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4-06-13 | 中央社

鋼琴家歐拉夫森:巴哈音樂像鏡子照見自己長處短處

冰島鋼琴家維京格.歐拉夫森(Vikingur Olafsson)首度訪台,12日剛結束台北國家音樂廳全本巴哈「郭德堡變奏曲」音樂會,震撼樂壇;他說巴哈音樂就像鏡子,「演奏之前要認識自己」。

歐拉夫森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演奏巴哈除了本身要有精湛演奏技巧外,還要非常認識自己,「巴哈的音樂就像鏡子,你的演奏決定了你是誰。」

歐拉夫森從小隨母親習琴,之後進入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琴藝脫俗。歐拉夫森堪稱歐洲中生代最出色鋼琴家之一,串流平台演奏累積至今超過6億觀看人數,錄製鋼琴專輯拿到2019年BBC音樂雜誌年度專輯、2019年留聲機雜誌年度藝術家等,獲獎無數。

歐拉夫森分析,巴哈時代的音樂沒有速度記號,保有彈性,每一個音樂家在巴哈音樂裡是自己的主角,可以隨心所欲,自由彈性,「但也因為這樣,巴哈的音樂就像鏡子,可以看見自己的長處跟短處。」

歐拉夫森也非常喜歡貝多芬,「但跟巴哈不一樣的是,在貝多芬音樂裡,他是主人,我們只是客人,跟著貝多芬的音符去體會他的人生」;巴哈的音樂則像莎士比亞大全集,有喜有悲,「有無限可能」。

歐拉夫森在這個樂季全球巡演,只演奏一首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但每場一開賣便秒殺,他說「郭德堡變奏曲」是有史以來最為精湛鍵盤音樂之一,「裡面有無數令人讚嘆的對位法、崇高的藝術展現、複雜的內蘊,以及深刻的情感。」

歐拉夫森說這30首變奏,建立在簡單樸素而優雅框架之中,「將有限的素材轉化為前所未見的萬千變化,巴哈是最偉大的鍵盤作曲家」。

這個樂季歐拉夫森受邀到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維也納音樂廳、巴黎愛樂廳等世界一流音樂廳演出,「台北國家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我非常喜歡,因為音樂廳本身就是樂器之一,可以幫助音樂家發揮功力」;他說國家音樂廳大到建築本體的宏偉、小到廳內殘響與細節,都非常適合演奏,「我想要再回來演奏」。

歐拉夫森6月16日還有一場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音樂會,地點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表演中心音樂廳;明年他也將與鋼琴家王羽佳有四手聯彈新計畫,也會演奏貝多芬樂曲。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