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3° / 30° )
氣象
2025-05-21 | 卡優新聞

2024非現金支付260兆 信用卡電支筆數占8成4

2024非現金支付260兆 信用卡電支筆數占8成4

在行動支付與數位交易日益普及下,民眾消費行為出現大幅改變。央行最新統計顯示,去(2024)年全台跨行非現金支付交易總額達260.5兆元,年增17.7%,交易筆數衝上83.7億筆。其中,以電子支付及信用卡為主的小額支付筆數最多,兩者合計為70.6億筆,占比84.2%,顯示國人對非現金支付方式的依賴日漸加深。

這波成長動能不僅來自企業與政府間高額資金撥付所帶動的整體金額擴張,更反映在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中支付習慣的改變。從繳費、購物到搭乘交通工具,越來越多人選擇以電子支付或刷卡方式付款,使得非現金支付不再只是特定族群的選項,而是大眾消費的主流工具。

央行指出,在龐大的跨行非現金交易中,存款帳戶間轉帳仍為主要來源,金額為237.8兆元,年升19%。若從交易筆數來看,最頻繁的則是電子支付與刷卡消費,分別為33.5億筆與37.1億筆。在金額方面,電子支付金額為4,326億元,信用卡及金融卡等刷卡金額則有4.9兆元,分別年彈16.9%與12.4%。

與2018年相比,電子支付與刷卡金額當年合計僅2.8兆元,去年已成長至4.5兆元,跳升逾6成。而交易筆數則從42.2億筆上揚至70.6億筆,年飆67%,顯示非現金支付已由選項轉為多數人日常消費的主流方式,尤以刷卡筆數增幅最為驚人,6年間從12.6億筆暴增至37.1億筆,幾乎翻了2倍。

央行進一步分析,非現金支付交易總額明顯擴增,主要是因企業與政府間的高額通匯交易。資料顯示,全年有超過7成的交易金額透過通匯通路完成,不僅涵蓋企業間往來款項,也包含政府各項支出撥付。此外,民眾以存款帳戶進行水電費扣繳、房租轉帳等日常操作,也都納入非現金支付範圍。

不過,央行與金管會在非現金支付金額統計上出現落差,央行說明,兩者採用的分類標準不同。央行依循國際通用原則,計算範圍涵蓋所有透過存款帳戶完成的交易,包括通匯、大額轉帳與自動扣繳等,因此金額較金管會所列舉的信用卡與電子支付領域更為龐大。金管會去年統計的非現金支付金額為8.3兆元,與央行260.5兆元之間差異即源於此。

央行強調,儘管支票使用量逐年下滑,但整體非現金支付的規模與普及率持續提升,未來將繼續觀察電子支付、刷卡工具與金融科技創新對支付行為的影響,確保金融體系安全與交易效率兼顧。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