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8° / 24° )
氣象
2024-10-13 | 中央社

花蓮豐田玉礦軌跡展 見證台灣玉閃閃動人一頁

花蓮壽豐鄉豐田一帶曾是台灣玉產地,時代變遷,村落裡「玉礦軌跡」只能從展覽中窺見,策展單位盼不僅是對台灣玉產業歷史回顧,更是深具意義的社區參與,以及在地文化保存。

豐田早年為日本移民村,現今包括壽豐鄉的豐裡村、豐山村、豐坪村,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位於豐山村;位於豐裡村的「豐田村移民指導所事務室」如今成為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二館,館長溫孟威告訴中央社記者,3年前花蓮縣考古博物館開館時,地方耆老提出希望能呈現在地玉產業歷史,才促成此次展覽。

溫孟威說,1950至1970年間,地方加工玉產業非常興盛,年產值新台幣上億元,是70、80歲長者共同記憶,1980年代石油危機及礦源開採困難等因素,後又被西伯利亞玉、加拿大玉搶走市場,使得地方逐漸轉型為觀光業發展;這段歷史的爬梳,歷經2年訪談地方耆老等人,此展覽為初步成果,有歷史照片、借來的工具等展出。

台灣玉不論是原石或加工成品,都是各地商人爭相收購品項,這些為台灣玉而來的外來人口,帶動豐田交通運具、旅宿、茶室、小吃店等相關行業發展;根據史料記載,1970年代,國內銀樓、藝品店販售的台灣玉商品主要客群為外國觀光客,市場遍及美國、日本、歐洲,1971至1973年間外銷額高達30億元。

策展人莊介瑋表示,台灣玉礦區在壽豐鄉西邊的荖腦山,老一輩豐田人口中常稱為「石綿山」,這次展覽以豐田地區的台灣閃玉礦產業為焦點,重現民國50年代產業盛況;而各地考古遺址都發現有台灣玉,有很多故事,此次濃縮展出,未來盼再多加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場地本身就是一座饒富歷史意義的建築,現今的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二館前身是「豐田村移民指導所事務室」,其建築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原為移民村行政中心;戰後,這座建築又曾作為國語教學民教班和豐裡國小輔導教室使用,見證了豐田地區村落發展各個階段,凝聚了不同時代住民生活記憶,選擇這樣一個富有歷史底蘊場地,舉辦台灣玉產業歷史特展,更增添展覽深度及意義。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表示,透過這次展覽,喚起民眾對台灣玉產業的關注,並為這段珍貴歷史留下見證;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凝聚社區意識,促進在地文化保存與推廣,為花蓮文化發展譜寫新篇章。

「石綿山下的玉礦軌跡-台灣玉近代產業歷史特展」,即起展至114年6月29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