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 中央社
15歲少年肺炎送醫 查出是抽4年電子煙造成損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天表示,9月間收治一名15歲肺炎患者,在排除感染及其他原因後,經過詢問,少年才坦承11歲起開始抽電子煙,而確認是電子煙造成的肺部損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呂克桓表示,這名少年因呼吸喘、咳嗽、上腹痛、嘔吐等症狀,在診所就醫後無改善,而轉送中山附醫,到院後經胸部X光及胸部電腦斷層顯示雙側肺炎。
呂克桓指出,患者住院初期甚至需要氧氣輔助來維持血氧,經排除感染及其他原因後,患者才說11歲起因好奇開始抽電子煙至今已4年,而家長並未察覺,最後確認患者是因電子煙造成的肺部損傷,在經過治療後病況改善出院。
身兼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理事長的呂克桓認為,電子煙的成分可能比傳統香菸更複雜,也同樣會有二手菸、三手菸的危害,除了尼古丁會讓人成癮外,其中也含有如甲醛、乙醛、丙二醇、二甘醇等,除了肺部之外,也會造成皮膚、肝臟,甚至腎臟的危害。
呂克桓強調,電子煙常添加許多芳香物質,減少刺鼻的刺激感覺,更容易吸引青少年,儘管菸害防制法已將電子煙列為管制項目,但市面上或是網路上仍然有許多管道可以輕易取得,政府及家長應正視電子煙問題。
呂克桓呼籲,電子煙不應做為吸菸者戒菸的替代方式,且內含物質與傳統香菸一樣會有成癮、致癌風險、肺部及其他器官傷害甚或死亡,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會影響腦部發育,不管是哪一種菸品,都應避免使用。
最新生活新聞
-
-
快新聞/案882曾去桃園仲平黃昏市場! 19、20日短暫停留詳細時間出爐
(29 分鐘前) -
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持續擴大 逾1300人須隔離
(33 分鐘前) -
逛逛家樂福 找「棗」幸福
(35 分鐘前) -
再增3境外移入 自南非及美國入境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