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 中央社
受天宮復宮50週年祈安遶境 雲科大組織師生團隊前往紀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長期關注斗六在地的民間信仰文化。受天宮建於明末清初,向為地方信仰中心。地方俗諺「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即指受天宮媽祖廟與永福寺觀音亭。日治後期實施皇民化政策,受天宮約莫於1938年遭遇廢廟。二次世界大戰後,1973年天上聖母降鸞指示復宮,幸葉碧東先生捐獻莊敬路廟址,得以重建斗六受天宮。為慶祝復宮50週年,特別擇定27日起一連三天辦理大斗六地區的巡安遶境活動。
27日上午雲林縣長張麗善、斗六市公所市公所長官以及地方民意代表會集受天宮,一同迎請受天宮媽祖起駕遶境,主委周正興表示,起駕儀式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清代斗六門縣丞姚鴻神尊擔任先鋒官參與遶境活動,起駕儀式由縣長張麗善迎請姚鴻神尊登轎,交遞共創斗六發展的意味,有鑑於此,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特別組織師生團隊前往記錄此項文化盛事。
近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積極協助斗六舊城區的文化振興與推廣,中心成員謝瑞隆副教授指出姚鴻為清道光年間任斗六門縣丞,其後更擔任台灣縣知縣,聲譽頗著,清代方志《雲林縣采訪冊》即載地方大廟受天宮附祀姚鴻祿位,可見其對斗六地方發展的深刻影響,此次廟方安排斗六門舊縣丞姚鴻陪同媽祖遶境,突顯斗六地區舊時政經社會的面貌,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27日上午雲林縣長張麗善、斗六市公所市公所長官以及地方民意代表會集受天宮,一同迎請受天宮媽祖起駕遶境,主委周正興表示,起駕儀式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清代斗六門縣丞姚鴻神尊擔任先鋒官參與遶境活動,起駕儀式由縣長張麗善迎請姚鴻神尊登轎,交遞共創斗六發展的意味,有鑑於此,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特別組織師生團隊前往記錄此項文化盛事。
近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積極協助斗六舊城區的文化振興與推廣,中心成員謝瑞隆副教授指出姚鴻為清道光年間任斗六門縣丞,其後更擔任台灣縣知縣,聲譽頗著,清代方志《雲林縣采訪冊》即載地方大廟受天宮附祀姚鴻祿位,可見其對斗六地方發展的深刻影響,此次廟方安排斗六門舊縣丞姚鴻陪同媽祖遶境,突顯斗六地區舊時政經社會的面貌,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最新生活新聞
-
麻疹中部醫院群聚監測期滿 增1院內接觸者共20例
(17 分鐘前) -
22週胎兒罹罕見肺腫瘤 北榮「腹水抽吸」救命
(21 分鐘前) -
平溪天燈節放天燈 搭天燈專車接駁最方便
(24 分鐘前) -
協助受災戶恢復日常 黃偉哲:加速屋損評估×簡化租屋補貼流程
(25 分鐘前) -
張善政視察桃園航空城航青路工程 預告航空城願景即將實現
(3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