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 中央社
亞大同學參加「共生銀行」計畫,開拓學習視野
亞洲大學推動「共生銀行」計畫,區分「培力銀行」、「永續銀行」、「壯遊銀行」項目,幫助同學從學習專業技能,到服務社會等,展現了對社會關懷與文化認知的深刻體驗。參與同學說,從服務中汲取同理心、責任感,為學習旅程增添豐富色彩。
在計畫中,同學先參與「培力銀行」的ESG永續發展管理人才培訓課程,透過系統化的課程學習ESG理論與實踐,提升永續觀點與實踐能力。同學說,此課程讓他們更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與挑戰,並學會如何在實際行動中應用ESG思維。
接著,投入「永續銀行」、「壯遊銀行」行動,參與同學前往雲林的1家日間照顧中心,陪伴長輩跳舞、手作DIY等活動。參與同學說,讓他們學習如何貼近長輩的需求,也深刻體會到服務過程中的溫暖與感動。經管系黃碇凱同學表示,陪伴長輩時,看到他們的笑容,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純粹的連結。
隨後,再到雲林台灣玻璃館,近距離體驗台灣玻璃工藝的創意與技術,並了解產業與文化的深厚背景。同學說,參訪過程中,不僅被玻璃工藝的精緻所震撼,也重新思考如何結合永續與創意。視光系陳柔均同學指出,參觀玻璃館後,體認文化傳承與環境保護的共存,而創意就是橋樑。
在計畫中,同學先參與「培力銀行」的ESG永續發展管理人才培訓課程,透過系統化的課程學習ESG理論與實踐,提升永續觀點與實踐能力。同學說,此課程讓他們更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與挑戰,並學會如何在實際行動中應用ESG思維。
接著,投入「永續銀行」、「壯遊銀行」行動,參與同學前往雲林的1家日間照顧中心,陪伴長輩跳舞、手作DIY等活動。參與同學說,讓他們學習如何貼近長輩的需求,也深刻體會到服務過程中的溫暖與感動。經管系黃碇凱同學表示,陪伴長輩時,看到他們的笑容,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純粹的連結。
隨後,再到雲林台灣玻璃館,近距離體驗台灣玻璃工藝的創意與技術,並了解產業與文化的深厚背景。同學說,參訪過程中,不僅被玻璃工藝的精緻所震撼,也重新思考如何結合永續與創意。視光系陳柔均同學指出,參觀玻璃館後,體認文化傳承與環境保護的共存,而創意就是橋樑。
最新生活新聞
-
-
禽流感疫情嚴峻!6.2萬多隻蛋雞確診遭撲殺
(3 小時前) -
竹北天坑建案復工惹議 社區批鄰損、賠償未解決
(3 小時前) -
以圖像為共同語言 義大利盼與台灣建立緊密連結
(3 小時前) -
國光客運疑因「補助問題」發不出薪水 副董回應曝光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