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2°
( 23° / 21° )
氣象
2022-06-30 | PChome書店

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斷捨離變身金錢魔法,打造心靈×空間×時間×財務自由人生!

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斷捨離變身金錢魔法,打造心靈×空間×時間×財務自由人生!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斷捨離變身金錢魔法,打造心靈×空間×時間×財務自由人生!
作者:整理鍊金術師小印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30 00:00:00

☆斷捨離不是減法,是讓你更富裕的乘法☆
☆「整理」+「理財」的最高致富法則☆
停止金錢耗損、賺回自由人生,縮短與財富自由的距離!

透過斷捨離整理金錢和人生,達到財富自由!
一切不需要靠富爸爸,你只要開始有意識地整理物品,就能實現。

作者曾經是個「擁有上萬件物品的女子」,念舊惜物的購物狂,因失戀開始以販售二手專長,在兩年間從雜物中回收50萬,並教人透過整理來鍊金,讓人越整理越豐盛,展開自由人生!

本書將帶你透過以下兩大斷捨離訣竅:
n 整理物品──整理內外紛亂,釐清自我
n 販售二手──重賦物品價值,練習捨得

逐一實現「心靈自由」、「時間自由」、「財務自由」,你將得到最終的「財富自由」。

你只要先開始起身,有意識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就能實現以下目標:

減少八成的物品,讓心靈更自由
用整理拿回時間,提前到達理想生活
用整理磨練決斷力,做出更好選擇
減少物品省下住宿成本,少奮鬥十年
越整理、越豐盛,開啟你的自由人生!

書中將幫助你建立具體斷捨離規劃,透過可實踐的技巧,讓你從心整理到空間,從空間整理到金錢,由內而外皆富足。透過整理鍊金術,作者已經實際達成以下成就:

兩年內斷捨離9成物品,從中回收50萬,隔年達成財富自由。
透過整理鍊金術,協助400多人次整理心靈、空間跟財務。
幫助學員們從雜物中回收上百萬元
使得上萬件斷捨離的物品都找到新歸處
幫助學員透過一對一的財務規劃,達成買房及被動收入!

▓「整理」搭配「理財」,提早財務自由

懂得賺錢,不等於懂得理財。在生活中,你或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曾經遇到以下問題:
l 壓力一大就想買東西「犒賞自己」,但總覺得賺的錢好像永遠不夠花,心裡也沒有滿足的一天?
l 總是無法控制物慾,導致身心靈被雜物所困,又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處理自己所擁有的物品?
l 在關係中常發生金錢觀上的衝突,例如雙方運用金錢方式不同,覺得彼此購買及重視的物品浪費錢?
l 害怕孤獨終老,有囤積物品的習慣,又總是擔心自己的金錢不足以支應老後生活?

斷捨離不只是淘汰物品,而是攸關整個人生面向的選擇,是一輩子的功課,也與你的金錢息息相關。

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購物背後的真正原因,並重新定位「需要的物品」有哪些,自然減少不必要的物慾。「整理」加上「理財」,能夠讓你短短兩三年存的錢,比過往二十年存的錢還要多,進而減少年支出,提早數年達成財務自由!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你就能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何安蒔(Sasha)|藝收納居家整理顧問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誠摯推薦
ameryu|「A大的理財心得分享」版主
柚子甜|心靈作家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
孫治華|策略思維商學院 院長
陳喬泓|陳喬泓投資法則版主
曾彥菁|作家
華倫老師|《養對股票賺千萬》作者

☆「人生是無數抉擇的總和,而生活是無數斷捨離的選擇組合。讓生活只留下必須的,你就能有時間慢慢地自由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ameryu/「A大的理財心得分享」版主

☆「小印老師的斷捨離,已經不是只有斷捨了,她的離是教你走出新方向,過去的累積成為未來理財投資的基礎,這樣的概念從未見過,所以真心推薦。」──孫治華/策略思維商學院 院長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重整人生,我們都能透過誠實的看見與實踐,活得輕盈自在!」──曾彥菁/作家

★內文試閱:

1-4 斷捨離絕佳方法:販售二手
「如果有人出錢跟你買這個物品,你願意賣嗎?」
這是我在面對學員對於斷捨離感到猶豫不決時的必殺提問,因為我面對紀念品以外的所有的物品,也都會這樣問自己。
「販售二手」在我的生命歷程中跟「斷捨離」相輔相成,大大改變我的人生。這也是為何我開始開課教人如何有技巧地販售二手,無非是希望可以幫助曾經跟我一樣為雜物所苦的人,讓大家能夠順利斷捨離。
在斷捨離上萬件物品的期間,念舊惜物的我看了很多整理相關書籍,卻一直覺得有點不對勁:市面上很多整理書都在教人斷捨離,但卻沒有提到丟掉的東西該怎麼辦——因為這些書都是教授「以人為本位」,教你該怎麼選擇要留下的物品、該怎麼收納,將屋子打造成你夢想的空間。但甚少著墨這些物品該怎麼處理。
這時如果是念舊惜物的人,就會掛心不下,覺得東西還好好的,怎麼可以丟?也不忍心丟,就只好一直放在家裡,放到壞掉才心不甘情不願地丟掉。
不過當你知道這些物品都可以賣掉換錢,讓物品也找到新的主人,就會心甘情願放手。接下來我要告訴你,我跟家人、學員透過販售二手來斷捨離後,從中獲得的五個好處:
1.幫塵封的物品找到適合的新主人,發揮它真正的價值
當初在我陷入窘境時,有朋友曾經建議我,應該將這些全新公仔跟周邊商品全數捐出,或是賤價做慈善拍賣,一口氣處理掉。但這些公仔的總價值那麼高,而這些錢都是我辛苦工作得來的,怎麼甘心直接免費送人呢?
一般公益單位不會知道它們的價值,低價售出或送人也不會被珍惜,只會引來貪小便宜者得手後轉賣。既然如此,我何不自己賣呢?況且這些公仔對於行家來說是蒐藏品,我相信願意花錢購買的人,才會是真正的伯樂。
不管是上網販售或是擺市集,我都憑著一股對物品愛跟熱情,向買家仔細介紹,有時還會被誤以為是專業賣家。在販售二手的過程中,當我得到買家滿足的評價跟笑容、收到物品過得很好的照片,甚至是聽到買家開心地告訴我「找了好多年終於買到了!」這些經驗一再堅定我繼續為物品找新主人的心。
後來成為整理鍊金術師,在幫客戶代售的時候,也發生了一件很暖心的事。
有個客戶放在倉庫多年的米奇兒童後背包,雖然全新,價格又很超值,但一連賣了近半年都無人聞問,連我替它感到委屈。但突然有一天,有位女性客戶決定買下它,並跟我分享她購入的原因:她的姐姐有買一個一模一樣的米奇包包給大兒子,後來小兒子出生了,當小兒子背這個包包時,大兒子就覺得自己的東西被搶走了。她希望兩個孩子能揹著相同的包包開心出遊,但無奈後來再也找不到同款。沒想到卻無意間在我的販售社團找到,而且狀態非常好,這讓她又驚又喜。
這包包就默默地在倉庫裡躺了這麼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出現,幫助它的主人將不再用到的物品販售到各個需要它們的家庭,它看到同伴們一個個向它道別,去了新人家,但它還是默默留在倉庫,等待下次機會的到來。每次我打開倉庫的門拿貨,它都感到一絲期待,期待會再度被需要,卻總是失望。
但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有一個孩子一直在等著它的出現,所以在這之前它才沒有被賣掉。現在它終於找到新家了,我由衷為它開心。
你不需要的東西,有可能就是另一個人遍尋不著的寶貝。與其塵封在家中,不如將物品販售給一直在找尋的人,或是捐贈給需要的人,讓它能夠被頻繁使用。這就是物品的天命,對物品來說是一種幸福,也是讓我跟學員們可以堅持賣下去的原動力。金錢只是附屬品,但從中體會到的成就感跟幸福感無價。
2.藉由從舊物中回收金錢,練習捨得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損失規避」,意思是比起「得到」的喜悅,「損失」原本擁有的物品,會讓人感到更痛苦,覺得蒙受巨大損失。
所以在斷捨離的時候,人們往往會為了避免損失,去合理化物品存在的理由;或是明明知道應該捨棄,但總是提不起勁斷捨離,拒絕面對失去擁有物的痛苦。
這也是我這個念舊惜物的人,沒辦法透過「對物品有無怦然心動的感覺?」這個標準,來決定物品去留的原因。因為對我來說,就算是用不到的物品,只要上面有可愛的圖案或相當的年代,我就是想留下來,捨不得送人。我甚至可以對陌生人侃侃而談自己當初為何買下它,熱情地講述它們的特色在哪裡。但如果是這樣,斷捨離就會卡關,因為我對每樣物品都很有愛,怎麼辦呢?
我發現:如果沒在用的物品可以換得金錢,並且找到適合的新主人,我就可以放下損失這項物品的痛苦,並且祝福它和新主人一起好好生活。
大量販售二手物品,為我帶來源源不絕的實質金錢效益,也讓我愈賣愈開心。
最後我順利達成想要的簡單少物生活。在兩年前結婚搬出家門時,只需要小客車開個三趟,就把我的物品跟一些家電、家具全數搬完。
3.販售二手的過程會讓人深切反省購物習慣
雖然捐贈或送人很快速,很省時間;但省了時間,卻無法得到深刻的經驗跟教訓。
我有些學員原本是將斷捨離的物品全數捐贈,之後來找我學販售二手,就是因為捐贈後,當下的反省過一陣子就變得無感,又進入瘋狂購物跟斷捨離的輪迴。為了跳出這樣的輪迴,只好另尋他法,最後才找到我的課程。
不只是我自己的人生經驗,我的購物狂學員們也都向我反映:透過販售二手,會被迫面對自己的購物習慣,甚至會讓人喪失原先旺盛的購物欲。
因為在販售過程中,原本無感的「折舊」這兩個字,只要為物品訂價,就能深刻體會,並有切身之痛。除了少數狀況外,絕大多數的物品都會跌價,明明是全新的東西,但就是沒辦法賣原價,這會讓人非常嘔。
而比起買東西結帳時的開心與紓壓,賣出二手的快樂與成就感,會是買東西的好幾倍。因為你不只是回收部分金錢,還連帶收復了你的空間。更因為在過程中檢視自己所有的物品,知道自己確實擁有什麼、需要什麼,也就不會再亂買或多買。
透過這樣的過程,你就能一直找出不需要的東西來賣,加速斷捨離的速度,並跟我一樣放下原本對物品執著的心。本來說什麼都不能賣的,通通都拿出來賣了!這種心態轉變的速度會快到連你自己都吃驚,可以說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有些事慢慢來,真的會比較快。
4.意識到這物品我真的不需要、賣不出去時,才會心甘情願地放手
雖然透過出售的方式,有可能會讓不需要的物品佔據家中一陣子,但有些人本來就會覺得丟掉或捐贈太浪費,所以一直捨不得丟。但只要換個做法,改用出售的方式,就可以果斷地斷捨離了。
只要自問「如果有人要跟我買,我願意賣嗎?」就能意識到不需要的東西可以賣,也就「願意承認」這些物品是「不需要」的。
我對於有些確定不會用到,但卻捨不得賣的物品,也會先訂好「如果是多少錢,我願意賣」的價格。接著很神奇的是,你在心裡就會放下它,不再對捨棄它感到抗拒。
之後再慢慢進階,意識到如果不需要的東西,已經用過各種方式販售,還是乏人問津,就代表它並沒有如想像中那麼有販售價值;到最後如果還是沒人買,你就會願意捐贈或送人了。
有時候我們覺得捨不得,是因為心理學上的「稟賦效應」,讓我們認為自己擁有的物品有很高的價值。這也是為何許多商品或服務會推出第一個月免費的行銷方案,因為只要試用了第一個月,你就會把它當作是自己的所有物,之後要退訂就難了。這也告訴我們:如果你原本沒有想買衣服,就不要輕易去試穿,以免無法全身而退。
而如果賣不掉的事實就擺在眼前,等於是直接打臉你,告訴你「這個東西真的沒有你想得這麼有價值」。
上架販售就表示你不需要,賣不掉就表示它沒價值,這時候通常就可以毫不猶豫地直接捐贈或送給需要的人,讓物品物盡其用,這樣一點都不浪費。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