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7° / 16° )
氣象
2024-12-31 | 中央社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討會 倡導殯葬服務美學經濟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為因應民眾「省麻煩」的治喪心態及平均治喪費用亦日趨減少,讓喪親家屬在喪禮服務中,找到死亡尊嚴與生命品質的價值,日前以「殯葬價值觀轉變下殯葬服務業的危機與轉機」為主題,於南華大學舉行「第二十一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出席人員有內政部殯葬管理科科長袁亦霆、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榮譽教授釋慧開、生死學系主任孫智辰、生命禮儀研究中心主任楊國柱;協辦單位有中華殯葬教育學會秘書長邱達能、中華禮儀師協會理事長林采薇、中華殯葬禮儀協會理事長吳麗芬、台中市殯葬設施經營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雷靜怡、中華民國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歐陽克言等。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特別致贈感謝狀予華梵禮儀有限公司、皇穹陵紀念花園、五湖園生命智慧園區及政碩生命禮儀有限公司,感謝其慷慨贊助,使活動得以順利辦理。並提到,南華大學除了有最大系的生死學系,很早就在推廣生命教育,且施行成效深獲肯定,連續九年獲教育部設置國家級的「教育部生命教育中心」,並獲補助設立全國唯一的「臺灣生命教育意象館」。此外,近期亦有教師提議成立生死學院,其可行性將納入校務會議討論。

該校榮譽教授釋慧開指出,殯葬服務自古已有,在貴族、皇家皆屬隆重,臺灣隨著生死學系的設立及禮儀師的誕生,殯葬如何與傅偉勳教授倡導的生命品質與死亡尊嚴聯結,已成為重要課題。釋慧開提出生命經營的永續觀點是「要經營現在,也要經營未來」。

內政部殯葬管理科科長袁亦霆表示,目前國人身後事以火化進塔為主,但臺灣地狹人稠,興建納骨設施仍有占用土地資源疑慮,因此政府於民國90年起補助地方政府公墓更新闢建環保葬區並積極向民眾宣導,迄今全國環保葬人數已累計14萬餘人,未來世代更迭觀念轉換,人數可能跳躍式攀升,屆時殯葬服務型態恐大幅調整,產官學各界均須及早因應。

研討會籌劃人楊國柱說,根據科技部補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2022年完成之專題研究計畫發現,臺灣「青年世代」與「中年世代」民眾比「老年世代」民眾,其治喪心態較傾向於「省錢」、「省地」、「省時」及「省心」,而訪談治喪採「靈前出」的家屬,他們決定簡葬的理由則是為了「省力」及「省麻煩」。我國內政部大力推廣環保自然葬,日本送葬自由倡導會會長島田裕巳鼓吹「零葬」,加上國人受到日本、大陸及新加坡死亡後三天即火化等觀念影響,加速臺灣簡葬與節葬的發展趨勢。由於無限制簡葬與節葬的觀念與做法,使得生者與死者缺乏精神聯結,使得死者好的言行無法傳承,人際間的孝道與恩義無由弘揚。

楊國柱更提到,簡葬與節葬的影響也反映在殯葬服務產值的下降,根據內政部委託調查統計顯示,台閩地區2007年死亡數135,839人,2016年172,405人,死亡數增加幅度為27%,但治喪總費用(含禮儀服務及設施使用費用)卻從2006年的平均每件為354,145元,至2017年總費用平均每件降為242,465元,降幅32%。10年期間,總產值減少63億元。服務件數增加,總產值卻減少,殯葬服務業的未來潛藏不小隱憂,包括殯葬服務業生存困難、就業機會減少、考生選擇就讀殯葬科系之意願降低等,亟需殯葬產官學界思考解決之良策。

南華大學正籌組產學合作技術聯盟,以招募50家聯盟會員為目標,將輸出整合軟、硬體美學元素於規劃設計喪禮會場的能力,並共同合作開發具美學元素的殯葬用品、文書及音樂等產品,以實現創新殯葬美學經濟。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哥斯大黎加聖荷西大學殯葬管理研究所教授王士峰以「大變動時代殯葬產業的挑戰與機會」為題進行演講;自由風視覺傳達公司執行總監何冠妤以「奠禮會場美學與創造殯葬藍海策略」為題演講,主要在分享殯葬美學實務經驗。其他還有口頭發表實務專題6篇及學術論文6篇,另有海報發表論文20多篇,成果豐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