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0° / 14° )
氣象
2024-09-18 | 中央社

文青、影迷必看 文化部藝廊推「文學改編影視」展

文化部藝廊即日起至114年2月26日推出「光浪臺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今(18)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長李遠、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立法委員郭昱晴、立法委員陳培瑜、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褚明仁、華視總經理劉昌德、客家電視台長向盛言、《八尺門的辯護人》製片蔡雅霖、《花甲男孩轉大人》原著作家楊富閔等出席,邀請觀眾一同探索近10年來臺灣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的多樣風貌,感受文學與影像交會所激盪出的無限創意。

身兼作家及影視工作者的文化部長李遠說,學生物出身的他,在美國留學時就體悟到,「如果沒有生活的種種壓力,討論劇本是我最快樂的事」,劇本從無到有的討論,是交換生命經驗重要的過程,「如果一生都能從事編劇的工作該有多麼美好」。李遠說,幸運地是後來的他,能從文學再走進電影工作,也在1980年代中影工作的時期,著手從提供他養份的文學出發,開啟臺灣文學改編為影視作品的時代。

也曾擔任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評審的李遠說,他從評審過程中看見臺灣文學作品的多元及精彩,「每一本都有改編的可能」。期待今年的臺灣文學獎頒獎,可以搭配將歷年金典獎得獎作品介紹給影視界,讓更多人看見臺灣擁有豐富多元的文學、電影、戲劇作品。

臺文館長陳瑩芳致詞時表示,雖然文學是靜態書寫的力量,影視是動態的呈現,但本質都是「說好一個故事」。近年改編技術由忠於原著,到融入編劇、導演的生命經驗,產生化學變化;文學本身的類型也不斷擴展,文學與影視雙向交融,攜手走向國際。陳瑩芳也預告,臺文館將於明年台北國際書展文學書區、臺南本館的特展,持續探討文學改編影視的發展。

立法委員郭昱晴分享《麻辣鮮師》是她演的第一部戲,其中甚至有兩集是由她創作,希望更多創作者投入劇本創作,進而發展出更多元的影視作品。立法委員陳培瑜表示,透過繪本往下扎根,對於提升閱讀比例相當重要,希望更多臺灣作家創作的青少年小說、繪本、漫畫等進入影視界,讓原著作家、作品能被看見。

作家楊富閔笑說,作為文學擔當,期待觀眾對於文學史的想法被打開,那麼探討文學史的作品就能被重新看見、重新詮釋,談論改編作品時也能創造新的可能性。製片蔡雅霖則表示,從作家轉換到編劇,因有空間、時間、預算的限制,需要做許多取捨;她也分享拍攝《八尺門的辯護人》時租借漁船的經驗,「文學改編影視過程很辛苦,但結尾很有趣」。

文化部表示,展覽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匯集超過20組影視劇組、導演、編劇及原著作家,共同呈現這些年來在國際影視市場上嶄露頭角的精彩劇作,展出影視作品片段、劇照及美術道具等,讓觀眾深入了解創作者背後所投入的心血,並見證他們如何大膽顛覆傳統,結合富有生命力的臺灣文學作品,重塑並延展臺灣文學獨特的生活感與勇敢創新精神,使臺灣文化屢次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臺文館指出,展覽呈現近10年來深受國人喜愛的代表作品,如《花甲男孩轉大人》、《俗女養成記》、《天橋上的魔術師》等,這些影視作品成功將臺灣文學的深刻內涵與社會脈動緊密結合,激起廣泛共鳴。《誰是被害者》、《返校》等類型文學改編作品,探討新媒體時代下網路IP的影響,反映當代創作潮流。此外,展覽還特別關注真實事件改編的趨勢,透過《風中緋櫻》、《賽德克巴萊》、《八尺門的辯護人》等作品,深入展示歷史事件在影視中的再現與反思。

歡迎文青、書迷、影迷前來參觀「光浪臺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體驗臺灣文學在影像世界中再創造的精彩,也共同見證臺灣文學與影視作品躍上國際舞台的新篇章。展覽詳情請參閱臺灣文學基地官網及FB粉絲專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