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4° / 24° )
氣象
2023-11-01 | PChome書店

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生命中不能不知的關鍵時刻,集各領域專家教你解決中年後的財務、醫療、心理、法律等各種問題

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生命中不能不知的關鍵時刻,集各領域專家教你解決中年後的財務、醫療、心理、法律等各種問題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生命中不能不知的關鍵時刻,集各領域專家教你解決中年後的財務、醫療、心理、法律等各種問題
作者:吳佳駿、劉詠廷、邱家潔、蘇裕豐、葉國平、曾智群、巫奉約、吳宜倩、王芷湄、李健儒 出版社:財經傳訊 出版日期:2023-10-26 00:00:00

<內容簡介>

50歲後的你是「漸入佳境」還是會「陷入困境」?
那就要看你是「積極面對」」還是「消極害怕」!
本書將90%以上熟齡者所面臨的「財務、醫療、心理、法律」問題一一呈現
10大專家首度聯手協助您面對生命中的關鍵時刻,克服此起彼落的人生海嘯!
◆本書按年齡增長次序一一呈現老後問題如下,當然因個人因素或有不同
但你也可以不必按年齡次序,可優先閱讀想要了解的部分

【當你50歲時】:面對父母衰老和照顧的雙重壓力,怎麼辦?

【當你52歲時】:當慢性病敲門,該如何面對與克服?

【當你54歲時】:面對父母離世,遺產之爭引爆家族風暴,要如何兼顧從法律到家庭情感?

【當你56歲時】:真的再也忍不了!熟齡時離婚須面對的婚姻、愛與法律

……

【當你63歲時】:長孫的出生,如何打造家族精神與標竿?

【當你65歲時】:如何確保退休後的經濟安全?

【當你66歲時】:罹患癌症的機率突然爆增,如何利用癌症篩檢提前守護健康?

……

【當你70歲時】:如何面對離婚後搬回娘家的女兒 ,讓兩代人保持對等關係?

【當你75歲時】:光吃藥就飽了!常見的身體機能退化問題與應對

【當你79歲時】:即將面對最後一哩路,該如何選擇挑選養老中心?

……

【當你82歲時】:你是誰?失智與記憶力衰退該怎麼辦?

【當你90歲時】:老天啊!萬一住院後臥床不起該怎麼辦?

【當你100歲時】:不只身體長壽、心理也長壽,正確的養生方法

一本具體呈現熟齡者往後50年需要面臨的身心靈及財富規劃、法律指南
問題早知道才能早避免!自求者多福!樂活50年絕對不是夢!

★本書特色:

☆10位專家聯合著作,應對複雜的老化現象
隨著年齡增長,人不只會遇到生理、心理、人際方面的問題,也會遇上離婚、繼承等法律問題。本書作者群包括醫師、心理專業顧問、律師、理財顧問,合力解決複雜的老化問題。

☆如何面對隨老化而來的財務、醫療、心理、法律問題
【財務問題】:即將退休時如何進行資產配置財務規劃?退休後如何確保經濟安全?如何運用商業保險及政府資源?

【醫療問題】:如何面對身體的老化、失智與記憶力衰退、癌症病發機率的大幅提升?甚至當生活自理的能力日益消失時,該如何選擇養老院?

【心理問題】:面對年老的雙親、自己的更年期,以及與兄弟妹妹的相處,在50歲之後,都會產生許多出乎意料的問題。要如何有效的交流?許多50歲以上的人們,都當了祖父、祖母,要如何建立家族精神?

【法律問題】:父母死亡的遺產問題、熟齡離婚越來越普遍,這些都牽涉到法律的規定。如何適切的處理,本書也有詳盡的解說。

★專家推薦:

陳亮恭/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曾文毅/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蔡芳文/雙連安養中心前執行長
施福忠/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所)副教授
謝聰評(Smart)/BNI國家董事
吳鯤生/前校園雜誌主編
張文亮/臺大教授
Hogan Lee/華人NLP暨催眠教育推廣中心執行長
林柏樺 /森林療癒師、苗栗縣樂活通霄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前)理事長
鄭融 /國際體態平衡學會常務理事、動晰物理治療所創辦人
江慧儀/大地旅人樸門設計創辦人
鄭葳文(大熊)/東漂花蓮創業、移居實驗室創辦人
溫菊/2017年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首屆最高人氣獎得主

★目錄:

序 積極開啟人生下半場 ,自求者多福 — 劉詠廷

如何使用本書

50歲 生命的新章節,愛與犧牲的交織 — 心理、溝通、醫療、長照、財務
打造最重要的無形資產:真心交流的家庭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心理測驗:了解你與父母的彼此關係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你需要的不是溝通,是交流 — 溝通/劉詠廷
五十歲的轉折點,如何面對父母衰老和照顧的雙重壓力 — 醫療/葉國平
照顧者背後的無聲壓力:孫女士的故事 — 長照/王芷湄
工作、健康與家庭的平衡之道: 財務規劃師對「照顧離職」的建議 — 財務/蘇裕豐

51歲 人生新起點,探索更年期的奇妙旅程!— 醫療、心理
更年期:一段無法忽視的挑戰與轉變 — 醫療/葉國平
更年期的邀請:從加法人生到減法人生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52歲 當慢性病敲門,該如何面對與克服?— 醫療、營養、養生
中年不是生病的代名詞!掌握健康檢查的關鍵,預防慢性病風險 — 醫療/葉國平
健康重生,該如何養生抗老及選擇適合的營養補充品? — 營養/吳宜倩
腰酸背痛該怎麼辦? — 養生/李健儒

54歲 面對父母離世,遺產之爭引爆家族風暴 — 法律、財務
預先規劃,遠離紛爭:資產和醫療的智慧選擇 — 法律/曾智群&財務/蘇裕豐
如何安排意定監護與遺囑:從法律到家庭情感的考量 — 法律/曾智群&財務/蘇裕豐

55歲 屆齡退休,薪水與幹勁的挑戰與重生 — 財務、投資
退休真正的意義與挑戰 — 財務/蘇裕豐
天龍八步投資法:從心態到現金流 — 投資/蘇裕豐
投資之旅:初學者的成功之道、資產配置的智慧與陷阱避免 — 投資/吳佳駿(小吳醫師)
搭乘股市的雲霄飛車:為什麼「時間」對退休者如此重要 — 投資/吳佳駿(小吳醫師)

56歲 熟年離婚,探討婚姻的意義 — 心理、法律
熟齡離婚, 婚姻、愛與法律的探討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法律/曾智群

60歲 跨越歲數的職場障礙,退休邊緣的不如意 — 人生規劃、心理
為何持續工作能帶來更多生活質感?— 人生規劃/蘇裕豐
遇到不如意,華人往往苦在心裡口難開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屆齡退休,探索自己內心需求的好時機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邁向退休生活,如何繪製你的人生新篇章? — 人生規劃/巫奉約

62歲 即將退休,該怎麼規劃自己的退休金? — 財務、長照
退休金大解密:精準規劃,迎接無憂退休生活 — 財務/蘇裕豐
關心則亂,如何預防詐騙是退休後重要議題 — 長照/王芷湄

63歲 長孫的出生,心靈上的資產也擴張了 — 心理、家族傳承、道德
傳承不只是金錢,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打造家族精神與標竿的定期家庭會議 — 家族傳承/蘇裕豐
被忽略的道德 —- 道德/劉詠廷

65歲 平均資產保有金額10年就用完 — 財務
資產活化的智慧:從死錢到活錢 — 財務/蘇裕豐
資產年金化的好處:如何確保退休後的經濟安全 — 財務/蘇裕豐
跨入老年的策略:從醫療保險到政府資源 — 財務/蘇裕豐

66歲 罹患癌症的機率突然爆增 — 醫療
走在癌症前面,如何利用癌症篩檢提前守護健康? — 醫療/葉國平

70歲 如何面對離婚後搬回娘家的女兒 — 心理
設立心理界線,讓兩代人保持對等關係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曾智群

75歲 生病、長照機率倍增,光吃藥就吃飽了 — 醫療、無障礙空間
老人醫學:常見的身體機能退化問題與應對 — 醫療/葉國平
每一步都輕鬆走:人人都要進入無障礙的未來生活 — 無障礙空間/葉國平

79歲 突然要入住養老院,挑選養老中心比想像的更花錢 — 財務、人生規劃
生命後半場,決定一個不一樣的照顧方式 — 財務/蘇裕豐
為美好晚年預先布局,老後生活環境大整頓 — 物品整理/蘇裕豐
照顧家人的最後一哩,深度探討安養中心的選擇 — 人生規劃/蘇裕豐
日本的創新老齡照護,快樂公寓與上勝町的經濟模式啟示 — 人生規劃/王芷湄
選擇最後的安居,為子孫打造無憾回憶 — 人生規劃/蘇裕豐

82歲 連自己錢放哪都忘了!失智與記憶力衰退該怎麼辦? — 醫療、人生規劃、長照
失智不僅僅是健忘:揭露被大家忽略的症狀 — 醫療/葉國平
面對失智症家人的相處技巧 — 醫療/巫奉約
面對失能的最佳方案:意定監護的角色與價值 — 人生規劃/蘇裕豐
長照人員的心聲:想幫助對方的心與現實的兩難 — 長照/王芷湄

90歲 住院後臥床不起該怎麼辦?— 醫療、心理
四道人生的習題: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 醫療/葉國平
安妮的親身故事:參加爸爸最後的畢業典禮 — 心理/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100歲 長壽養生跟你想的不一樣!— 養生、營養
恢復傳統的、天然的飲食,是養生第一步 — 養生/吳佳駿(小吳醫師)
東、西方對養生運動的看法截然相反 — 養生/吳佳駿(小吳醫師)
不只追求生理長壽,更重要的是心靈長壽 — 養生/吳佳駿(小吳醫師)

結語 豐富你的人生下半場 — 劉詠廷

<作者簡介>

★人生CEO創辦人 吳佳駿-小吳醫師Ray
斜槓醫師、知識變現教練、《小吳醫生首度公開!知識變現金的網路經營術》作者。背後行銷操盤手協助多項領域:投資理財、財務規劃、心靈成長領域行銷。擅長快速學習,化繁為簡,深刻洞察醫療、養生、理財投資和網路創業的核心原則。
本書主要負責人,希望透過本書能讓更多人明瞭人生下半場的各種議題,能事先作好萬全準備,從容應對,寫出豐富精彩不悔的人生故事。
小吳醫師專屬網站:https://knowledge-cashback.com
更多本書延伸內容,請掃描下面QR碼,以了解更多。

★人生CEO共同創辦人/文字通商學院創辦人 劉詠廷
3個身分:顧問、創業家、投資人
2個零到一:兩個新創公司的經歷
1個一到十:一個投資起飛的歷程
專精於將中華文化結合現代心理學,運用在銷售、創業、投資和生活之中。
劉詠廷專屬網站:https://throughword.com/

★幸福家庭賦能協會創會理事長 邱家潔-幸福顧問安妮
我是幸福顧問安妮,兩歲就決定念心理系,從小對於人性觀察入微,相信人在學校的學習以外,應該有更多探索的自由,大學開始寫《佳音雜誌》專欄〈學習零障礙〉,輔大應用心理系畢業後出書。完成華神教牧輔導碩士和教育部家庭教育認證,長期陪伴青少年,發現需要啟發更多成人,方能共同創造下一代的幸福。
為了打造永續的社會,正走往企業領域號召幸福領頭羊,相信少數領頭羊可以影響多數,讓我們在迎接人生下半場時,不僅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還能獲得生命豐碩的祝福。現為幸福顧問安妮創辦人和幸福家庭賦能協會創會理事長。

★財務策劃師 蘇裕豐-專精投資安全避開詐騙的財務醫生
全臺唯一連續3年榮獲臺灣最佳財務策劃師殊榮,財務規劃實力經得起律師、會計師、金控機構與大學教授的考驗,是全臺少數同時擁有美中臺三地的財務策劃師證照,可以處理跨國境的財務問題;同時也是10年生5個寶貝孩子的幸福爸爸,是財務規劃理念與實戰的實踐家,更是專利發明「詐騙警示紅綠燈」,讓民眾可以學會判斷哪些是詐騙的紅燈,哪些是可投資的綠燈。
願景:給您一生一世的幸福財富
使命:用考察避詐騙,讓投資降風險,讓理財增效益
價值觀:人擺對位置就有價值,錢擺對位置就能增值
蘇裕豐個人網站:https://suyufong.com.tw

★平安葉治威聯合診所醫師 葉國平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新竹縣醫師公會祕書長
新竹縣診所協會理事
前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目前在新竹縣基層診所服務,加上曾長期擔任北榮高齡門診主治醫師的經歷,對於長者平時在社區的醫療需求,或是醫院裡的嚴重救治,都能掌握得宜,提供長者全面的醫療健康照顧。
平安葉治威聯合診所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heyehclinic

★創彧法律事務所律師 曾智群
斜槓執業律師/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
20年執業中,長期接觸家事、商務及不動產案件,並關注家族關係治療議題,因此陸續取得專利師資格,心理諮商師資格及不動產經紀人執照,期望讓問題處理的態樣,可以更全面及圓滿。
創彧法律事務所網站:https://www.cu-law.co/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 巫奉約
因天生辨色力弱、聽力損傷及二十年前車禍造成大腦受傷的經歷,深知高齡族群的生理狀態。以個人挫折為動力,研發出身腦逆齡課程模組,致力於讓高壽不再是衰弱和失能的代表,而可以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人生階段。
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yGDA

★桂冠食品營養師 吳宜倩-Joanne
身為營養師的我,熱衷於挖掘食物、營養素對於自身健康的影響,且認為並非單一食物可以滿足人體所有需求,每一種食物都有其特點,因此致力於推廣人們應該駕馭食物而不是被食物駕馭的觀念,期望大家可以正向面對食物,開心享受每一餐。

★大慶居家護理所護理師 王芷湄
從事第一線護理工作迄今已超過30年,中台醫專畢業後在醫院急重症單位服務後,民國94年投入到社區居家護理,看盡人生百態,每位個案及家庭都是我的人生導師,每個家庭都有著許多不得不的壓力存在,但仍堅強樂觀;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持續在長照領域深耕社區發展,期盼在少子、高齡的環境能學以致用,秉持樸質、當責、創新的企業文化,在長照界永續努力實踐快樂在宅老化之夢想!

★宗岳門分合太極拳總會會長 李健儒
宗岳門傳印師/布武道館館長/工研院研發工程師
唯一鬆柔指領太極拳傳人。
熱衷研究以指領鬆身貫串養身、武術、兵擊的鬆柔身體操作,提出東方運動學是以簡馭繁,囊括鬆身、養身、防身、武術、技擊的全方位運動。著有《王宗岳太極拳釋之行與坐》、編有《王宗岳太極拳釋上中下冊》。
更是本書站姿、坐姿、養身、運動首倡作者,指出現有坐姿90度~95度的謬誤,提出正確坐姿、站姿方式,提高鬆柔養身效益。
布武道館網站:https://www.zytaiji-buwu.com

★內文試閱:

‧作者序

積極開啟人生下半場 ,自求者多福

我們發現許多人愈是年邁,愈是害怕自己是不是老了不中用了、不被需要了、沒有社會價值了,甚至恐懼自己會不會失智而不認得家人,造成家人困擾,變成家人的負擔;而隨著身體日漸衰弱,愈來愈希望孩子和孫子多來探望、陪伴自己,不僅如此,內心深處可能更希望孩子能夠懂自己,但也知道大家的相處並不是很融洽,見了面可能難免會有齟齬,因此心中充滿矛盾,甚至抑鬱成疾;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有沒有足夠的積蓄,能在不靠孩子的情況下過好下半輩子;還有不得不面對的遺產分配議題……。

本書集合各領域的專家,旨在協助你處理如上述的自身心理、健康、關係、財務和法務等無形和有形的問題,讓你開啟美好的人生下半場,而這一切都是從自己開始。

縱觀人生所求者,不外乎一個「福」字

福,是指富貴壽考,白話來說就是有錢、有地位、長壽,而且家庭和樂。

錢、地位、長壽都是人一輩子想要獲得、爭取、緊握的。在年輕時,尤其是錢(利);在中年時,尤其是地位(權名);在年邁時,尤其是長壽(健康、和樂)。

在年輕時,可能透過借債槓桿來擴大財富;中年時,限縮借債在可承受範圍,透過人脈來擴大財富;年邁時,趨向保守,盡力消除負債、穩定投資,專注在健康養生。可以說,人一輩子編織的故事,就是追求「福」的故事,而「福」其實就是人生資產與負債的總和。

福,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而人生的資產與負債也是如此。

在追求「福」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太專注在有形的資產和負債,其中,有形負債可能如影隨形,讓人備感壓力,但其實貫穿人生全方面、影響人一輩子的負債,不是來自於外在,而是來自於內心的無形負債,即負面感受、感覺、情緒、心情的累積。這種負面心理的累積,可能從出生就開始,直到終老,甚至傳給後代。

無形的負債,如同有形的負債和資產,也具有「複利效果」,會愈滾愈多,但卻更不易察覺。負面心理的累積,長期下來,不僅會影響健康狀態(長壽),也會因為健康狀態不好而影響與人相處時給人的觀感(地位),更會影響工作狀態(錢),所以對無形的負債,要比對有形的負債更加地小心翼翼。

但儘管想要避免無形負債不斷累積,然而每天的生活中,有太多意想不到、甚至是不公不義的事情,都可能讓人不斷地產生負面的心理,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關鍵就在「自求」。自求相對於外求,是內求的意思。

一個愈會內求的人,就是愈有道德的人。

而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一個真正自由的人可以選擇自己任何時刻的情緒、心境,不會因為某個人跟你說的某句話、做的某件事,而隨之起伏。

如果你被大力稱讚,你不由自主地感到非常開心,那這時你是不自由的,因為這個開心不是你選擇的。

如果你被大聲辱罵,你不由自主地感到非常難過,那這時你是不自由的,因為這個難過不是你選擇的。

真正自由的人,就是一個內心真正快樂的人。

而發自內心的快樂,身體就會健康,更會真誠待人以善,讓每個人與之相處時感受到快樂,因沒有人不想跟真正快樂的人做朋友。此時即便不想財,財亦來。

但問題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令人無奈、影響情緒甚至動怒的情境,譬如:上司無理的要求、同事或廠商推卸責任、甚至是擺爛、因小事不滿而鬧脾氣的家人、家人用負面的話語表達關心或建議、照顧家人反而被家人嫌……。這時,我們該如何面對?

如果你想要成為內心真正自由、過著發自內心快樂生活、享受人生的人,那麼你要記得提醒自己這個目標,並且告訴自己,自己才是主宰自己情緒的人,尤其在遇到可能產生負面情緒的情境之前先提點自己;如果是意外事件,那可以在發生當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譬如,在心中默念:「我是自己情緒的主人」或「我選擇當一個內心真正快樂的人」;如果你有宗教信仰,若是佛教,那可以默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若是基督教、天主教,那可以在心中祈禱。透過這樣的方式,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愈來愈在自己掌握之中,而當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我們就更能夠針對情境做出好的應對。

家人言談間有意或無意的中傷,是最讓人心痛的事,因為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外人可以不懂自己,但唯有家人應該、甚至是必須要懂自己,再加上這樣的中傷,可能會令人感到自己過去的一切被應該最懂自己的人完全否定,所以家人言談間的中傷非常具有殺傷力。這種強力的中傷,可能發生在夫妻、親子,也可能發生在照顧年長父母的時候。

在這種情境之下,我們之所以會感到非常痛苦,是因為我們把自我認同建立在別人的認同之上,所以當我們原本有得到或原本以為有得到別人的認同,卻在言談間,似乎突然地失去別人的認同時,就會感到非常痛苦。這就是把「自我認同」建立在「外求」之上所導致的。

有的時候,可能家人、同事,常常做出自己不喜歡、不滿意的行為,而這個行為也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不便,雖然屢屢跟對方表示希望對方改進,但對方可能改了一陣子之後,又故態萌發,讓人非常困擾,那該怎麼辦?

這種原本看似的小問題,之所以後來可能演變成大問題,是因為它會長期影響情緒。而當我們能掌控情緒時,這問題則會簡化成是否有必要去要求別人改變?如果會影響多人而真的有必要,那麼要如何去協助對方改變?這可以透過較正式的會議(如本書提到的家庭會議),大家一起討論,將會更具有影響力。

你會發現,當你愈來愈能夠拿捏心理時,愈能將無形負債逐漸轉化為無形資產,因為你愈來愈能夠找出更好的方法去處理事情,並且讓人愈來愈歡喜跟你做朋友、家庭愈來愈和樂。甚至你還會發現,因為心理愈來愈不受外在影響,所以在投資理財時能不受短期波動影響、堅定自己的投資策略而賺到長期的獲利。這是由內而外,從無形影響到有形。

有些人可能太專注在有形負債或有形資產的多寡,而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無形資產(正面的情緒與心情、真正的友誼、真心的家人、真愛),因而雖然在相對短時間內賺到了令人稱羨的有形資產,但卻失去更長時間的無形資產,產生了龐大的無形負債,所以儘管創造了一代人的富有,卻在第二或第三代就蕩然無存,更甚者是還未享受到就已經撒手人寰。

在「自求」的過程中,短期內可能無法快速累積有形資產,而且連無形資產的累積都很慢,但長期下來的「複利效果」卻往往遠超汲汲營營於有形資產,這是因為「自求」可以讓人正確的應對各種情境,並且能藉自省不斷找出更佳的應對方式,創造出天時地利人和的效果。
你也可以發現,累積有形資產和累積無形資產的順序往往是顛倒的:一個是由外而內,一個是由內而外。有形資產是先求財,再求人脈,最後求健康,但無形資產是先健康,再人脈,最後才是財,而且全部所得(福)都不是「向外求」來的!

所以如果我們將「福」視為外在之物,想向外求而得,那麼往往一輩子都無法求得,因為「福」就在我們心中,而愈有道德愈有福。如果我們想更進一步,讓後代也有福,那麼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道德」教育。(請見本書〈63歲〉)

本書提到許多有形和無形的問題,譬如,有形的問題:如何面對父母衰老、更年期、財務規劃;無形的問題:家庭關係、溝通、照顧的壓力;橫跨有形和無形的問題:健康養身。每一個主題都有提出各種有形、無形的方法,幫助你將有形、無形的負債,轉化為有形、無形的資產,但所有的方法,關鍵都在於自己有沒有積極行動,唯有「自求」,才能「多福」!
現在就讓我們開啟美好人生下半場的旅程吧!

‧摘文

傳承不只是金錢,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

當我們踏入年輕的黃金時期,感受到生命中的能量和激情,很自然地,結婚和生子成了這時期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常常會覺得,有了家庭和孩子,人生彷彿已經完整。但當世代逐漸延續,看著我們的孫兒出生的那一刹那,都會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魔力,即它不僅僅是當下,更是對未來的期待和承諾。這種延續生命的滿足,不再只是自我的存在,而是感知到一種超越自我的、更偉大的力量使然。
著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曾說:到了六十五歲前,我們應該要完成的心理任務,便是「創造和傳承」。但如果此時,我們僅僅沉溺於自我的世界,不去學習、不去分享,那麼我們的人生可能會遺憾地像一張空白的答案卷。
傳承的意義並不只是血脈的延續。它更多的是精神的延續、知識的傳遞,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正向影響。像是湧泉一般,這分傳承源源不絕地滋潤著我們的生活,也滋潤著那些被我們所影響的人的生活。
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是在家庭活動中遇見的一個大家庭。那天,他們家族三代共同來參加愛的家庭活動。活動中談到家中愛的流動,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期望被愛的具體方式,家人間的氣氛很融洽。
活動後,阿公主動來跟我們分享他是如何的感激自己的太太:首先,他拿出警察工作證說,自己經常在外執行勤務,過去太太經常要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若有一個孩子生病了,也是要把三個孩子都帶去醫院。她為這個家和孩子們付出很多。此外,太太還刻意營造擁抱的、肯定的教養環境,讓孩子富含滋潤地長大。這個家族因為太太的努力,全家都很開心。
我們也知道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有很明確的家訓和家規,他們留下有價值的信仰或是價值觀,維繫家人之間的情感,也確保事業能夠得到傳承。《富比士》富豪排行觀察到其中有25%都是猶太人,大家都以為成功是因為猶太人血統的精明、會做生意,實際上是「誠信」二字。
我們總認為,傳承的最好方式是透過血脈和事業。但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不起眼但極具影響力的傳承。廣為人知的德雷莎修女(Mather Teresa)的故事就是一例。再舉一個臺灣的例子:陳樹菊,原來一個臺東傳統市場賣菜的菜販,也能是一個慈善家,長年持續捐出賣菜所得做社會公益事業。她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愛和善良同樣可以成為一種傳承。
當我們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應該深思:我們想要留給後代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什麼?

打造家族精神與標竿的定期家庭會議

不只是一場會議,也是家族共鳴的開始與終結
關於提到要打造家族精神與標竿時,有提到要舉辦定期的家庭會議,雖然在此階段提起,但這不只是在六十三歲時要開始的事,我的真正意圖是提醒大家家庭會議的重要性。事實上,從我們年輕時就應該積極推動家庭會議。有句臺語諺語形容家族間的關係變化:「一代親,兩代表,三代散光了」,這意味著當家族走到第三代時,關係可能已經變得十分疏遠。
回想我自己的經驗,當我還是孩提時,父母的話對我來說是絕對的。但隨著時間過去,當我已成家立業,擁有自己的孩子時,那種家長向孩子「一言堂」的溝通模式就不再適用。想像一下,當我們年紀逐漸增長,我們的孩子也都已是獨立的成人,甚至他們都有自己的孩子,這時我們還能像以前那樣單方面地給予指令嗎?
家庭會議不僅僅是一場會議,而是一個機會,一個讓每一代都能夠開放心扉、分享感受的平臺。它為家庭成員創建了一個平等的環境,不僅可以暢所欲言,更可以集體決策,使每個成員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我深感,溝通的模式需要與時俱進。以我父親為例,他從我年少到現在,與我之間的溝通方式一直沒有改變。當我還是學生時,我會乖乖地聽他的話。但當我走入社會、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我希望他能認識到我的變化,認識到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
最後,我想說,家庭的關係絕不應該是單方向的、上層對下層的指令傳遞。如果家庭成員感覺自己只是被動地接受指令,他們可能不會真心地關心家庭的需求。畢竟,家是需要每位成員共同維護和照顧的地方。
家庭會議的祕訣與策略,凝聚家族每一分每一秒
當我們談論家庭會議時,有三個重要的環節必須強調。這三個環節有助於鞏固家庭的凝聚力,讓每位家庭成員都感到被重視和被尊重。
首先,每次家庭會議的開始,我們應該有一個「感恩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每位家庭成員都應該表達對其他成員的感謝之情。這並不是要硬性指出某人做了什麼好事,而是要真摯地表達自己對家人的珍惜。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生活的忙碌而忽略了家人的付出和努力,把他們的善舉視為理所當然。透過這個環節,我們學習看到並感謝家人的付出。
第二個環節是「分享喜悅」。這是一個讓家庭成員談論自己生活中快樂和值得慶祝的事情的時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喜悅和開心的時刻,透過分享,可以更加了解彼此,知道家人關心的事物和他們的喜好。
最後,「主題討論與意見反饋」是第三個重要的環節。可以設定針對某一個主題深入討論,已取得整體共識以利家庭全員合力推動,也是可以讓家庭成員提出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並集思廣益尋找解決方案的時間。無論是健康問題、經濟困難,還是生活上的小困擾,只要是家庭成員共同面對的事情,都可以放到這個環節來討論。
重要的是,這三個環節需要一位主持人來引導。主持人的角色非常重要,他需要確保會議進行得有秩序,讓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當然,家庭成員可以輪流擔任主持人,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如何引導會議。
總之,家庭會議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更是鞏固家庭凝聚力和提高彼此了解的重要手段。讓我們珍惜這些珍貴的時光,與家人共同成長。
家庭的力量,如何通過定期會議鞏固親情?
在一個大家庭中,當涉及多代成員時,要開個家庭會議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代人的想法、興趣和生活經歷都有所不同,這常常使得溝通成為一大挑戰。
想像一下,當阿公和小孫子坐在同一桌時,他們能共同討論的話題可能並不多。不是說他們不想分享,而是他們的生活焦點不同。阿公可能關心的是退休後的生活,而小孫子則關心學校的活動或玩伴。當然,他們可以分享家中的美好時光和對彼此的感激,但如果要討論家庭的具體問題,這兩代人可能會遇到困難。
或許你也有過這種感覺:當家中的大人們在討論重要事宜,作為年輕一代的你只能在一旁聽,難以參與或提供意見。因為有些事情似乎更適合由有經驗的長輩來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我提議應該開家庭會議的成員不要超過二代,每二代各自開各自的家庭會議。這種方法不僅使得每二代人之間都能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還能確保大家的需求都得到滿足。
超越傳統,讓家庭會議為成為新傳統
家庭會議不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場所,它更是一個加強家庭凝聚力的平臺。當你從小就習慣於參與家庭會議,這會使你更珍視家庭的重要性。當你年紀漸長就會發現,這種家庭會議的習慣是如何幫助你與家人維持深厚的關係,使得大家可以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
而這正是許多父母所期望的。他們希望,即使子女已經長大成人,也能一起參與家庭事務,並不只是各自為政。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子女要完全承擔家庭的經濟責任,而是希望家庭成員能夠共同參與,共同面對問題。
從早期開始,如暑假的計畫或孩子想打工的事宜,家庭會議就能成為討論這些議題的好場所。這不僅能讓家庭成員養成共同參與的習慣,而且還能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部分,並且受到家庭的支持和關心。
畢竟,知道自己在家中有一個位置,並能在這裡得到支持,這對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連結家庭的橋樑,從月度會議開始
一個有條理且組織良好的家庭會議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各種議題上達成共識,而且還可以讓每位家庭成員都有參與和發言的機會。一個有效的家庭會議需要一位出色的主持人及一個明確的會議流程。另外,每月定期開會並將每次會議的結論和共識寫下來,以便能確保每個人都能清楚了解家庭的目標和策略,同時避免忘記曾經的討論和決定。
兒童,特別是二年級以上的學生,其實也可以參與這些家庭會議。當他們能夠在家庭會議中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會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一部分,並且他們的意見也會受到尊重。有了家庭會議,他們不再是被動接受長輩決定,而是積極參與家庭事務的主體。
我們可以在家庭會議上討論各種議題,例如家庭旅行的規劃、誰該做什麼,甚至我們的孩子應該如何分擔家事。這不僅會教導他們負責任,還會讓他們了解,當我們想要某些東西時,我們需要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家庭會議也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期望我們的孩子可以在無憂無慮的童年中快樂成長。然而,他們也需要明白,父母需要為維持家庭而忙碌。例如,當我們一家人出去玩時,父母的負擔其實是最大的。我們需要駕駛,照顧每個人,甚至可能比平時還要更累。因此,我們需要孩子們以積極的行為回應我們的付出,並讓我們覺得為了他們而付出是值得的。
總的來說,我們希望能夠透過家庭會議,將我們的價值觀傳承給下一代。希望他們能理解,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尊重他人,並願意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付出代價,是我們作為一個家庭的基本價值觀。而這一切,都可以從家庭會議中學到。
若進一步想知道如何召開家庭會議,撰寫保證婚姻幸福的婚姻協議書,請掃描下方QR碼,或登入網址「https://suyufong.com.tw」參閱。

被忽略的道德

五十歲以後到六十五歲之間,我們可能會面臨中年轉職、離職照顧父母、離婚、退休、退休金規劃、孫子出生、父母往生、健康、更年期、養老等問題。不過在所有問題之中,最常被忽略的是培育下一代「道德」的教育問題。
近代全球受到美國文化影響,尤其是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美國電影、影集、動畫、音樂、奢侈品中透露的思想,導致個人主義風行。體現到生活中,就是注重自身的感受、追求自身的愉悅和快樂、強調吃喝玩樂、刺激名目經濟發展。因為過分強調個人,所以美國的離婚率居高不下,據近年統計,美國平均每六秒就有一個離婚事件。這麼龐大的離婚數量,無疑會導致許多家庭問題,更進一步產生各種巨大的社會問題。
但由於個人主義風行全球,所以高離婚率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近年臺灣更是已經成為離婚率最高的亞洲國家,而很明顯地,臺灣的社會問題也愈來愈多。
當太注重自身的感受時,容易有「我的感受大於一切」的情況發生,從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這就好像是身患重病的病人,只感受到自己的痛苦,而忽略了照顧他的人的感受。這種只專注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他人感受的情況,不只是會發生在居家照顧、長照的情境下,更常發生在與家人、朋友、同事的相處之中。
在「我的感受大於一切」的背後,其實有著渴望得到他人了解、尊重和被他人接受的心情。而這其實也是強調個人主義、太注重自身感受時,最容易被忽略的事:要別人了解、尊重和接受自己,但自己不願意去了解、尊重、接受別人。
因此,近代在個人主義風潮之下,社會人愈來愈不互相了解、愈來愈寂寞空虛、愈來愈追求物質享受、愈來愈沒有道德。
相對於個人主義的利己,中華文化著重的是利他,也就是道德。
道跟德要分開來理解。
天命之謂性,率(發音:碩)性之謂道。
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
道,就是遵循本性。而人心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天命。天命是什麼呢?使萬物生生不息。所以,人性本善,人心本善。道,強調的是心。
德,就是利他善行,而父母對孩子養育,更是不求回報的利他善行,所以反過來,孩子對父母的「孝」,也應是不求回報的利他善行,因此中華文化認為:百善孝為先。德,強調的是行。
更深入地說,「道德」其實就是「內求」的表現,一個會內求的人,表現出來就是有道德。有道德的人,深深了解自我,不受外在影響自我,願意去了解、尊重、接受他人,而不會要求、強迫他人改變,更不會有「我的感受大於一切」的情況發生,所以有道德的人內心豐盛,人人願意與之做朋友,誠可謂「德不孤,必有鄰」。
那麼如何增加道德呢?
雖然我們現在都講「道德」,但其實《道德經》原本是《德道經》,因為德、道兩篇順序與今本剛好相反,這體現了老子的思想是「先德後道」:先行善,後近道。為什麼呢?因為,德者,得也,無求的利他最終會令己有不求之得,所以叫「德道」。這也是為什麼中文講「得到」、「得道」都是同一個音,因為這些都是「德」而來的不求之得,而不是求得之得。
而要做到無求的利他,關鍵就在「內求」,求自己利他時,內心無私、不求外在的權名利,只求心安理得,發自內心地做、不受他人影響。
更關鍵的是,怎麼教育下一代道德?
修道之謂教,只有自己不斷修去自己的私欲、做好道德的榜樣,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是孩子真正的福氣。
被誤解的孝順
在個人主義的框架下,談到「孝順」,反而會被認為在挑戰個人的獨立性,似乎孝順會抹煞掉個人思想、壓抑個人的感受,甚至是喪失自由。對於現代人來說,最難過的關卡是會「覺得」當父母錯誤的時候,難不成還要順從父母?這豈不是害了父母嗎?甚至如果父母只是為了自己的感受而作出無理的要求,難不成還照做嗎?「孝順」似乎讓父母成為了無上的權威。
其實孝並不是上對下的要求。孝,要求的是自己。
談到孝順,不得不談論語。
《論語》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發音:莫),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志,心之所主。
道是性善的、心善的,所以這裡的志,是從善心出發的志、利他的志。
所以當身為父母時,要注意自己的志,是利他還是利己。
孩子很容易會向父母學習「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而當孩子看到自己對待父母的好榜樣,最終你會得到的,很大可能就是孩子也會這樣對待你,這就是德的回饋。
如果發現或者認為父母的志,是利己之志,那麼:
《論語》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幾,時機的機,又有微的意思。所以是找對的時機,委婉、不刺激地建議。
如果父母不接受,那我們要表示尊重,不需因為覺得自己勞心勞力而埋怨。
在個人主義之下,很容易會想:憑什麼對方做錯又不聽話,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我們還要表示尊重並且不埋怨?
這裡的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不求回報地建議?
如果是,那就是最善的德,無論對方如何反應,我們都不會感受不舒服。
如果是發自善心,但還是有私心,那麼雖然是德行,但當對方不領情或者強烈反對時,我們難免內心會受到影響、覺得有點不舒服。
這其實是修道的層次高低所致。
修道,就是修掉內心的私欲,往無私利他的境界邁進。
愈是無私,愈不受外界影響心境。
會有「憑什麼對方做錯又不聽話,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我們還要表示尊重並且不埋怨?」的想法,其實正是因為將個人感受置於一切之上,導致我們不自覺地去要求別人做到我們想要對方做的。
這時候也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可以做到這樣,那可不可以要求別人也做到?換句話說,我可不可以要求父母、親人、朋友、同事,不要要求我做到他們想要我做的?
如果會有這種想法,就表示其實自己依然把自己的感受置於一切之上,如果真的可以放下,那麼也不會去要求別人。
那麼是否意味著,我們都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嗎?
當然可以說,只是也是要「找對時機、用對方法」說。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