困惑也比較少),在情感的範疇中卻很少有人提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