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夠教養法,養出溫暖聰明的孩子
作者:陳子蘭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5-01 00:00:00
<內容簡介>
從小愛夠、玩夠、情境夠、做事夠的孩子,成長之路如有神助!
四夠的孩子,自然而然擁有健康心態與強大統合力,不需父母多操心!
☆ 知名親子教養專家陳子蘭老師,帶父母深入四夠教養精髓!
☆ 王國和(理科出版社社長)、周秀慧(高雄振才幼兒園園長)、林絲草(「四隻小人一個媽」粉絲頁版主)、柯澍馨(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副教授)、廖進隆(全人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蕭彤雯(節目主持人)、謝淵智(臺中市西屯區國安國民小學校長)、蘇雯娟(生命之愛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專業推薦!
讓孩子四「夠」,孩子自然聰明健康又貼心!
知名親子教養專家子蘭老師,在多年的諮詢工作發現,孩子的表現往往與父母的價值觀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如果父母沒有用正確的教養態度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用偏差行為(簡稱討愛行為)來提醒父母。
因此,最難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的觀念!子蘭老師在本書中分享四「夠」教養精髓:
1.愛夠:愛從說話開始,正面溫和的話語,就有愛
2.玩夠:玩出生命三動能,身體健康、情緒安定、腦力開發
3.情境夠:人是情境之子,行為是學來的,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情境
4.做事夠:盡量找事給孩子做,做事是智慧的綜合能力
孩子本來就擁有無限的潛能,教養不需太用力,只要父母能領悟四夠教養心法,孩子自然心性善良、開朗、熱情、有活力、有自信、耐挫力強!
學員心得分享
•一次機會下聽到老師的四夠教養,回家馬上使用老師的第一夠:要愛夠。很神奇的是,寶貝的語言也都很溫柔很正面,原來,小孩的一切真的都是模仿爸爸媽媽來的∼(鄭依青)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做媽媽的可以越來越好命。(陳郁菁)
•老師的教養方式深入淺出,很容易就可以在家裡實行。(Joslin940)
•不用打也不用罵,孩子的行為居然就自己好了一大半!(珮汝)
•感謝有老師的陪伴與帶領,讓我在三寶的育兒之路如魚得水。(巧媽)
•父母一起來學習四夠教養,讓家庭生活更美滿。(劉俞伶)
•照著老師說的做,孩子的回饋真的讓我感動到想哭!(林美秀)
•從小貫徹「四夠教養」理念,至今仍受用。(林宜芬)
•感謝育兒路上遇見老師這盞明燈指引方向(陳姿言)
•從理解到融入生活,從「四夠」開始,運用老師教導的各種細膩的思維、方法,改變我自己的想法、行為、說話方式,終於逐漸與孩子建立親近、彼此安心信任的關係。(江忠晉)
•這是一本育兒聖經。更是一本經營家庭與人際關係的操作書,當我將它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看到兒子與我們的應對,儼然就是溫暖又聰明的孩子,就知道我走在對的路上了。(林嫻一)
★目錄:
〈推薦序〉愛在智慧花開時 柯澍馨
〈推薦序〉四夠教養觀念重要且貼切,理解、接納孩子的發展,親子關係就會好 蘇雯娟
〈推薦序〉生而養,養而教,做個有愛的父母 謝淵智
〈推薦序〉正確的愛,不但滋養到小孩,更是滋養到自己 林絲草
〈推薦序〉原來只要掌握教養眉角,就能培育有溫度且聰明的孩子 廖進隆
〈自序〉讓孩子愛夠、玩夠、情境夠、做事夠,教養一點兒都不難!
第一部 愛夠
1.你給孩子的愛,對了嗎?
2.恰到好處的愛,感受會更強烈
3.父母是「愛的生產者」還是「愛的消費者」?
4.將「我愛你」改成「我需要你」
5.父母給孩子的是「愛」還是「礙」?
6.「愛」與說話的關係
7.說話是一種刺激
8.同理心是愛來的,不是教來的
9.孩子哭的時候,你會如何說話呢?
10.父母有情緒不調教小孩,孩子有情緒父母不說教
11.比較教育=缺愛教育
12.自然教育法vs.人為教育法
13.真實看得見的教育vs.理想的夢幻教育
14.自立的教育vs.保護、干涉的教育
15.悔改的教育vs.說教的教育
第二部 玩夠
1.玩是孩子的生命
2.玩不是浪費時間,玩不只是玩
3.遊戲可以幫助發展幼兒語言
4.遊戲可以發洩過多的體力和精力
5.遊戲可以強化神經反應
6.遊戲可以培養品格
7.遊戲可以幫助智力的發展
8.從遊戲中啟發八大能力
9.遊戲具有心理治療的功能
10.遊戲中可以發揮的功能及學會的目標
11.遊樂中學會感情是可以被接受的
12.遊戲中學會自我控制及自我指導
13.從遊戲發展智慧與自信
14.在遊戲中學會自己選擇,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15.遊戲給予安全感和無恐懼的情境
16.遊戲中了解真實世界與遊戲世界的不同
17.遊戲中父母不是指導者,是親密的夥伴
18.遊戲中注意當下的體驗,而非過去種種問題
19.遊戲中重視情感交流,而非想法和作法
20.遊戲中敏感的了解、而非解釋回答問題
第三部 情境夠
1.生態環境與家庭情境
2.打造一個有機體的家庭情境
3.想要教養出開朗、活潑、有自信,友善待人的小孩嗎?
4.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是塑造優秀子女的祕訣
5.過去的打罵和現在的打罵有何不同?
6.打罵教育的缺點是什麼?
7.經常被恐嚇的孩子,容易導致個性畏縮
8.你會用書恐嚇小孩嗎?
9.經常被威脅的孩子,較壓抑或情緒衝動
10.習慣接受利誘,會變成以功利為導向
11.認識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
12.改變家庭氛圍,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13.高要求,低回應──高壓專制型
14.高要求,高回應──開明權威型
15.低要求,高回應──寬容溺愛型
16.低要求,低回應──冷漠忽視型
17.你是教養不一致的類型嗎?
18.十個重要的調教守則
第四部 做事夠
1.讚賞可讓孩子變得更好、更愛做家事
2.跟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好嗎?
3.誰說孩子不願意收玩具?!
4.這樣說,讓孩子喜歡做家事
5.孩子的好,是好在父母對他們的需要
6.不剝奪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
7.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會幫忙父母做家事
8.幼兒玩和做事,都是出於好奇心與探究心
9.做事最能幫助腦力開發
10.做事的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
11.找到讓孩子願意做家事的動力
12.全家總動員,一起做家事
13.讓孩子養成做家事習慣的方法
總結 滿足六大心理需求的四夠教養
1.生理活動的需求
2.被愛被關懷的需求
3.安全感與歸屬感的需求
4.自信與自尊的需求
5.好奇心的需求
6.成就感的需求
學員心得分享
〈後記〉感恩永遠的恩師
<作者簡介>
陳子蘭
親子教養、兩性演講專家、教養諮詢師、婚姻諮詢師、個人成長諮詢師、兒童閱讀諮詢師、理科智慧家庭暨人類工程學院處長。
擁有10年以上的實務經驗,在全國各地推廣智慧家庭的觀念與方法,提供包括婚姻家庭、夫妻婆媳、親子教養,以及個人成長認知調整等諮詢和建議。近年除了演講,也透過網路社群與父母分享育兒觀念,並提供兒童行為改變及婚姻諮詢服務。
她相信,就像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的滋養才能長大,家庭也需要呵護和經營,用對方法才能充滿愛與溫暖。著有《我心裡住著一隻刺蝟》。
◎子蘭老師粉絲團(婚姻、親子、個人成長)LINE社群 https://reurl.cc/MOZr4L
◎Podcast 子蘭老師陪妳/你聊--聊聊生活大小事 https://pse.is/5sd5zw
★內文試閱:
•自序
讓孩子愛夠、玩夠、情境夠、做事夠,教養一點兒都不難!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覺得教養小孩是一件怎麼樣的事?
如果答案是輕鬆愉悅,那麼恭喜,你的觀念與方法肯定是正確的。然而,如果你感到又累又挫折,那麼肯定有些觀念跟方法是需要調整的。
每當講座或教養諮詢時,總會遇到父母語帶無奈的表示:「以前我們當孩子時都是聽話照做,現在當父母了,教養孩子卻那麼難?!」「早知道就不要生!」「比工作還累人!」「都累成這樣了,孩子還不體貼我、配合我?」「愈說愈故意,打罵孩子的行為非但沒改變,跟我的關係還愈來愈遠,會頂嘴、還會翻我白眼……讓我充滿挫折感啊!」
或許這也反映了多數父母的心聲,過去父母生得多,沒有太多的管教問題,而現代人生得少,管教的問題卻層出不窮。這教養難的背後原因,是許多面向所造成,絕非單一問題。然而,解決問題的首要之務,是找出問題所在,才能真正的改善問題,這也是我寫這本書來跟現代父母探討的主要原因。
我有幸遇見理科出版社社長王國和教授,當年他提出「孩子應該這樣教」的「四夠教養法」,提醒現代父母「孩子生得少,更要教得好;要教好孩子,先學不要教」。乍聽之下,這「不要教」可真的是玄之又玄!原意是指每個孩子本來就好好的,只要適時適性地正確引導即可,但現代父母太過用力的「教」而扭曲了「教」的本意,反而把孩子給教壞了;這也並非要父母從此放任孩子不管,而是提醒父母是否教養過度而不自知!
當被問到育兒教養之路太難、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我總會說:「教養挫折,正是刺激父母觀念再升級的最佳時機!」當面對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愈說愈故意時,除了是好好說、苦苦哀求、抱著歇斯底里的情緒怒罵孩子之外,或許可以思考其他的教養方法,一切都有方法,父母也總願意學習往更精進的育兒道路前進。
我從事教養諮詢十多年來領悟到,行為的背後來自內心感受,感受好行為表現就好,如果孩子出現偏差行為,父母需先關注孩子的內心,是否某些內心需求沒得到滿足,而導致欲求不滿,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或所謂的攻擊行為;感受好壞跟情境的互動有很大的關係。
意思是說,一個孩子與父母間關係好壞的情境,會影響孩子的內心感受,如果父母跟孩子的互動關係不佳,那麼,孩子就可能產生偏差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簡稱為討愛行為)。也就是我在教養諮詢或親子講座當中經常提到的:「父母學習正確的教養態度來對待孩子;而孩子用偏差行為來提醒父母改變教養態度。」這是一個相對應的關係。
猶記多年前一場幼兒園活動的延誤,造成講座的時間壓縮,只能給我三十分鐘分享「四夠教養」。講座結束卻獲得滿堂彩,一位家長有感而發地表示,雖然時間太短,但講座內容實在太精采,只要能領悟這四夠教養心法,教養孩子就不難!
如果你正為教養孩子而困惑不已,那麼也許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也不一定要全相信書中的任何觀念或方法,但你可以試一試,試著把它融入你的親子關係中,如果孩子的行為真的有改善,那才是最重要的開始。如果教養讓你感到無力或無助感,那麼肯定是有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把它找出來,然後修正。
孩子具有無限的潛能,不論身心機能還是能力,均優於大人。然而,孩子優秀與否,關乎父母的觀念與方法。所以,親愛的父母們,我們一起來學習教養孩子的基礎核心觀念:四夠教養:愛夠、玩夠、情境夠、做事夠。
愛夠—愛從說話開始,正面溫和的話語,就有愛
玩夠—玩出生命三動能,身體健康、情緒安定、腦力開發
情境夠—人是情境之子,行為是學習來的,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情境
做事夠—盡量找事給孩子做,做事是智慧的綜合能力
有緣出版王國和教授一生推廣的教養核心思想「四夠教養法」,我的內心是感動的,是喜悅的,是興奮的,更是感激的!
到底教養難不難?
到底管教孩子有什麼撇步?
到底眉角又是在哪裡呢?
我們就從這本書開始吧!
童年快樂,一生都會快樂,因為起點決定了終點。
最新生活新聞
-
-
青銀共舞嗨翻體育館 93歲阿公街舞展活力
(44 分鐘前) -
台鋼科大職籃球場啟用 頂尖場館聚焦校園改造
(59 分鐘前) -
麥當勞員工貼錯公告洩「限定新品」消息 業者低調回應
(1 小時前) -
綠委沈伯洋捐助百萬助花蓮弱勢 對參選公職未置可否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