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4-06-13 | 中央社

青農用綠能翻轉養鵝困境 企業合作認購綠電

青農蔡英地返鄉發展養鵝產業,因技術設施成本高,導入智慧農業、屋頂型太陽光電技術,成功以綠能支持鵝場升級經營;農業部媒合企業合作綠電認購,讓雙方共為淨零盡心力。

台灣宣示2050淨零碳排目標,如何透過各種技術減少農業部門的碳排問題也是重要課題。農業部今天發布新聞稿,分享一名青農返鄉用綠能技術支持農業發展的成功案例,希望吸引創建更多元化的能源自主模式,為全球淨零排放貢獻心力。

農業部表示,雲林縣四湖鄉是台灣養鵝產業重鎮,民國104年時卻因禽流感撲殺鵝隻而重創,青農、向天歌創新農業公司創辦人蔡英地懷著對於父親輩養鵝世代的情感,毅然從會計師卸任返鄉成為青農,不僅投入「密閉式禽舍養殖肉鵝技術」,也獲農業部相關單位扶植,在養殖技術穩定後將鵝肉普及化,在民國110年成立「鵝舖子」品牌銷售。

不過,「密閉式禽舍養殖肉鵝技術」這項技術在開發初期就面臨高成本設備投資挑戰,具會計師背景的蔡英地透過財務分析發現,若同時在鵝舍導入太陽光電,穩定的現金流收入不但能支持龐大的光電貸款及技術試驗成本,還可攤提鵝舍環境改善成本,他歷經3年試驗調整,成功確立光電支持農業升級的可行性,在環境、農業、發電取得平衡。

農業部表示,不僅只是為雲林在地養鵝產業導入智慧農業技術,蔡英地也擴大嘗試,將養鵝的有機剩餘物澆灌農地、種植飼料玉米再採收餵鵝,實踐農業循環經營也振興在地養鵝產業及復育農地地力;此外,為能更進一步回饋在地發展,他也持續投入在地學童安親教育,藉以逐步翻轉傳統養鵝農家的發展困境。

農業部農村水保署表示,響應農業淨零,水保署成立農漁村能源自主場域推動平台,提供相關諮詢輔導及有關單位協助,這次也媒合企業國泰人壽與蔡英地共同合作,雙方簽署雙方合作備忘錄,國泰人壽未來將支持「向天歌畜電共生計畫」,以「綠電認購」及「ESG相關產品通路支持」2項具體行動,協助在地養鵝產業智慧化、「鵝舖子」產品推廣及產地食農教育等,達到生態共好。

農村水保署表示,國內太陽光電產業已相當成熟,而畜牧場結合屋頂型光電可為傳統產業走出一條新出路,歡迎全國農漁村多參考,盼能創建更多元化的能源自主模式,發展永續韌性的新農村,也為全球淨零排放貢獻心力。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