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4-05-22 | 中央社

從周杰倫講到古文明 家庭主婦劉兆淬樂做文化志工

婚後自職場工作人事部門「轉職」為家庭主婦,劉兆淬23年前在相夫教子之餘,開啟文化志工生涯,從周杰倫就能聊到古文明,自豪「比醫師丈夫還懂得多」,去年還獲得全國績優文化志工獎章。

劉兆淬現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志工聯誼會會長,史博館歷經近6年整修後今年開館,共192名、約8成5的志工立即歸隊,可見由劉兆淬為首的志工幹部們號召力驚人,他們或為母女、夫妻或是姊妹,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退休族,最高齡達86歲,最年輕50多歲,不分年齡與背景共組為團結的志工大家庭。

劉兆淬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志工的起點往往都是抱持服務精神,以史博館志工舉例,許多人是退休族,或像是她一樣原本「在家蹲」,才想著總要做點什麼,因此即使要歷經志工考試,學習古文物知識,他們還是樂此不疲,「我完全想不到有什麼辛苦的事情呢。」

劉兆淬現年60歲,面對形形色色的觀展觀眾,她頗有心得,因在成為家庭主婦後,她很快感受到「必須與社會持續接觸」,「我在當志工以前是兼做小學代課老師,大約有10年時間,連特教生也有接觸到。」2009年台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她還因此成為協助美國隊的隨隊專員。

相夫教子過程,劉兆淬還「以身作則」,當小孩喊考試很累,她也找了導遊證照考試,與孩子一起學習,「我連英文也有學喔,別說家長不懂念書的辛苦。」而這些都奠定她擔任文化志工的養分,「我本身對歷史、文化很有興趣,所以先從國立故宮博物院志工開始,經過1年培訓,我們都覺得可以去考碩士了。」

博物館志工往往扮演館所與民眾拉近距離的重要角色,又可分為導覽志工與服務志工,劉兆淬笑說,自己擔任導覽志工時,要學習克制「老師」一面跑出來,「老師是面對學生擁有一套習慣的教法,但導覽的受眾太多了,我們要更活潑些,對我來說,如果觀眾能在1小時導覽中帶回1個收穫就心滿意足。」

以史博館展出青花瓷展件為例,劉兆淬也許就會從歌手周杰倫「青花瓷」歌曲談起,再細分其差異,而古代食器如「鼎」,她也會以現代廚房用具向觀眾解說用途,以現代生活連結古文明,「上週我解說『瓦當』時,還有觀眾教導我台語說法,我覺得我又學習到東西,真的是很開心的一份工作。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