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5° )
氣象
2024-10-02 | 中央社

追日仿燭照明緩解失眠 清大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清大教授周卓煇團隊研發追日仿燭節律照明,白天光源可用白光、夜晚用無藍害燭光照明,臨床證實,能助精神病症者情緒穩定,緩解失眠,研究獲國際期刊「大腦與行為」刊登。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的研究團隊今天舉辦記者會發表研究成果,新竹市衛生局長陳厚全、台中維新醫院院長許景琦、博士生蔡雅琦等人出席,周卓煇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多數家庭使用LED燈含藍光,但在夜晚時以此照明會容易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影響睡眠。

他說,生理時鐘是受到光與暗控制,因此白天照光能啟動身體機能,並分泌血清素等,讓白天醒來有精神,晚間則要避免照射白光,以免干擾生理認知,才能分泌足夠褪黑激素,幫助睡眠。

周卓煇說,團隊研發的無藍光害「追日仿燭」好光,能利用節律照明,讓人白天可照射白光易有精神,晚上則以燭光照明,易醞釀睡意,且相較其他的節律照明,能避免過多的藍光,降低傷眼、傷眠、傷身。

團隊成員的清大材料系博士生蔡雅琦告訴中央社記者,此次研究實際進入醫療院所內,觀察精神病患者對於改善照明後的變化,而透過使用「追日仿燭」節律照明後,經臨床數據,能穩定精神病症者情緒且有好轉。

蔡雅琦說,其中觀察項目包含女性患者於情感淡漠狀況,有顯著改善;男性也在認知功能方面也有提升,能有助精神病患康復,也幫助調節生理節律,研究獲國際期刊「大腦與行為」刊登。

台中維新醫院院長、精神科醫師許景琦指出,憂鬱症常在北歐國家流行,根據研究與日照時間有關,過去醫界也發現,若能透過燈光導正,讓日照接近自然節律,憂鬱症狀會有明顯改善。

許景琦說,未來在科技公司量產下,將協助建置好光醫療示範場域,並透過觀光醫療協會等,讓更多人可獲得好光好眠,此項研究展現智慧節律照明,對精神疾病康復的重大潛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