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1 | 中央社

張徐展獲馬來西亞伊爾罕美術館邀請 首次海外個展《複眼叢林》週末揭幕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馬國指標藝術機構伊爾罕美術館(Ilham Gallery)合作推出藝術家張徐展個展《複眼叢林》(Zhang Xu Zhan:Jungle Jungle),這是張徐展首宗海外個展,其作品近年備受國際影壇、藝壇重視,佈展工序又特殊繁複,尚未推出已引起馬國藝術界討論。伊爾罕美術館明(22)日將辦理開幕酒會,23日展覽正式對外開放,展至10月6日止。

《複眼叢林》2022年秋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期間伊爾罕美術館長Rahel Joseph應文化部之邀訪臺,經安排赴北美館看展,對作品所探索的文化共通性、東南亞家諭戶曉的民間故事「鼠鹿過河」成為核心敘事,深感驚豔。經與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逾1年多的籌劃準備,終於得以在吉隆坡呈現這檔展覽。

展覽核心作品《熱帶複眼》靈感源自於張徐展在印尼駐村時,所接觸到的「鼠鹿過河」傳說。因故事結構與臺灣的「老鼠與水牛」、華人的「兔子與螃蟹」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張徐展便以世界共有的民間故事著手,把當中的通則視為一種引線,並帶著觀眾從蒼蠅的複眼視角觀看故事演進,藉此探索口傳故事在不同區域如何產生在地演變,音樂在流通過程中又如何產生意義上的變化,從中尋找文化流動的通則。

伊爾罕美術館長Rahel Joseph指出,「張徐展將傳統工藝和新媒體結合的獨特性、用民間故事的簡單概念闡述更大結構且具全球關聯性議題的作法,讓人激賞」,她確信大馬觀眾對作品中運用馬來民間故事主角「鼠鹿」的方式會大感興趣。為完美呈現作品的視聽效果,伊爾罕美術館除大手筆添購高階影音設備外,也決定費時打造以報紙包覆放映《熱帶複眼》展廳的紙膚空間。值得一提的是,紙牆由馬來西亞藝術學院(Malaysia Institute of Arts)動員10餘位師生輪班手工打造,師生們也將出席開幕,接受致意。

出身新莊百年新興糊紙店的張徐展,將傳統紙紮工藝融入實驗動畫、裝置、錄像,探索新視覺經驗的可能。《熱帶複眼》以逐格動畫方式攝製,16分鐘的影片耗時3年才完成,但所創造的視覺效果及文化共鳴卻也絕無僅有。《熱帶複眼》推出至今獲獎紀錄豐碩,除在國內獲得2022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金穗大獎,還拿下世界四大動畫影展之一的薩格勒布國際動畫影展評審團特別獎,而在2023富川國際動畫影展奪下短片大獎,因此取得競逐奧斯卡動畫短片提名資格,更添了一份驚喜。藝術家個人則在2021年獲德意志銀行年度藝術家殊榮 (Deutsche Bank Artists of the Year),2023年獲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

對於作品能到馬來西亞展出,張徐展形容是「激動人心且深具意義的經驗」,並指出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與象徵,而馬來西亞豐富的動物神話和亞洲及臺灣的民間故事彼此呼應,讓他的創作得以進一步展現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希望作品能讓觀眾感受到臺灣12生肖傳說與「鼠鹿過河」的相互映照,進而對跨疆界的文化流動與身分認同能有更多層次的理解。

伊爾罕美術館2015年創立,以非營利基金會形式運作,國際網絡廣闊,多次與亞、歐重量級藝術機構合作展覽,是大馬現今最具人望及影響力的當代藝術機構。

《複眼叢林》展期長達3個半月,免費開放入場參觀,開放首日(6月23日)下午3點將舉辦藝術家講座,由馬國策展人、多媒體大學創意多媒體系講師葉紹斌主持,並安排逐格動畫及糊紙藝術工作坊,由張徐展及其工作團隊指導主持。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