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4-06-05 | 中央社

清華永續棧揭牌 串聯官學民團共同守護河川流域

清華大學今天表示,「清華永續棧」揭牌,校方將串連國科會、水利署、環境部等政府單位及荒野保護協會等在地環保團體力量,共同守護頭前溪等河川流域。

清華大學發布新聞稿指出,校方成立「水清木華:環境科學與永續流域生活圈」永續棧,今天舉行揭牌儀式,「清華永續棧」將以清大擅長的環境科學及AI(人工智慧)技術,關懷環境永續發展。

清大表示,校方長期關懷新竹地區河川流域生態環境,除針對頭前溪、客雅溪的河川底泥進行生物毒性檢測,並運用定點攝影機、無人機空拍,結合AI影像辨識技術,標注廢寶特瓶、鐵鋁罐等「川廢-河川廢棄物」,以科學方法為後續淨川行動提供指引。

新聞稿中,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指出,「清華永續棧」會將科學研究轉化為政策推力,並與民間團體合作,建構完整行動網絡,同時呼籲所有關心河川流域的民眾一起努力,共築「水清木華」的願景。

台灣永續棧共同召集人、台師大生科系特聘教授林登秋表示,目前環境面臨的挑戰多元複雜,永續棧是跨部門、跨領域、資訊互通的合作方式,相信清大能為頭前溪等河川指出永續治理的路徑。

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指出,「清華永續棧」連結在地組織,將與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新竹縣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台灣河溪網等團體建立夥伴關係。

清華大學分環所所長周秀專帶領的「底泥檢測與生物毒性研究」、清大資工系教授黃能富主導的「河川廢棄物即時監測模型訓練」團隊,也都投入護溪行動。

黃能富說,透過在頭前溪上游架設智慧遙控攝影機,並以無人機空拍頭前溪周邊區域,訓練出可自動辨認河川廢棄物的AI模型。

他表示,目前能針對廢寶特瓶、鐵鋁罐、紙杯、玻璃瓶、鋁箔包等川廢的辨識準確度達9成以上,盼提升河川流域的自動化監測程度及時警示及預判,作為政府制定污染整治政策參考及淨川行動的重要指引。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