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7° )
氣象
2024-12-06 | 中央社

劉克襄30萬字寫「流火」 追尋鹿野忠雄足跡

百年前日本博物學者鹿野忠雄來到台灣,留下許多珍貴調查筆記,作家劉克襄耗時多年寫下30萬字報導文學作品「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記錄這名傳奇人物的足跡。

劉克襄在書序談到寫這本書的原因,源於一次看到鹿野忠雄1938年的報告,裡面附有一張手繪「著者踏查線圖」,圖裡面有太多路線,鹿野現有的文獻報告和著作都未清楚說明,「我很好奇,想要進一步瞭解,這些路線的來龍去脈。」

「流火」典出「詩經」,指7月時節火星移動的天象。劉克襄說:「鹿野忠雄就讀台北高等學校時期,踏查雖遍及全台,夏休時節恐最為暢快。回顧台灣自然探查歷史,鹿野恐只是匆匆一瞬的過程,但他的驚人踏查能力,以及探索的寬廣領域,屢屢驚起一波波漣漪。個人在驚嘆之餘,謹傾晚年之力嘗試注解,探索這位博物學者早期的養成。」

根據玉山社發布新書資訊,「流火」是劉克襄迄今最嚴肅艱澀的著作,也是一本難產的書。將近30萬字的書寫,以地域分區,搭配時間軸線,從少年鹿野娓娓道起,直至1933年底次高山最終回的調查。

新書資訊指出,書中內容涉及廣泛,每一面向皆是學問。除了直接分析,也援引當時的日籍或台籍人物,例如鹽月桃甫、明石哲三、林獻堂、陳澄波、辜振甫、高一生、王雨卿等。透過這些人物的創作或足跡,輝映出鹿野忠雄的多元面向。

新書資訊指出,這些百年前的事蹟,在作者眼中依舊耀眼,「他(劉克襄)挖著寶,窮盡各方角度琢磨,解構出獨特的絢麗光芒。多想年輕時也能像鹿野忠雄這樣燃燒生命,邁向博物的旅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