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 | 中央社
環團首查雲林北港溪 出海口成淤積垃圾熱區
環團荒野保護協會今天公布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今年首納雲林北港溪,河岸段及出海口總計226.5公里,出海口為垃圾熱區,且廢棄物類型仍以塑膠為主,塑膠污染問題嚴峻。
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2024年川廢調查結果,除了首度將雲林北港溪納入調查範圍外,也複查台中烏溪及大台北淡水河的變化。
雲林北港溪是孕育雲嘉平原農業發展的重要灌溉河川,調查總計完成河岸段包含北港溪、虎尾溪、雲林溪、梅林溪、林仔頭溪及出海口共計226.5公里,總計發現92萬2082公升垃圾,若以每袋14公升垃圾換算,河岸段平均每公里313袋垃圾、污染程度為D級髒亂,而海岸段平均每公里643袋垃圾、污染程度為E級超髒。
調查也顯示,因紅樹林植被及漲退潮影響淤堵大量廢棄物,使得「北港溪出海口及近海口段」成為全流域最首要的垃圾集中熱點,而農田圍繞且人跡稀少的「虎尾溪與雲林溪交界」,也發現有較多的成袋垃圾、大型建築廢棄物棄置以及就地焚毀垃圾痕跡。
除了調查北港溪外,荒野也複查台中烏溪及及大台北淡水河,其中台中烏溪包含河岸段及出海口全長214公里的流域範圍,總計發現63萬5845公升垃圾,整體垃圾污染等級雖仍為D級稍髒,但垃圾總量明顯減少4成,可看出公部門導入重點清運及加強管制推動成效。
而大台北淡水河部分,荒野表示,去年淡水河複查發現疫後生活使河岸垃圾倍增問題後,經公部門以清運行動回應,今年再由明志科大與實踐大學師生、新北水巡隊共同執行年檢擴大調查,流域內垃圾總量減少8萬4000公升,以每袋14公升垃圾換算,河岸段垃圾密度從平均每公里156袋降至72.5袋,減幅超過50%。
荒野表示,透過調查可以發現,塑膠垃圾仍居河川廢棄物之首,顯示公私協力推廣源頭減塑、減廢的重要性,以響應實施在即的「全球塑膠公約」來加速改善河海垃圾問題。
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2024年川廢調查結果,除了首度將雲林北港溪納入調查範圍外,也複查台中烏溪及大台北淡水河的變化。
雲林北港溪是孕育雲嘉平原農業發展的重要灌溉河川,調查總計完成河岸段包含北港溪、虎尾溪、雲林溪、梅林溪、林仔頭溪及出海口共計226.5公里,總計發現92萬2082公升垃圾,若以每袋14公升垃圾換算,河岸段平均每公里313袋垃圾、污染程度為D級髒亂,而海岸段平均每公里643袋垃圾、污染程度為E級超髒。
調查也顯示,因紅樹林植被及漲退潮影響淤堵大量廢棄物,使得「北港溪出海口及近海口段」成為全流域最首要的垃圾集中熱點,而農田圍繞且人跡稀少的「虎尾溪與雲林溪交界」,也發現有較多的成袋垃圾、大型建築廢棄物棄置以及就地焚毀垃圾痕跡。
除了調查北港溪外,荒野也複查台中烏溪及及大台北淡水河,其中台中烏溪包含河岸段及出海口全長214公里的流域範圍,總計發現63萬5845公升垃圾,整體垃圾污染等級雖仍為D級稍髒,但垃圾總量明顯減少4成,可看出公部門導入重點清運及加強管制推動成效。
而大台北淡水河部分,荒野表示,去年淡水河複查發現疫後生活使河岸垃圾倍增問題後,經公部門以清運行動回應,今年再由明志科大與實踐大學師生、新北水巡隊共同執行年檢擴大調查,流域內垃圾總量減少8萬4000公升,以每袋14公升垃圾換算,河岸段垃圾密度從平均每公里156袋降至72.5袋,減幅超過50%。
荒野表示,透過調查可以發現,塑膠垃圾仍居河川廢棄物之首,顯示公私協力推廣源頭減塑、減廢的重要性,以響應實施在即的「全球塑膠公約」來加速改善河海垃圾問題。
最新生活新聞
-
華嚴法會屆滿20周年 全球信眾共讀完成108部《華嚴經》
(2 小時前) -
半導體設備領導大廠ASM加碼投資台灣持續深耕 新竹總部啟用增聘人才
(2 小時前) -
南韓宣布戒嚴 品保協會:台人赴韓旅遊團暫不影響
(2 小時前) -
竹美館「絮語」林政融漆畫創作個展 獨特畫風挑戰漆畫傳統認知
(2 小時前) -
彰化榮家辦個案研討會 邀林瓊嘉律師講授法律議題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