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6° / 25° )
氣象
2024-09-13 | PChome書店

從小學思達:培育孩子自學、思考與表達的能力

從小學思達:培育孩子自學、思考與表達的能力從小學思達:培育孩子自學、思考與表達的能力
作者:張輝誠、黃彩霞、楊雅芬、宋蕥妘、林恆嘉、張美慧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30 00:00:00

<內容簡介>

素養教學 ╳ 高效學習
翻轉學習效率及速度
培養孩子一輩子帶著走的多元能力

學思達教學法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訓練孩子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及寫作等綜合能力,點燃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提升上課專注力,增加學習自信心。

透過五位學思達小學老師的真實分享,以大量實例系統性介紹並深入剖析學思達教學法在小學的運用,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具體教學策略和方法,也讓讀者深刻理解學思達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應用。

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教育領域也迎來了新的變革和挑戰。
學思達教學法持續培育學生的,恰恰是應對AI時代挑戰的關鍵能力。
──張輝誠(學思達創始人)

★本書特色:

1.首部完整收錄學思達應用在國小學生的教學技巧
2.記錄多位老師於教學現場實踐學思達的轉變、成長和收獲
3.系統性介紹並深入剖析學思達教學法
4.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學思達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目錄:

【自序】讓一代勝過一代 張輝誠(學思達創始人)

【第一章】學思達來了,出現新可能
黃彩霞老師:第一位突破小學低年級學思達障礙的老師
楊雅芬老師:初嘗學思達失敗,沒關係,捲土再重來
宋蕥妘老師:滑世代學生,老師怎樣因應
林恆嘉老師:明星老師,出現更深的覺察
張美慧老師:後出轉精
新風景:親、師、生的三贏局面

【第二章】如何做學思達:學思達五環
傳統單向講述、問答式教學、分組合作學習
學思達五環的多元變化
學思達教學的特殊變化
小學課堂學思達五環運作的提醒與技巧

【第三章】如何做學思達:學思達講義
學思達講義的最終目標
學思達講義設計的三要點
問題思考點設計之「預先考量」
建議先從「類學思達」開始
小學國語課堂的學思達教學心法
小學中、高年級國語學思達講義製作歷程
整理講義與自製線上教學影片
學思達講義的包容性:「品格」也能學思達
課堂師生對話引導考量
學思達品格講義模組化概念
學思達老師,為何如此熱情?

【第四章】學思達的美好
開放教室,讓世界走進來
開放教室帶來的影響與好處
開放教室帶來的親師生成長與變化
開放教室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學思達的基礎:更有溫度和連結力的班級經營
彩霞老師的班級經營心法
學思達老師擴大自我影響力
學思達教學造就師生亮點
結論:學思達老師的終身成長之路
最深切的學思達親身感受

【致謝】因為您們,孩子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作者簡介>

張輝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全人教育獎首獎。
2013年9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是台灣教育圈「隨時開放教室」第一人,五年間超過全世界六千位老師前來他的課堂觀課;組建臉書「學思達教學社群」,目前有八萬多名老師、家長、學生和學者每天進行學思達教學分享與討論;又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之下,建立線上教學講義分享平台(ShareClass.org),打破校際藩籬,共享全台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智慧。
至2024年,已培育出並認證通過五十餘位學思達教師,長期開放教室,在全台各縣市打開各自教室,開放觀課,讓教育現場保持開放與流動,提供第一手教育現場,相互觀摩、精進與成長。
同時在全台各地實體或線上長期演講、舉辦超過數百場工作坊,分享學思達教學法,更受邀至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中國大陸各地及港澳等地分享,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教育相關著作有《學思達》、《學思達增能》、《學思達小學堂》(繪本套書),同時有意識、有組織、有規模地透過李崇建老師的大力幫忙,將薩提爾導入學思達,與崇建老師合著《教室裡的對話練習》並共同策劃《薩提爾縱深對話》,另獨立撰寫《家庭裡的對話練習》。
文學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九歌年度散文獎,著有《離別賦》、《我的心肝阿母》、《祖孫小品》、《相忘於江湖》及《毓老真精神》等書。

黃彩霞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擁有資優教育、普通教育及特殊教育教師證,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5年接觸學思達後,旋即開始實施,除了開放教室觀課、成立光復國小學思達社群,並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與觀議課。
2019∼2021年擔任學思達全國師培國小課程召集人,2021年迄今與光復國小團隊執行國小數學、國語學思達教學講義編製與推廣計畫。

楊雅芬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4年接觸學思達後,除了開放教室觀課,更受邀在台灣、馬來西亞和浙江等地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
2020年擔任學思達國小國語中年級課程召集人,後續更主籌國小國語學思達講義模組化編製與推廣專

宋蕥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6年開始進行學思達教學法,隔年在學思達亞洲年會擔任新秀分享,並且在台灣、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地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之後縱貫小學1∼6年級全面實施學思達,且公開分享自編講義並開放教室觀課。
2022∼2023年擔任學思達品格講義主編,後續並創辦學思達品格教育「用心良品」社群,並擔任學思達品格社群課程召集人,執行品格推廣專案。

林恆嘉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4年接觸學思達,2018年起在任教自然科的班級全面實施學思達,且公開分享自編講義並開放教室觀課,同年亦受邀在學思達亞洲年會進行分享。
2019年成立「自然而然學思達小學堂」臉書社群,並於2021∼2023年擔任馬來西亞科學學思達社群陪伴講師。

張美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現為桃園市青溪國小教師。
2018年任職新北市頂溪國小時,成立校內學思達教師專業社群,並於隔年首次分享學思達,且開始擔任教育部初任教師輔導知能研習講師,分享學思達教學與班級經營。
2021年起擔任學思達國小高年級課程召集人,籌劃國小高年級國語工作坊課程,參與國小學思達團隊進行國小國語學思達教學講義編製與推廣計畫,並於2024年擔任學思達認證家教班工作坊講師。

★內文試閱:

•作者序

讓一代勝過一代
張輝誠(學思達創始人)

學思達教學法,經過十年努力,已經擴展至各學校不同學齡層,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有老師成功採用,並隨時開放教室,提供出最真實的教學現場,給各界教師、甚至家長前往觀課與交流。
《從小學思達》這本書之珍貴,就在於學思達一開始都只集中在擁有自學能力的國中、高中為主,後來卻有小學老師嘗試將學思達複製到小學教學現場,從高年級(林姿君老師),然後中年級,最後又複製到最難的低年級(黃彩霞老師)。
因為一般認為小一生看不懂字幾乎沒有自學能力,也不具備完整思考與表達能力,不太可能實施學思達,但在學思達小學教師群的努力下,經過多年堅定的實踐、調整與深耕,終於看見小學六個年級的全面成果,看見孩子們的轉變與成長,看見小學生自學、思考、表達能力不斷積累與厚實、多元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時也發現課堂風景的溫暖轉變,親師生深刻連結的三贏成果──這些教老師們(黃彩霞、楊雅芬、宋蕥妘、林恆嘉、張美慧老師)多年實踐學思達的心路歷程、轉變、成長和收獲,都記錄在此書中,非常真誠、非常動人。
《從小學思達》這本書,透過五位學思達小學教老師的真實分享,系統性介紹並深入剖析了學思達教學法在小學運用的各個方面,不僅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學思達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也讓讀者能夠深刻理解學思達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應用。書中通過大量的小學實例和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靈活運用學思達,使學生能夠在一個互動、合作且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中成長。
學思達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和促進者,而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書中可看見各種實例,小學生在學思達課堂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這不僅增強了小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成績,及全面素養。
學思達教學法的特色在於其全方位、多角度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全面能力提升與發展。
學思達教學法的五大步驟:自學、思考、討論、表達和統整。這五步驟不僅是教學流程的實施環節,更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多元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關鍵,如自主學習、閱讀理解、獨立思考、團隊合作、和表達能力等,。這些能力對於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書中也提供了學思達小學教師群許多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幫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效運用學思達教學法,實現教育目標。
這些特點都使得學思達教學法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需求,每一節課堂都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全面素養。
特別是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教育領域也迎來了新的變革和挑戰,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從小學就迫切需要快速學會的是:如何站在AI的基礎上,善用之、駕馭之,然後又能進行「再創造」。
過去教學強調「記憶」(考試不能看書)與「理解」(著重選擇標準答案),但在AI時代,如何準確判讀AI生成資訊的真假非對錯、優劣得失,變成當務之急,也就是說培育孩子的「分析、評鑑」能力變成教學重中之重;有了這樣能力,又能在AI初始創造的成果上,透過個人「加工與匯入新創意」,以AI為基礎,人腦為延伸,結合起來,形成「多次再創造」,然後真正「應用」落實在各領域,加速創新與變革。
學思達教學法持續培育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和討論、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等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恰恰是應對AI時代挑戰的關鍵能力。通過學思達教學法,學生可以培養自我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更好地適應、判讀,與辨別快速變化的海量信息環境、更靈活應用所學知識,並且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以及再創新思維與再創造的能力,讓學生遊刃有餘地駕馭AI。
AI是人類的階梯,不是人類的天花板:學思達老師也是學生的階梯,不是學生的天花板。唯有AI成為階梯,人類站上階梯、才能勝過AI;唯有老師願意成為階梯,學生才有機會登上階梯、勝過老師。這樣我們的未來世代,才能一代勝過一代,不斷超越,不斷成長。
這也是學思達的最大願景,教師對學生有利,就是對台灣有利。教育現場,每一堂課都能釋放出師生最大潛能,發揮出彼此最大價值,這樣,台灣的未來,就會加入一代又一代潛能被釋放、價值被發揮的孩子,能量愈來愈巨大,一起變得愈來愈美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