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8° )
氣象
2024-05-30 | 中央社

國合會助友邦推動循環經濟 公私協力為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回收去化塑膠廢棄物

國合會助友邦推動循環經濟 公私協力為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回收去化塑膠廢棄物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30 13:47:34)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為協助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處理因觀光業產生大量垃圾所衍生的環境問題,自110年7月起由駐克國技術團與該國環境部共同啟動為期三年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及循環利用計畫」,盼藉由我國廢棄物回收制度與垃圾減量的經驗來提升克國資源再利用率,減少廢棄物產生並達成環境友善的目標。

為建立完整的回收產業鏈,國合會除協助推行資源回收管理制度之外,也協助克國建置了2座資源回收廠,將回收品進行分類、壓縮、打包成回收壓縮磚。迄今已完成壓製99顆回收磚(約20噸)。然而,克國並無廢棄物再利用工廠,且加勒比海地區缺乏完善的資源回收機制和市場,導致回收物運輸成本較其他內陸國家高。透過技術團的努力,終於在本(113)年5月完成首批回收品海運去化處理,將約8.6噸重的塑膠及鐵鋁罐回收磚運輸至多明尼加共和國進行再製利用。

為了紀念這項創舉,克國政府、我駐克國大使館及國合會在本年5月17日舉辦了「資源回收品海外去化處理啟運典禮」,與會貴賓包括克國永續發展、環境、氣候行動及選區賦權部部長Joyelle Clarke、尼維斯島政府行政首長暨財政部部長Mark Brantley、尼維斯島政府副行政首長Eric Evelyn、尼維斯島島衛生部長Jahnel Nisbett及我駐克國大使林昭宏。Brantley部長更在致詞時感性的表示,本次活動為歷史性的一天!

國合會「固體廢棄物處理及循環利用計畫」計畫執行迄今已成功轉變克國傳統的廢棄物管理方式,引進我國推行已久之塑膠類及鐵鋁罐資源回收制度,於全國設置共設立70個資源回收據點,將資源回收融入克國人民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共有8,770人次參與資源回收活動,蒐集超過90噸的塑膠及鐵鋁罐廢棄物。此外,技術團也透過回收品兌換點數的方式鼓勵民眾進行資源回收,兌換獎勵品如環保購物袋、環保餐具、環保水壺及濾水器等,引導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達到廢棄物源頭減量的目的,有助於減輕克國廢棄物掩埋場的處理壓力,也推動了克國的循環經濟、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接下來駐克國技術團將透過本次首批回收品海運去化過程,進一步瞭解加勒比海區域回收品市場運作機制,並協助克國政府建立駐地回收品去化管道及運作機制與模式,提供經濟效益評估的實際參考依據,提升臺灣與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之間的技術合作關係,讓臺灣成為克國不可或缺的環保夥伴。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