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影言》出神入化3奇幻秀 騙局翻轉埋伏筆

要說最神的魔術電影,除了諾蘭的《頂尖對決》外,就只有《出神入化》了。開場不用10分鐘,就讓整個影廳內的觀眾驚呼,更不用說整部片充滿奇妙的翻轉,即使是資深觀眾都跟不上導演和編劇的思維,每一段劇情、每一句台詞都有辦法搶在觀眾前一步。看完電影彷彿經歷一場大型奇幻秀,每位觀眾都帶著驚嘆走出影廳。
這樣的手法很難再見到第2次。以正常的視角來看《出神入化2》,這部續作其實已經是部很不錯的犯罪諜報片,偏偏因為首集故事太神,令人感到續集的格調明顯低於前作,而其中關鍵就是「魔術」。

首集電影就像首次問世的魔術表演,觀眾在其中驚呼連連,最後再由魔術師自行破解手法,讓人讚嘆其中奧妙。而續集不能再表演一樣的內容,在沒有新元素加入情況下,即使整場表演依然效果十足,總讓人感覺是狗尾續貂。
多年後《出神入化3》出現了,有第2集的教訓,這次明顯走回首集的老路,增加了更多花招,也納入更多懸念,企圖再度喚起觀眾的注意力,結果確實比第2集好,而且好上不少。然而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於經典是無法被複製的。
第3集的確好看,隨著一段又一段玄妙的魔術,劇情跟著轉了又轉、翻了又翻,只是在一樣的套路下,總讓人覺得很多橋段都似曾相識,還明顯埋下第4集的伏筆。只怕接下來的劇本愈來愈難寫,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提是不要被巨人摔下來才行。

《出神入化3》找來前2集所有人馬回歸,描述新生代魔術師因為崇拜「四騎士」,因此假冒四騎士的名號繼續「行俠仗義」。只是他們也因此被「天眼」盯上,被要求與四騎士合作,一起進行偷竊鑽石的任務。
在大銀幕上呈現「魔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原因在電影特效本身就五花八門,觀眾也非常熟悉大銀幕上各種稀奇古怪的場景,要把原本在真實舞台上的魔幻放進電影裡,原本神奇魔術瞬間就會掉價。因此當「魔術」遇上「電影」,魔術就只能改變型態,變成讓劇情產生翻轉的工具。

都說「魔術是一場騙局」,《出神入化3》讓故事主軸回到「騙局」這件事,透過7位魔術師主角來場「局中局中局」,並由導演想辦法以各種手法引導觀眾走進誤區,最後「驚天翻轉」帶動觀眾情緒。這點與首集有異曲同工之妙,導演都企圖搶在觀眾前一步拓展劇情線,「不看到最後不會知道真相」,這點讓片子變得非常具有吸引力。
為了強化「魔術」的分量,能感受到導演用盡了全力,故事中的7位魔術師不斷地在「秀技術」,單向鏡消失、撒紙花換裝,還利用視覺盲點與錯覺讓電影更加精采,對魔術歷史沒有一定了解,絕對做不到這件事。看到請觀眾猜紙牌的魔術又出現時,的確讓人有重回首集的錯覺,這也是第3集明顯強過第2集的部分。

可惜,本系列作已經到了第3集,出場人數過多,以致導演沒能好好掌控每個人的戲份,部分很有魅力的角色顯然沒有太多發揮空間,讓故事的銜接點變得生硬,「導演總是走在觀眾前面」的感覺並沒有這麼明顯,感覺上就沒有這麼「爽」。像是摩根費里曼才秀了一手憑空消失,下一刻就看到他已經中槍倒下。5位元祖騎士前一刻看似撒了煙霧逃跑,接下來就被發現他們被困在玻璃箱中,還耍笨讓箱子裝滿水。
簡單來說,就像是原本不斷開外掛、從來沒有輸過人的「史萊姆」,突然間翻車敗給了某個魔王。以劇情節奏與曲線來說,本來就應該要有高潮和反高潮,但「出神入化」系列的粉絲想看的是一場沒有破綻、一氣呵成的演出,這些斷點就變成缺點。這也不能怪導演,若將這些斷點都移除,就無法收束前2集拓展太開的內容,該片也就變成首集的複製品,沒法再走出自己的路。

我給《出神入化3》象徵「不看可惜」的4顆柿子,單純從犯罪諜報片的角度來看,本片已經拍得非常好,但是要理解第3集故事情節,就一定要看過前2集,比較之下,第3集沒有首集精采就是「非戰之罪」了。然而電影公司明顯要延續這系列,所以埋下不少第4集的梗,接下來的劇本絕對是愈來愈難寫;原本的高度就已經很驚人,要怎麼更上一層樓,我都為編劇捏把冷汗。
酸柿子點評:未看先猜,續集只能變成魔術師版本的瞞天過海了。

影評等級:(0顆柿子~5顆柿子)
0顆柿子:影史奇觀;0.5顆柿子:不值一提;1顆柿子:絕對傻眼
1.5顆柿子:眉頭深鎖;2顆柿子:一陣尷尬;2.5顆柿子:尚未成熟
3顆柿子:可有可無;3.5顆柿子:瑕不掩瑜;4顆柿子:不看可惜
4.5顆柿子:強力推薦;5顆柿子:影壇經典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五刊出》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北市立動物園111週年 Zoo跑緩衝綠帶體驗野性再現
(45 分鐘前) -
明起汽、柴油價格皆不調整
(47 分鐘前) -
全球首例人染H5N5死 石崇良:無人傳人風險
(48 分鐘前) -
中友百貨:彰化店工程因缺料等延宕 估118年5月完工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