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8° )
氣象
2024-06-16 | 中央社

中壢火車站臨時前站啟用 地方盼新站帶來新氣象

桃園市中壢車站路段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土典禮暨臨時前站今天啟用,交通部長李孟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鄭文燦都出席,居民認為車站的進化與地方成長息息相關,期待有新氣象。

桃園市中壢火車站新站開工典禮暨臨時前站啟用,上午在中壢區舉行,除了李孟諺及鄭文燦外,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鐵道局長楊正君、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等人都出席見證,李孟諺說,桃園鐵路地下化是重要的里程碑,會消除20個平交道、8座高架橋及8座車行地下道。

鄭文燦說,中壢是第3大站,僅次於第1大站台北及第2大站的桃園,中壢新站除了台鐵地下化,也有機場線跟桃園捷運綠線在此交會,成為地方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他在擔任桃園市長、以及前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見。

中壢區新街里長莊金泉表示,他記得小時候的車站是磨石子建築,後來改建成現代化的建物,新火車站完工時附近居民都很開心的參觀,一開始只有地方居民搭乘,後來隨著中壢工業區設立及人口快速成長,中壢車站以最小能量發揮最大效用,在民國70、80年時開始引進移工,跟地方成長息息相關,很期待新車站可以再為中壢帶來新氣象。

今年60餘歲的黃先生告訴中央社記者,中壢火車站是記憶中重要的轉乘車站,住在新竹縣鄉下的他,民國60年至70年間北上求學,要先從家鄉搭乘客運至中壢,在中壢車站轉搭火車到台北,「人生大半歲月北漂的遊子離鄉,穿過車站天橋到達月台,火車在鐵軌韻律的前進聲音,窗外一幕幕等車旅客身影,也是鼓勵自己要奮發打拚的心境」。

黃先生說,回家省親時,看見中壢車站就象徵還有一半的路程,轉搭新竹客運就可看見家人,如今拆除中壢車站,新竹客運班車路線也逐漸式微,但車站舊有身影永遠是記憶中的拼圖。

每天都使用中壢車站的楊先生,今天特地來見證中壢臨時前站的啟用,他說,昨晚陪伴舊站熄燈,在末班車昨晚駛離月台後,有表演者在車站大廳快閃表演,帶領現場民眾演唱「向前走」,大家又在車站門口獻唱「感恩的心」,台鐵才拉下中壢車站鐵門正式熄燈,吸引大批民眾紀錄熄燈車站最後身影,今天他當然也不能缺席。

根據國家文化記憶庫,中壢火車站起源是1893年清政府在台北至新竹間鋪設鐵路時的中壢火車碼頭,至今已有131年,歷史上曾經歷多次改建,像是在日治初期的木造站房,後續因旅客跟車次增加改建,戰後又改建為鋼筋水泥站房,此時中壢車站是戰後最先改建的車站。

1970年又因地方快速發展、站房設施不敷使用而再度改建,於1971年完成使用,後續因中壢地區發展迅速,又增建後站,配合捷運化工程又再度改建等。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