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 中央社
提升灌溉水質 強化供水韌性 農水署感謝中央與地方夥伴鼎力相助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及社經環境快速變化,臺灣農業正面臨各項挑戰,為增強農業調適能力,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以下稱農水署)近年來積極與各機關、單位跨域合作推展各項工作,以提升灌溉水質,強化供水韌性。為感謝各機關鼎力相助,農水署特於今(17)日舉辦「提升農業環境韌性跨域合作」頒獎典禮,出席者包括環境部(水質保護司、監測資訊司、環境管理署、國家環境研究院)、經濟部水利署、陸軍第六軍團、地方環保及水利機關、學術研究單位以及民間團體等共同參與。典禮由農水署蔡昇甫署長親自出席並逐一頒發感謝狀,向所有合作夥伴表達誠摯的感謝,並期許未來有更廣、更深的合作。
農水署指出,為維護灌溉水質,近年來,該署與中央及地方環保機關合作布設智慧感測器,全天候24小時監測灌溉水質,加強力道為灌溉水質及農產品食用安全把關,截至今(113)年全國已布設91套智慧水質感測器,監測農地面積達2,598公頃,可即時因應水質異常狀況,強化緊急應變處置能力;另外,透過跨部會研議各項灌溉水質改善策略,促成12處總量管制區之劃設及6處放流水標準之加嚴措施;與國家環境研究院合作,開辦採樣檢驗之專業訓練課程,精進灌溉水質實驗室之專業量能。
農水署進一步說明,為提升農業供水韌性,面臨全球氣候變遷、水資源豐枯變化加劇,該署積極與經濟部、國防部及地方政府跨域合作,落實施行各項抗旱策略。面對旱象超前部署積極調度水資源,協調大小型抽水機組,運用多元水源補充灌溉。同時,協調國防部陸軍第六軍團派員加速辦理水庫疏濬工作,增加水庫的蓄水容量,以蓄豐濟枯。另一方面,該署導入新興物聯網(IoT)技術,推行灌溉用水管理智慧化,同時加強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以全面提升農業供水韌性,緩和氣候變遷對農業水資源所帶來之衝擊。
最後,蔡昇甫署長表示,農水署未來將持續擴大並深化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之跨域合作,以「蓄豐濟枯、引水廣布、智慧灌溉、取清防污、永續共好」等五項策略,提供量足質優之灌溉用水,提升農業生產環境,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及農民收入,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農水署指出,為維護灌溉水質,近年來,該署與中央及地方環保機關合作布設智慧感測器,全天候24小時監測灌溉水質,加強力道為灌溉水質及農產品食用安全把關,截至今(113)年全國已布設91套智慧水質感測器,監測農地面積達2,598公頃,可即時因應水質異常狀況,強化緊急應變處置能力;另外,透過跨部會研議各項灌溉水質改善策略,促成12處總量管制區之劃設及6處放流水標準之加嚴措施;與國家環境研究院合作,開辦採樣檢驗之專業訓練課程,精進灌溉水質實驗室之專業量能。
農水署進一步說明,為提升農業供水韌性,面臨全球氣候變遷、水資源豐枯變化加劇,該署積極與經濟部、國防部及地方政府跨域合作,落實施行各項抗旱策略。面對旱象超前部署積極調度水資源,協調大小型抽水機組,運用多元水源補充灌溉。同時,協調國防部陸軍第六軍團派員加速辦理水庫疏濬工作,增加水庫的蓄水容量,以蓄豐濟枯。另一方面,該署導入新興物聯網(IoT)技術,推行灌溉用水管理智慧化,同時加強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以全面提升農業供水韌性,緩和氣候變遷對農業水資源所帶來之衝擊。
最後,蔡昇甫署長表示,農水署未來將持續擴大並深化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之跨域合作,以「蓄豐濟枯、引水廣布、智慧灌溉、取清防污、永續共好」等五項策略,提供量足質優之灌溉用水,提升農業生產環境,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及農民收入,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最新生活新聞
-
-
竹縣社福「橫山學堂」豐富多元 3年198場破萬人次參與
(18 分鐘前) -
余紀忠講座 莊炳湟院士解析人工智慧熱潮
(31 分鐘前) -
政策引領數位未來,產業環境升級新契機
(31 分鐘前) -
永慶不動產暨永義房屋高雄經管會成為基層棒球的堅強後盾
(3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