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4-06-01 | 中央社

雲林濁幹線通水百年紀念 持續強化供水韌性

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今天舉辦濁幹線百年大圳通水典禮暨紀念活動,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表示,濁幹線灌溉雲林百年,活動本著飲水思源,讓大家更加了解農田水利文化。

農業部農水署雲林處今天在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舉辦濁幹線百年大圳通水典禮暨紀念活動,黃昭欽、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農水署長蔡昇甫等人出席,現場安排健走、祭祀及通水典禮,以及食農教育等活動,約有1500名鄉親攜帶家眷共同參與。

黃昭欽致詞表示,濁幹線由日本技師八田與一於100年前興建完成,能夠灌溉雲林百年,其實是水利單位默默地服務、奉獻,讓不管是水頭或水尾的農田都有水源可以灌溉。今天舉辦活動主要本著敬天謝地、飲水思源的心,讓大家能更加了解農田水利文化。

蔡昇甫指出,百年前,雲林的灌溉水源貧乏,雖然濁水溪穿流而過,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溪水流入海。當年八田與一率領台日的水利工程人員,用了4年時間,於1924年開通濁幹線,改變雲林農業面貌,讓農田有穩定的灌溉水源,豐富物產、增加人口,雲林縣逐步成為台灣的農業大縣。

農水署雲林處表示,全長33公里的濁幹線,其中因欠缺經費未能改善的17.5公里,目前正進行改善,今年底濁幹線全線就能完成改善,使得渠道更加安全;濁幹線改善後的隙地,將興建帶狀調蓄池,預計設13池可蓄水量達55萬噸,強化供水韌性。

農水署雲林處指出,未來將持續系統性改善強化農田水利設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讓濁幹線發揮更大的灌溉效能。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