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6° / 27° )
氣象
2024-06-27 | 中央社

吳億偉書寫「我的不是我的」 與平行時空自己和解

現代人總和自己過不去,如何與平行時空的自己和解,作家、德國海德堡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暨漢學系博士吳億偉最新散文集「我的不是我的」,檢視人生插曲,嘗試與自我對話。

根據時報出版發布新書資訊,吳億偉在第一本散文集中記錄父母輩的生命回憶和台灣經濟變動,新作「我的不是我的」除了偶爾閃現作家拿手的黑色幽默自嘲,更多了許多人生感悟,全書分為4輯:「我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我的身體不是我的身體」、「我的空間不是我的空間」、「我的聲音不是我的聲音」。

新書資訊指出,吳億偉歷經在歐亞美洲四處移動,帶領讀者遊歷德國迥異風光和新鮮民情,到美國為德州奧斯汀流轉的路和美麗的鹿所迷惑。其間也穿插多篇給友人的書信,或回顧成長於嘉義的青春期,以及與已逝母親的夢中相會。

吳億偉在書序中與親愛的B通信談到各種「習慣著」,他歷經異國流學、四處旅行的日子,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備動」狀態,類似在河上漂流的移動,與其對抗潮流,不如隨波逐流,但內心「備戰」狀態卻不曾鬆懈,初回德國或台灣尤其強烈。

吳億偉在序中表示,回台的前幾天總是特別煩躁,覺得日常生活要被打斷;但回德的前幾天又是莫名感傷,所有的熟稔與自在得戛然而止。吳億偉說,「對我來說,所有事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愛情和工作和這樣的移動,都要在一種足以習慣和平衡狀態才能持續。」

吳億偉說,「完全的習慣是無法說白的,個體如水,裝進什麼容器就變成什麼模樣,意識差別與融入,只是過分敏感。」

吳億偉曾為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博士培育人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研究所訪問學者,並於清華大學中文系與寫作中心開設文學創作課程。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開卷好書獎,入圍金鼎獎與台灣文學金典獎,著有短篇小說集「芭樂人生」、散文集「努力工作:我的家族勞動紀事」、「機車生活」等。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