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 中央社
主動脈瓣膜狹窄 醫師籲高齡患者評估微創手術
因老化所引起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常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人,但只能以手術治療,許多長者又對傳統開胸手術有疑慮,醫師建議可評估選擇傷口較小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志遠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中表示,最近有名82歲男性病例,因走路時暈眩跌倒、心跳緩慢,由救護車送到急診,經診斷為心臟衰竭、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醫療團隊評估後建議病患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施志遠表示,病患原本擔心無法負擔高額手術費用,但醫療團隊說明80歲以上高齡病人可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後來幫病患申請健保給付通過,手術也順利完成,目前狀況穩定,定期回診。
他說,因老化所引起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常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將隨之增加。主動脈瓣膜狹窄早期沒有症狀,隨著嚴重度上升開始出現胸悶、喘、昏厥及猝死等症狀,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只能透過手術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吳南鈞指出,傳統的開胸手術較易讓病人抗拒及排斥,高風險族群、術後產生的併發症及死亡率也要注意,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傷口較小、恢復時間短,提供年長者及高危險群病人另一項選擇。
吳南鈞表示,以往沒有健保給付時,病人需自費約新台幣100多萬元,在2021年2月健保開始有條件給付,符合條件者有機會申請通過,可造福更多有需要的病人,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與醫師充分溝通後及早接受適當治療。
最新生活新聞
-
-
臺灣國寶級玻璃大師—林瑤農臺南首展 極品開運聚寶瓶閃耀登場
(18 分鐘前) -
衝了!台中多數學童復課前可打疫苗
(26 分鐘前) -
視察新北遭嗆 蘇貞昌直接驅車離去
(28 分鐘前) -
基隆爆「醫院大型感染」至少100例↑…「一車車載走重症」!護理師哭:根本等中鏢
(3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