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4° / 31° )
氣象
2024-05-18 | 中央社

關西分駐所三期修復工程今開工 打造關西大客廳活絡觀光

縣定古蹟關西分駐所是新竹縣規模最大的警政類型文化資產,縣府提出「關西大客廳」概念,以分駐所作為歷史街區活化的核心,分期分區推動修復,今(18日) 舉行「縣定古蹟關西分駐所第三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工程預計114年8月完工,期望搭配已完成修復的一、二期園區,活絡當地文化觀光產業發展。

縣長楊文科表示,關西分駐所是日治時期的警務官廳及官舍,以分駐所辦公廳舍、所長宿舍、員警宿舍形成完整區域,為新竹縣內唯一保留完整的警察聚落,除有部分建物增建改建外,原建物保留形貌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極具地方特色及歷史意義,於98年指定為縣定古蹟。而關西分駐所修復工程是關西大客廳計畫中的一環,修復完成後將以分駐所為核心,串連分駐所前的中正路老街文創產業商家,及關西豐富多元的文化資產,如關西東安古橋、太和宮、台灣紅茶公司、豫章堂羅屋書房等。

此次修復工程感謝文化部的支持,楊縣長也提到,為推動關西分駐所園區整體環境改善及再利用必要設施工程,文化局也於今年4月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出申請第四期工程計畫,預計施作整體景觀環境改善、無障礙及友善設施、機電設備等,盼能接續第三期工程,完備園區整體規劃,他相信關西大客廳的計畫完成後一定會帶來許多人潮。

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表示,稍早他走訪了幾個關西鎮的景點,對於都會區的遊客來說,關西真的是充滿魅力的小鎮,可以用散步的方式慢慢遊玩。關西分駐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整修後可做為關西鎮對外旅遊的核心場域,一、二期工程由客委會協助完成,三期由文化部接續,整個園區整合規劃搭配小鎮的人文景點,一定能串連出極具魅力的小鎮,吸引外地遊客造訪,同時凝聚地方的認同。他也指出,第四期修復工程文化部會盡力協助完成。

文化局長章宗耀表示,此次第三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工程經費為4500萬元,工程內容為修復辦公廳舍及員警眷屬宿舍2棟古蹟本體建築,工程委由黃天浩建築師事務所辦理設計監造,由潤昶有限公司承攬,工期450日曆天,預定114年8月竣工。

關西分駐所園區由日式木造宿舍建築群及融合洋式風格的辦公廳舍組成,園區周邊有太和宮、市場、郵局及學校等設施,自日治時期至今,都是關西地區重要的信仰、商業活動中心。本次修復工程中,白色高挑的洋式建築辦公廳舍,因具高度辨識性,易於指引遊客前往,預定作為關西旅遊資訊站,而員警眷屬宿舍則規畫作為店鋪,期望未來多元文創產業進駐,與已完成修復一二期園區的進駐單位崑劇院、咖啡廳,整合搭配活絡園區。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