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5°
( 36° / 32° )
氣象
2024-06-09 | 中央社

新型降血糖藥有助減少心衰竭風險 北榮研究登國際

台北榮總團隊研究證實,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用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及低血糖發生率,並減少心臟衰竭風險,成果登上國際期刊。

這項研究由台北榮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胡啟民帶領團隊,運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過去10年數據分析,成果已於去年12月登上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且相關研究成果已影響美國第2型糖尿病治療指引,讓SGLT-2抑制劑成為第2線治療藥物。

胡啟民指出,目前治療第2型糖尿病有多種口服降血糖藥,此研究比較患者使用新型藥物SGLT-2抑制劑,以及傳統磺醯尿素類、α-葡萄糖(艸甘)(酉每)抑制劑、磺醯尿素物藥物後,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結果發現,使用SGLT-2抑制劑的病人,得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以及發生嚴重低血糖的比率,都明顯較低。

除降低血糖外,胡啟民表示,SGLT-2抑制劑也具有利鈉作用,能改善心肌代謝及腎功能。且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使用SGLT-2抑制劑者,因心臟衰竭而需要住院治療的比率,也較其他組大幅下降。

研究團隊對中央社記者說明,SGLT-2抑制劑藥物的作用方式,是對腎臟中把醣類再吸收回體內的通道進行拮抗,促使糖分經由尿液排出體外,以達成血糖控制效果;但因為較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也擔憂對腎臟造成額外負荷,因此過往在治療上較非優先選擇,也不建議用於年紀大、免疫力與腎功能較差的患者。

不過正是排醣較多的特性,促進患者多喝水、多排尿,讓更多鈉離子跟著被帶出體外。團隊指出,這項研究發現,此特性有利於心臟衰竭患者排出體內堆積的水分,因此不僅可助心臟衰竭患者控制病情,對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者,更有雙重好處。

糖尿病患血糖控制與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團隊表示,過往擔心此藥影響腎功能,但此研究也發現,其控制血糖等效益大於對腎負擔,反而有助改善腎功能,因此即使有慢性腎病,只要未達重度階段,都可以使用。

胡啟民指出,隨科技發展,第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選擇越來越多元,但此藥物仍有小於5%機率可能造成糖尿病酮酸中毒,也不適用於生活型態無法頻繁排尿者。患者務必規律回診,遵照醫囑用藥,以控制糖尿病、減少併發症。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